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年04月23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急剧增多。老年人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老年住宅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住宅建筑模式。本文基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出了老年住宅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并列举了国外老年住宅的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人的心理特征,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住宅模式,希望为设计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老年住宅,设计,模式,心理特征,两代居
一、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分析
从少年,青年,中年,一路走到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步入老年以后,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与青壮年完全不同的情况,叫做老化现象。主要表现有身体功能的变化、感觉功能的变化、心理功能特征的变化、生活结构的变化等。据研究表明,老年人需求的方面比其他人群更多,这包括:
健康的需求:老年人常常能感觉自己身体的变化,尤其是70岁以后,人体生理功能的衰退是显著的。对于健康的需求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的心理,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年人更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工作的需求:这对于退休的老年人更强烈。他们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他们有的希望再次从事工作,以体现自身价值。
依存的需求: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这时他们希望有人照顾,尤其得到子女的亲自照顾。子女的孝顺,将会使他们感到有所依靠。
和睦的需求:到了老年,人更希望自己有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合,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安静的需求: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些老年人就怕过星期天,这一天子女、儿孙都来了,乱嚷嚷地度过一天,对老年人来说,这样的星期天是“苦恼的星期天”。
支配的需求:老年人原来多为一家之主,掌握家中的支配权。但由于年老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权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恼。
尊重的需求: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可能会情绪低落,如果得不到尊重,就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出门,长期下去,则会引起仰郁和消沉,埋下疾病的祸根。
求偶的需求:丧偶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极其沉重的打击,丧偶后生活寂寞,心理表现无助,有很强的找个伴的愿望,希望有人照顾。
二、老年人住宅建筑设计的原则
基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老年住宅在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老年人由于年龄偏高,其行动迟缓,因而在居住空间的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老年人步行和使用轮椅的空间,消除地面所有的高差,使老人能自由地在住宅内移动。要合理慎密地布置室内每一件家具设备,其尺寸要方便老人使用。要适当减少室内家具的数量,最大限度地减小老年人房间的面积,从而降低老年人行动的能耗。要给护理人员或家人留有护理空间,特别是浴室和厕所,一定要大一些,以保证老人活动需要和协助老人时所需要的空间。此外,设计时还应认真考虑房间细部,比如地面材料的质感、颜色,家具的尺度、形式、宽度、材料,以及门开窗面积、形式等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实际需要。
(二)安全性原则
老年住宅设计要从老人的安全、舒适、方便出发。老年人由于生理老化,腿、脚动作逐渐变得不灵活,所以住宅内的地面材料要求防滑,要排除高差和门槛;在厕所和浴室应设置必要的辅助设施,门最好是推拉式。由于生理老化,老年人的判别力、行动力急剧减退,因此,室内应安装紧急呼叫装置,能方便、及时地或自动地发出警报,从而使老人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三)健康性原则
老年人的健康卫生状况最为重要,所以在住宅设计中要注意使老人的居室、厕所、浴室、厨房容易清扫。老年人喜欢清静,要注意使用一定的隔音材料。老年人在室内的时间长,所以居室要考虑到日照、通风、采光和换气,让起居生活空间能直通阳光。在热环境方面,老年人由于脂肪组织的减少,对外界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冬天怕冷夏天怕热,这就需要在房间朝向设计和室温改变方面加以考虑。周边的环境建设对老年人也特别重要,要创造一个老年人特别喜欢的休闲散步的绿色环境,有通达的道路和文化娱乐的设施,要便于老年人之间的交往,要使老年人能看到青年人和幼儿的身影和嬉戏,从而为老年人身心健康、安度晚年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四)隐私性原则
老年人害怕孤单是一个普遍现象,但一些个人的生活和交往等事却不希望别人知道,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老年住宅设计还应充分注意老年人生活的隐私,既要创造一个未被疏远的氛围,同时又要注意老年人的隐私。通常出现的两代居的模式就是既保留了老年人的独立居住部分,同时又体现了晚辈对老人的关怀和照顾。这类住宅中不仅保留了一些家庭共用的设施,也还有老人独立使用的设施。另外一种共居的形式是邻居型,即通过一个共同的门将住宅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套型,这种住宅使隐私性更能得到保证。
(五)方便改造原则
老年人从自理自力期到关怀照顾期,老人身体将由健康到衰老,老人的需求也随之变化。因此,住宅的设计应考虑隐蔽设计,便于增添设备、设施等改建工程,从而能及时为老人提供协助。
三、国外老年住宅的类型
欧美发达国家19世纪就陆续进入了老龄社会。法国更是早在1851年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社会国家。在这些国家中老龄住宅大致有无障碍专住型老龄住宅,混合的演变式住宅和适应老龄社会的通用住宅三种类型。
(一)无障碍专住型老龄住宅
这种住宅是通过对老年人的视力、听力、体力等功能下降情况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找出的不便的地方,在设计时加以考虑。一般在一个住宅小区内建设1—2栋,每栋内设有专门为老人服务的系统,但是许多国家实践多年后,发现这种方法很难行得通。因为无障碍老龄住房价昂贵,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老人根本无法问津,而且老年人在楼内见到的都是同龄人(医护人员除外),生活失去了活力和朝气。
