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园林景观设计职称论文范文多元功能空间的地域特征

时间:2013年05月22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本文通过大连普湾新区沈海高速以东滨海景观带(一期)工程设计,作者体会到园林景观创作必须强化地域的个性,避免盲目的照搬其他地域的自然景 观类型而导致地域自身景观特征的丧失或异化,创造属于本地域的本土或乡土的专属性景观,将地域特征进行艺

  摘要:本文通过大连普湾新区沈海高速以东滨海景观带(一期)工程设计,作者体会到园林景观创作必须强化地域的个性,避免盲目的照搬其他地域的自然景

  观类型而导致地域自身景观特征的丧失或异化,创造属于本地域的本土或乡土的专属性景观,将地域特征进行艺术再现并运用到功能性景观空间的设计中。通过提取项目的五大特点,即浪漫、开敞、共享、个性及生态,创造属于极具普湾新区地域特征的多元功能园林景观空间。

  关键词:地域特征,多元功能空间,本土、乡土,专属性景观

  1 项目概况

  1.1 区域、区位分析

  “普湾新区”位于辽宁省普兰店市,于辽东半岛西侧,北纬39.23°,东经121.58°。属南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无严寒之冬,无酷暑之夏,却又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摄氏8.4-9.4度,年平均降水量635-920.8毫米,年无霜期174-188天,日照平均每天7小时。

  普湾新区为滨海区域,拥有浓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古称“沓氏县”,旧称“新金县”,是辽南历史悠久的古城。又因出土千年古莲子,得名“莲城”,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有辽南民歌、普兰店鼓乐、清泉寺庙会等。其中清泉寺是佛、道、儒三教并存。

  1.2 现状分析

  1.2.1 场地现状

  本案位于普湾新区内湾核心区的滨水景观带,位于沈大高速以东,环绕渤海湾,总长度约为10公里,分为三部分,北岸沈大高速至十四号桥底,约2.4公里;南岸鞍子河入海口桥南至十六号桥底,约5.6公里;南岸十四号桥底至南22号路与零号路交汇处,约1.3公里。总面积约为139.5公顷。

  1.2.2 自然植被资源

  基地为滨海区域,具有明显的盐碱特征,周边原生山林植被资源丰富,以黑松、栎树、刺槐等植物为主,水生植被主要有:芦苇、碱蓬等。

  1.2.3 海洋生物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280多种的海洋鱼类以及多种海洋生物。海洋鱼类主要有小黄鱼、带鱼、墨鱼等。

  1.2.4 鸟类资源

  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也吸引来大量的候鸟作为迁徙驿站。主要包括黑领噪鹛、金翅雀、黑枕黄鹂、雀鹰等。

  1.2.5 景观风貌现状

  自然风貌格局为 “山、海、湾、林、田”等自然特征,景观设计应延续自然风貌特征,创造属于本土或乡土的专属性景观。

  “山、海、湾、林”为普湾新区独有的自然景观,其中“海湾”这一独有的自然要素成为本案差异性景观的重要体现。

  横纵交错的“海参田”,也充分强调了本区域自然景观的个性,成为展现本案地域特征的主要设计素材。

  依据以上分析,园林景观设计应依托城市自然风貌特征,挖掘城市文化,打造属于普湾新区独有的滨海景观空间。

  2 设计理念、目标及原则

  2.1 设计理念

  海浪定格 多元体验

  海浪定格:湾区平缓的沙滩,凝聚成隽美的瞬间,形成对滨海生活的定格。

  多元体验:契合地域的自然特征,创造多元的“3e”国际性滨海景观空间。

  Easeful(舒适的):打造时尚、现代、浪漫的舒适生活及活力商业的开放式共享港湾。

  Fashion, vitality,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 enjoy life open harbor

  Ecological(生态的):创造人类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共生、共娱、共栖的和谐生态景观空间。

  Feel the romantic atmosphere of the harbour

  Educational|(有教育意义的):强调文化性、知识性的人文环境营造,彰显城市个性,展现城市文脉。

  Major lines, large opening sequence landscape, space, color rhythm using

  2.2 设计目标

  契合地域的自然特征,以共生的生态理论为基本,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以标识性建筑、主题性景观和特色项目为核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滨海空间[1]。

  2.3 设计原则

  2.3.1 前瞻性原则

  依据普湾新区的总体规划,结合本案周边用地性质,路网关系,地貌形态,轴线特征等规划未来公园的功能性。

  本案湾区特点及周边用地属性与悉尼湾极其相似,结合长远规划及周边用地性质确定了公园属性。在居住区相对密集区域、教育组团及滨海商务区营建海洋公园、航海科技公园和商务公园。

  2.3.2 统一性原则

  (1)平面海浪定格

  在海洋文化定格了本案岸边公园的同时,也必然在整体湾区公园定格;在大空间形成浪漫统一风格的同时,一切景观要素也必然在海洋文化下展演。

  (2)桥体的“海洋”定格

  区内人行桥及区外车行桥统一考虑,均采取“海洋文化”元素设计。

  (3)公园的整体统一性

  在分隔桥涵时,要考虑到桥涵下公园的连贯性及海洋文化的延展。

  2.3.3 差异性原则

  一方面考虑本案最终的实现与其他著名海湾公园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本案三个不同属性公园海洋形态的个性区别。

  2.3.4 经济性原则

  在创造强大而丰富的公园属性的同时,本着经济的原则,尽量利用规划和工程措施实现节约的目的。为形成湾区旅游业奠定基础,提升周边土地价值。

  2.3.5 生态性原则:

  通过保护及修复等生态处理方式及节能措施,极力缓解和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和破坏,创造和谐、共生的园林景观空间。

  3 基于地域特征的多功能空间的布置

  3.1 浪漫

  浪漫—— 灵动舒缓永久定格的海浪,凸显了普湾海岸景观的肌理特质。

  整体设计在海洋文化要素控制下,展演路径、构件、亭台等,无不体现着大海的浪漫气息。

  3.2 开敞

  开敞—— 开敞通透的空间设计手法,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海湾。

  回避大连海岸线岩石地貌不利观海的因素,人们祈盼开敞的岸滩,于是,抛弃密植植物和突兀的大型建筑体对视线的阻隔,追求疏朗开敞成为本案设计的必然。。

  3.3 共享

  共享—— 丰富的游赏设施,使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共同享有了多元的游园体验。

  三园九区十八景包含了潮汐式泳池、大型水幕电影、汽车营地、拓展训练、游艇等游赏设施。

  3.4 个性

  个性—— 个性各异的空间特征构成,使本案独具魅力。

  个性超然的浪型景观桥、海浪状茶吧、帆状雕塑及鸟巢状观景塔等,在海湾蓝色背景的衬托下极具视觉冲击力,使本案必然成为地标性焦点。个性风格的景观构件如图5所示。

  3.5 生态

  生态—— 广泛、多样生态节能技术的使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娱、共栖的不懈追求。

  多孔堤岸、自然驳岸、潮汐泳池、湿地公园、抗海霎、耐盐碱植物的选择、太阳能花及太阳能的利用等,为普湾新区生态海岸的打造奠定了基础,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4 结语

  在当今,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导致地域文化及特征不能在作品创作中得以体现。保持文化的差异性、追求个性张扬及体现现代感成为园林景观作品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地域特征的艺术再现用于功能空间的设计,是作为当今园林景观设计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领域。

  参考文献:

  [1]王晓俊.地域·场地·空间---南京溧水城东公园设计的一些思考[J].中国园林,2011,27(1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