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年06月22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时期,城市建设更是日新月异。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我国理论界和政府的重视。随着我国城市化政策的实施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城市规划,住宅小区,可持续发展
引言
住宅小区是城市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中停留时间最长、接触最多的场所。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活环境质量,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需要满足居民各种社会活动的需求,便于居民的活动、交往。
一、合理规划住宅小区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生态环境系统
城市规划是未来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主体,是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居住区规划中要避免和防止盲目的追求房屋面积和空间,对房屋周围环境的不重视缺陷。对住区空间的布置,必须要结合小区中的生态环境规划和措施,严格的结合影响小区居住环境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在规划的过程中设计要求能够满足当前实际环境和人们需求。生态环境是影响住宅小区居住条件的关键因素,在城市规划中做到保护环境与节能成为城市规划的主题,在规划的时候要合理的结合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方式,尽可能的在不破坏建设环境的基础上实施小区的合理设计要求。同时要合理的利用自然环境和建筑结构形式,尽可能的做到自然环境与建筑结构的统一和谐发展,使得彼此之间能够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创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居住环境。对住宅小区空间的布置,要首先注重生态环境因素,结合生态要求,以人为本进行设计,在宅小区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方式的布置中,是通过节能为主要的布置方式,确保小区能够有足够的光照和清新的空气,并且要具有良好的通风措施。这样的设计和规划在当前的应用中是最常见的应用措施和方式,同时也是小区在设计中的主要手段。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小区的植物数量和种植面积,这是提高小区氧化环境的主要方式,更是减少小区尘埃,缩小裸露泥地的主要方法。
2.空间布局的规划
住宅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住宅小区以居住为主体,但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也要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住宅楼的投影面积所占用地面积的比例(密度)应控制在30%以下。绿地分布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原则。科学地布置中心公园、分区中小公园、组团绿化、屋旁和路边绿化。中心公园应大小有度,除特大型住区外,住宅小区内一般不宜建大型公园,而应着重搞好分区中小公园或主题公园和组团绿化。
住宅小区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也可以设计立体交往空间,在相邻的住宅楼(尤其是高层)之间及楼顶设计几个交往层。有的住宅小区设计了三面连体住宅楼,在围合空间的第二层设露天绿化、活动平台(首层架空),也颇受居民欢迎。在山坡地段,为便于依山就势建房,增加建筑群体的梯度层次,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排列式布置。但这种布局也应注意提高住宅群落功能,布置好住宅行列间的园林绿地和交往空间。
3.交通道路的规划
住宅小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户的干扰,保证住户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以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住宅小区道路系统应分级明显、架构清楚,既要与城市公共系统衔接,又要避免城市公交道路穿住区而过。如果城市规划确定公交道路必须穿过住宅小区时,在可能条件下可设计地下道路,以防止对住宅小区的严重干扰。小型住宅小区应避免机动车道进入居住区域,有的住宅小区建成“无车小区”,即把机动车道和停车场都设在地下,机动车从小区门口进入地下,居民在地下停车场可直接乘电梯到居室,车辆对住宅小区区域全无干扰,效果良好,居民满意。小区内的交通组织在于创造方便、安全与安宁的居住环境。小区的交通现象可分为动态与静态两类。动态交通组织是指机动车行、非机动车行和人行方式的组织,静态交通组织则指各种车辆存放的安排。
4.安全性
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规划的安全性,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生理、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有效防范行为,通过控制小区和组团人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一是在小区和组团的人口处设置明显标志,使住宅小区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归属性。二是注重院落空间的强化,使居民之间既有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的机会,又可以使住户视线能够触及到住宅人口,便于对陌生人进行观察、监视。
5.配套服务设施
在住宅小区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它不仅是解决居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也是小区稳定的物质基础。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居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如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应布置成外向型,设在人流交通必经之路的出人口附近,使居民方便顺路购买。自行车、摩托车存放与垃圾处理也是小区服务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住宅小区中的自行车库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的布置方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如利用院落中的半地下室以及高架平台下部等。以往住宅的垃圾处理通常是将垃圾道附设于住宅的楼梯平台处,因而经常发生堵塞而造成臭气四散、影响居住环境,在住宅小区规划中可以将垃圾道改设在住宅内部生活服务阳台处,避免公共场所的交叉污染,也可以放弃垃圾收集方式而采用室外垃圾桶、垃圾箱和中转站来处理。
二、可持续发展思路与住宅设计
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成熟,住宅产品的品质在人们选择购买的意向中逐渐占到了重要位置。住宅的品质包括住宅所在的位置、朝向、层数、绿化、物业管理等多个方面。