(二)混合的演变住宅
这是在—栋—般的住宅中,拿出几个单元来作老龄住宅,同对在住栋内设有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并可向附近的老龄住宅提供服务。这种居住形式的出现,谋求老年人住户与其他一般住户之间的密切交往。在混住型的公寓中,老年人住户所占比例一般都不大。
(三)适应老龄社会的通用住宅
大多数人都不愿频繁地搬家,而更愿意在自己从青年时就拥有的家里度过晚年,这里还包含有心理寄托的需要。老龄人口的日益增多,相当一部分住宅必须考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于是一种通用住宅就应运而生。在这种住宅中,从设计和建造时就将老年人的需要考虑进去,让老年人能自己照顾自己,但是并不需要从一开始就把这些考虑全部做上去,而是逐步来实现。所有这些考虑的实现当然会增加投资,据日本的估计,全部考虑这些要求,所增费用不会超过房屋造价的10%,如在开始时只考虑基本要求,则所增费用不会超过房屋造价的1%。
长期以来我国基本是采用养老院形式,即专住型的,但是从环境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同时根据国外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人均收人较低(老年人尤其如此),政府补贴不足,建设用地紧张,人口基数巨大,以及传统的与子女同住的家庭养老模式等现实问题,我们应将第三种住宅作为现在的设计重点。
四、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住宅建筑模式
目前无论从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状况和我国的老年人口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老年社会和西方国家有着显著的不同,在借鉴西方国家老年住宅反正模式的同时,更应该发展适合我国老年人居住的老年住宅建筑。下面将这种老年住宅分庭院住宅和楼房住宅来描述:
(一)庭院住宅
这种建筑形式从大的结构布局到每个小庭院的精心布置,使每一个小家庭的住房都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包括最基本的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问等。前、中、后庭院和其中共用的大客厅又将三个小家庭串联、并联为一个大家庭。
庭院住宅中可以采用联排式建筑的形式,即男方父母房+儿女房和儿童房+女方父母房。使每个小型建筑盒之间进行群体组合,构成丰富的空间序列。由于建筑是单层的,所以这样的序列是横向铺陈展开。
这种单层建筑的前院和后院都可以与双方父母房、儿女房、儿童房相连接。中庭的设计要采取中轴对称的布局。宁静、亲切,富有非常理想的室外活动空间。这种建筑形态的组成,能够使三个小家庭保持适当的空间和距离,相互照顾,产生和谐之美,和谐之爱。
(二)楼房住宅
大力发展“两代居”住宅体系按照东方人的传统,老年人晚年更愿意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在得到子女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安慰的同时,也能为子女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活在和睦从事的大家庭氛围之中。按照老人与子女居住的分离程度可将居住空间的组合方式做如下分类:
1.同住型:即老人与子女同住在一个住宅单元内。这类住宅保留了一些家庭公用的部分,也有老人独立使用的部分。
2.邻居型:由一幢楼内两套住宅单元组成。即老人与子女分住,两代人各自有独立完整的卧室及生活起居空间与设施、厨卫,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套型;但其居住的单元左右上下邻近,同居于一栋住宅楼内。这种居住形式既有利于两代人独立生活,互不干扰,又便于相互照顾和感情上的交流。
3.分开型:老年家庭和年轻家庭高度独立,但是在同一居住小区内,符合目前受人们欢迎的“住得近,分得开,叫得应,常来往”的模式。总的说来,两代居的居住模式中的老人比独门独户中的老人更感觉到生活的幸福和意义。依据不同需要,在新开发的居住区内设立不同层次、规模的老年公寓。我们应将老年公寓的设立逐步纳入国家和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根据新建小区的总人口数设立不同规模、档次的老年公寓,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五、老年住宅的设计要点
总的来说,基于老年人的特殊情况,住宅在设计中应从细微处着眼,注意以下细节:
1.住宅人口处面积要适当增大,门的宽度要适当增加,地面力求平坦,便于轮椅通过,并在老人经过处预留安装扶手的埋件;
2.厨房及卫生间面积要适当加大,便于坐登或坐轮椅使用;
3.老人容易失禁,卫生间应靠近卧室,并设长明灯;
4.老人身高会缩短,因此开关、门铃和门窗把手应适当降低安装位置;
5.老人容易摔倒,地面和浴池底都应防滑,浴池、厕所、楼梯及走廊两侧应设扶手,改变方向和高度的地方应用明显色彩提示;
6.老年视力下降,易患各种眼疾,应担高房间照度,并抑制眩光,据日本分析,照度需要担高2倍;
7.老人听力降低,应提高报警响;
8.老人体温低于常人,采暖的地区应考虑提高供暖温度;
9.厕所宜用推拉门,不用平开门。
结语
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的严峻现实,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住宅建筑模式,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使设计更加人性化。老年住宅的设计目标就是要尽可能地维持老年人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其生活的自信心,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邵丹,王晓瑜.礼物盒式的建筑——论老年社区的住宅建筑设计[J].广西轻工业,2011.5.
[2]刘皎.老年人住宅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6.
[3]王晓敏.新型在宅养老模式的城市住宅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本文选自国家级期刊《中国住宅设施》。《中国住宅设施》是由建设部主管,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主办,住宅设施委员会承办的住宅设施领域唯一的中央级专业性科技类期刊,集经济、技术、信息于一体,深入、生动、及时、全面的反映住宅设施市场动态及国内外住宅设施发展状况。以建筑勘察设计企业管理为核心,坚持科学与严谨的原则,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围绕为勘察设计和建筑企业改革与发展,面向基层,注重实用,全方位、多视角触及建筑领域,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和交流建筑企业改革与管理、建筑设计与技术、建筑施工与材料等方面的新成就、新经验、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推介管理经验与技术成果,探索建筑业建康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为我国社会主义城乡建设和发展服务,为广大建筑业职工和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