时间:2012年12月06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一)市场供求微观主体的利益和行为活动的相互依存关系;供求宏观主体,即社会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置换关系。(二)供求客体,即商品的供求总量与结构以及单位价值量的函数量变关系。(三)供求主客体之间的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市场供求双方统一的宏观主体,即国家调控市场供求关系的手段、对象及范围。
关键词:物质与能量置换关系、函数量变关系、市场调控手段、对象及范围
Abstract: (1)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microcosmic and activities of the interdependence of relationship; Supply and demand macro main body, which is social different between the production 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matter replacement relationship. (2) The object of supply and demand, the total amount of goods supply and demand and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unit value quantitative change relations.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the relationship.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of the unified macro main body, it introduces the national regul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means, object and scope.
Key Words: material and energy replacement relations, functions, quantitative change relations, market regulation method, object and scope
中图分类号: O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供求是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基本矛盾。供求有主体和客体,二者在同一时空中运行。
供求关系与商品的市场价值是什么关系?这要作具体分析,要看供求关系指的是什么?因为供求关系具体分为三方面:供求主体关系、客体关系、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何谓主体关系?供求有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个主体。供给主体是生产者;需求主体是消费者。所谓主体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相对关系。
供求主体关系以微观(狭义)相对论而言,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在生产与分配中的地位、意识和行为活动的对立与依存关系。
供求主体关系以宏观(广义)相对论而言,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置换关系。广义的供给者有需求,需求者有供给,二者随客体的转换而转化。生产中有消费,它要消费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消费中有生产,生活资料的消费生产劳动力,而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消费则生产劳动产品。供求相寓于生产,生产依存于供求,供求是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又是生产的结果。所以,广义的供求主体关系既有流通领域关系又有生产领域中的关系。供求决定论不等于流通决定论。供求关系应作具体分析不能形而上学地一概而论。
我们说,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置换关系,以下将简要考察它们是如何置换的。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相对于供给与需求有两个相互对立与依存的宏观生产者主体,即特殊生产部门与一般生产部门。我们(马克思也是如此称呼的)把生产某一种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的生产部门叫特殊生产部门,它代表物质与能量的宏观供给者;而与此相互对立又依存的由诸多生产部门组合而成的宏观需求者叫一般生产部门,它生产诸多种的一般的使用价值。
社会的每一个生产部门随供求客体的转换可以轮值充当市场的宏观生产者或消费者。宏观主体地位所以会如此转换,是因为微观生产者即每一个企业具有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二重性。比如:布的生产者是纺织企业的职工,农民是布的消费者之一;当供求客体由布转换成粮食时,农民是粮食的生产者,纺织企业的职工转换为粮食的消费者。
社会的每一个生产部门,作为商品的供给者,它处于特殊生产部门地位,它只生产某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的供给总量,其中包含的物化社会劳动总量是该商品的社会价值总量。特殊使用价值的供给总量,可按本次生产确定的比例供给一般生产部门;同时,其中包含的社会价值总量可在交换过程中由一般生产部门按比例等价偿还。供给是有偿的供给,需求是有酬的需求。
社会的每一个生产部门,作为需求者,它处于一般生产部门的地位。一般生产部门按本次生产确定的组合比例生产商品的市场价值总量,该总量即需求能力总量或叫消费能力总量也叫购买力总量。一般生产部门生产的市场价值总量,可依照本次生产确定的比例,并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与特殊生产部门交换使用价值,同时按比例等价偿还市场价值。
现在我们考察供求客体是如何联系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以及它在市场运行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规律。
商品,作为供求客体,它是连接供求的纽带,是市场运行的动力和核心。商品以其二重性,即使用价值与价值为纽带连接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生产与再生产。