虽然有关专家早就提出住宅设计“面积不大功能全,造价不高环境美”的基本原则,但是目前住宅消费市场却有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那就是盲目地追求大面积、大空间。这种趋势既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有悖于可持续发展思路。如何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住宅的品质,是所有建筑设计人员应该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1.适度控制住宅面积,有效节约耕地面积
现在的一些住宅产品,只盲目追求面积的大小、厅室的数量,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住宅舒适度和资源节约方面的考虑。过分空旷也是一种不适的体现,个别空间的面积过分扩大,造成了整套住宅面积加大。比如15平方米的卫生间、20平方米的阳台等。
科学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18平方米左右,已经达到了一般发达国家的居住水平。结合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十分紧缺的现状,适度控制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对有效节约耕地面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2.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创造尺度合适的住宅空间
人体在各个空间中的活动尺度是有比例的,我国对住宅设计也有专门的设计规范,其中对住宅各个空间的面积都有明确的量化要求。这些量化要求是科学家根据人体工学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的,具备客观科学性和主观可行性。但是,在具体设计工作中,由于市场等多种原因,这种量化要求对设计工作的约束却常常大打折扣。
在住宅平面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注重对空间尺度的推敲与研究,将人们的生活起居习惯贯通于具体设计思维中,创造尺度合适的空间,使一套住宅具备起居、会客、学习、储藏等基本功能空间,各个空间尺度合理,使人居住其中既富于亲和力,又不显得空旷。
面积合理的住宅产品可以节约一定的投资,用于增加学习、教育、交通等其他领域的投资,使投资成分多元化,有益于推动国民经济的整体平衡发展。
此外,目前的建筑产品设计中,有层高增大的趋势。建筑净空的增加,不仅消耗建筑材料,而且,增加了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的能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层高设计上,应该根据人体工学、不同地域人均高度、气候特点,适度控制。
3.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提高住宅舒适度
住宅是人们生活学习的重要空间,人们每天在住宅中的时间约占全天时间的三分之二,住宅中的舒适度要求比其他场合更高,为满足住宅的舒适度要求,应提倡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如建筑节能技术、中水处理技术、分户采暖、太阳能技术、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等)。
一般来说,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会带来一定单方造价的提高,但是,并不意味着销售受阻,新材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反倒可以促进销售。住宅消费是一种长期投资,和其他商品一样,消费者追求的是最佳性能与价格比和商品的耐用周期,在市场上,作为规划设计工,应该在这一方面加以引导,从而提高我国住宅建设的整体化水平。在住宅设计中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可以从资源消费的源头,对一些资源进行更加主观的保护,比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进而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积极的作用。
4.创造设施齐全的住宅,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
住宅商品内的各种设施是住宅品质的体现之一,但高品质住宅不应以住宅内的设施高档化为标准。
不但在平面布置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住宅设施布置上,更应深入研究人们的生活习惯,进一步贯彻这一设计理念,努力提高住宅品质。比如厨房有流畅的操作流程、卫生间充分考虑生活习惯、各空间电气插座数量足够、位置合理等。这些看起来简单的问题,在设计与施工中却容易忽视,给使用者带来不适,从而降低住宅的品质。致使使用者重新改造,造成一些材料不必要的浪费。
5.提倡住宅中的建筑中水技术,有效节约水资源
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基本包括洗涤用水和冲洗用水两部分。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人们生活中的洗涤用水都直接排入污水管道,这种传统做法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已经与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发生冲突。
建筑中水技术就是将生活用水系统分成洗涤给水系统和冲洗给水系统两部分。洗涤用水使用后经管道排入污水处理设施中,经过沉淀、除色等技术工艺处理后,经加压送入专门的住宅冲洗给水系统,用于住宅便后冲洗,绿化用水等,使部分生活用水重复使用。
由于中水技术会增加一定的投资,很多开发企业缺乏自主意识,这就要求从规划和设计角度加以引导和要求,建设节水型社会。
6.提倡精装修住宅,降低住宅综合成本
现在市场上的商品住宅,大都采用毛坯交房的方式,许多消费者入住后都要进行二次装修,从墙面地面到卫生洁具、电气插座都要进行处理,造成许多材料和人工的无端浪费,由此产生的垃圾、噪音等也对环境形成一定污染。
目前商品住宅生产销售中的这一现象已引起有关专家的重视,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限制和禁止毛坯房上市,提倡销售精装修住宅。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省消费者的投资。设计人员也应为实现这一目标更加努力。
三、结束语
城市作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是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的主要体现者,在城市规划中,对各个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规划是否合理严重影响着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居住小区作为城市的重点环节,其在设计和规划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以环境和经济为基础处理,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高永红 试论居住小区环境规划[J]《山西建筑》2009;
[2] 张素琴 方辉 探析住宅小区环境规划设计[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
[3] 张晓非 浅谈居住小区环境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