商品,相对于主体的目的而言,它对于生产者是价值;而对于消费者是使用价值。换言之,商品生产者为自己生产商品的价值,而为消费者则是有偿地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即需要经过等价交换转让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相对于主体的手段而言,它对于生产者是使用价值,是以其交换从而获取价值的手段,无使用价值的商品则不能换回价值;而对于消费者则是价值,消费者若不以自己的商品作为价值的筹码偿付等量的价值,生产者则不转让其等价的使用价值。
商品,作为供求客体具有质与量的客观规定性,这个规定性即商品价值量的变化规律。商品在既定时空和质的前提下,商品使用价值的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以及其中包含的社会价值总量和市场价值总量(二者都是物化社会必要劳动总量)等四项市场经济运行变量要素,在进入流通领域之前同时由社会生产劳动决定了的物化抽象社会劳动总量和物化具体社会劳动总量,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孪生四兄弟,并列相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函数变量,四者以一定的函数关系决定了商品的社会价值量和市场价值量,先有总量后有价值量。本人在《价值规律量化模式考》一文中已作详细考证,在此不予详述。
在既定时空内,每种质的商品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之比有三种典型运行状态:
其一:供给总量=需求总量。市场供求平衡,处于理想运行状态,为买卖双方市场,此时,社会价值量=市场价值量。
其二:供给总量<需求总量。市场处于失衡时的供不应求状态,为生产者市场即卖方市场,此时,社会价值量<市场价值量。
其三:供给总量>需求总量。为供求失衡时的供过于求,是消费者市场即买方市场,此时,社会价值量>市场价值量。
上述三种典型的市场运行状态,第一状态是符合价值规律要求的理想状态;第二、三运行状态是人们在市场经济实践中的盲目性,违背了价值规律的要求致使市场失衡而引发的或轻或重的经济危机,是客观规律对人们盲目蛮干的惩罚。价值规律好像一面镜子,它所照见的不是所谓价值规律的野性,而是人们自己的野性,盲目无知地蛮干。今天,仍有某些发达国家为转嫁经济危机,蛮狠地搞国际贸易中的霸权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如此作为,可谓是损人不利己的愚蠢之举。
关于市场价值量的决定问题,马克思有句精辟的名言。他在《资本论》第三卷第722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中指出商品的市场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这句话辩证而精辟地阐明了“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科学含义是“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市场价值量。他为免被人错误理解此为供求决定论,因而特别指出“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不是流通决定的,而是“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出来的“社会必需总量”。商品的社会价值量是在供求平衡状态下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而
商品的市场价值量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三种市场运行状态下所必要的劳动时间都可以决定的,是动态价值量,而社会价值量是静止于平衡时的静态价值量。
最后,我们考察供求关系的第三部分关系,即供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质而言之,二者关系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具体地说,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否正确地认识了并是否按照商品价值规律的要求去调整自己的市场行为,这就是市场价值决定供求主体市场行为关系的意义所在。市场主体的行为可以调控市场的供求关系,但是它是在遵循市场价值规律作用的前提下,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且不可任意而为。
国家是代表供求双方的宏观主体,在供求失衡状态下,国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调控市场的供求总量和结构。总之,有三种问题:第一调控手段问题;第二调控范围问题;第三调控对象问题。
关于调控手段问题,有信息调控手段、物资与货币调控手段,最为重要的是政策调控手段。
信息调控手段主要是调控市场供求微观主体的市场心理和行为。如国家通过统计局、发改委、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发布物价和货物供求状态的布告和分析,特别是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季度、年度的报告和分析,以指导生产和消费从而稳定市场。
物资与货币调控手段,主要是通过调控市场的时空范围,均衡市场供求。如做好战略物资和重要民生物资的储备量的调控和货币储备量的调控,扩大和延伸市场覆盖面,疏通与加速物流等调控手段,以调控供求总量和结构,以及均衡市场的供求。
国家最为重要的是运用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手段,调控微观主体的供求行为,调控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以及产业和产品的技术更新改造,从而调控供求总量和结构。
关于调控范围问题,是指经济运行领域范围和时空范围。上述三种调控手段有的可用于流通领域,有的用于生产领域,有的生产和流通领域都可以调控。市场有时空范围,如空间范围有内贸与外贸,内需与外需,城市与农村市场,内地与边远市场等等。供求还有时间性、周期性,提别是农业生产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生产时令性更为明显,而且受自然灾害影响更大,更需要运用物资储备手段去调控。又如时间范围的调控高价耐用商品,如商品房、汽车等可以低息贷款超前消费,也可以存款滞后消费。
关于调控对象问题,也有三方面:一为调控主体的利益分配,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和金融手段去调控积累与消费、工资与福利、物价与税收、利息等;二为调控客体(商品)的供求总量与结构,以及在时空上的均衡供求,三种手段都可运用;三为调控供求微观主体的市场行为,包括行为的方向和能力,以提高识别能力,激励能动性和抑制盲动性,三种手段中主要运用信息和政策手段去调控。
作者简介:曹英笔,男 ,江西省万年县人,中共万年县委党校退休教师,大学本科学历,讲师职称,研究方向为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