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年06月28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 要:空间结构是区域发展的函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内容的一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经济转型在20世纪90年代成功实现软着落,其成就瞩目,使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就转型期中国内部空间重构进行探讨。
关键词:空间结构,转型,内部空间重构
一、 背景: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
1.20多年来中国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内部结构的发展,有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步入了转型期,市场机制在塑造城市空间方面逐渐发挥了主导作用,例如:城市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外来资金和地方资金在郊区住宅开发、开发区建设乃至旧城改造等方面发挥了有效的作用,推动了城市空间重构的进程;离心力扩散力量成为大城市发展的主导动力,开始了郊区化过程。
2.近年来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的重点在发生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经济转型成功软着落,其成就举世瞩目。西方业已形成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中没有也不可能包括特殊的中国实践。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的过程、特征、机制和模式,对丰富和发展国际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
3.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城市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理论进展。而在城市社会地理研究方面还比较薄弱。与西方的研究相比,在各个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需待完善。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在西方又称“城市内部结构”,亦有学者称之为“城市空间”或“城市空间结构”。对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不同学科乃至不同学者之间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别。
我国先后也有许多学者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表过看法。胡俊(1995)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义为:从其表征上看,是城市各组成物质要素平面和立体的形式、风格、布局等有形的表现,是多种建筑形态的空间组合格局;从其实质内涵上看,是一种复杂的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物化形态,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人类各种活动和自然因素作用的综合反映,是城市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具体表征。许学强等(1996)给出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对象:传统的城市地理学在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时,着重点是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或称功能分区;现代的城市地理学除了研究城市土地利用之外,还研究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等。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研究
(一) 城市内部经济空间结构
解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机理,最常见的是用聚集效应原理解释城市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形成。聚集效应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因空间聚集所产生的各种经济效果,经济学者认为聚集效应是城市各种经济要素、经济活动的相关性与结构性产生的重要机制。另一个著名理论是用地租来解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形成过程。不同类型土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即与CBD之间的距离)的增加而递减(经济地租递减曲线),但递减的梯度不同。将不同类型土地利用的经济地租递减曲线叠加,便能够解释Burgess同心圆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型
其次,基于土地利用的城市形态及其发展演化方面的研究。
再次,在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方面。商业空间结构亦是城市内部经济的空间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国际上的已有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其中既有对商业中心内部结构的研究,也有对城市商业等级体系的研究,形成了许多著名理论。
另外,近年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热点,如就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地理学家们发现,在郊区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空间结构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还有,网络时代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也是新的发展方向。
中国城市内部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最早是从探讨几个大城市空间结构开始的,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2002年,许学强等利用GIS技术,研究了广州市大型零售商店的空间布局现状、影响因素和发展走向,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借鉴。
(二) 城市内部人口空间结构
迁居伴随着城市的生长的过程,生活周期改变、经济状况改善、对居住空间偏好的变化等都会引起居民的迁居。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存在两种迁居形式:被动迁居和主动迁居。前者是城市结构和运行变化的结果,也是个人或家庭收入变化的结果;后者是由于城市改造、交通线路建设等项目以及由经济活动或公共权利而导致的入侵所引起的。
从根本上讲,居民迁居总是预期能够获得更优越的生活环境,于是便产生了著名的“价值期望”模型。
中国学者对城市内部人口迁居、分布及增长等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城市人口分布与迁居的实证研究,以对广州的研究开展最早,取得了较多成果。1996年,周一星利用第二、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开创了中国城市郊区化的理论,这样就将人口分布、变化、与郊区化研究联系起来了。
四、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
1.中国城市内部经济空间重构
随着中国大城市纷纷进入郊区化阶段,一些经济要素的空间扩散占据了主导地位,聚集性已不足以概括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而扩散性和郊区化却代表了转型期中国大城市经济空间发展的重要特征。其重点研究内容为:城市工业的空间扩散与郊区化: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化。
2.中国城市内部人口空间重构
人口的空间再分配过程及其随着时间变化而表现出的不同形式,是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通过城市内部人口空间变动的分析,揭示了人口郊区化的发展强度,并提炼了城市人口的空间重构模型;利用人口密度分布数据拟合数学模型,以更精确的方式反映了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系统的演化趋势;城市暂住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重构模式,对城市规划调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中国城市内部社会空间重构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一直是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以从两个层次诠释:一是宏观的层次,研究着眼于整个城市空间分异的角度,利用大量的社会、经济指标以及相关技术综合研究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形成;二是微观的层次,通过个体空间行为等的研究较好地诠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而且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重构机制
(一) 政府层次上的动力
1.城市规划的调控
塑造城市内部空间是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从城市总体规划的构成来看,城市用地规划、城市总体布局、居住区规划、旧城改造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以及道路交通规划等都是最基本的城市空间规划,它们对城市内部空间重构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空间布局规划,等于用法定的形式确定了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基本框架。
2.空间发展政策的作用
3.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
(二) 经济层次上的动力
1. 市场机制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
2. 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与新住宅区建设
3. 地方和外来资金的大量投入
4. 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5. 郊区化进程中的城市空间扩展
6. 郊区大型购物中心的发展与商业郊区化
(三) 社会层次上的动力
1. 居民的职业分化及其空间表现
2. 城市社会的贫富分化及其空间表现
(四) 个体层次上的动力
1. 居住的空间偏好与城市居住地域评价
2. 居住交通方式的重大变化:私家车的发展
六、结论与展望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研究,尽管国内已有较多的成果,但与国际上同类研究相比教,差距仍然比较大。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内部结构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重点,相关理论和模型还在进一步发展中。组织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是城市规划过程中一个关键的内容,对于转型期的中国城市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 城市地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冯健. 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3] 顾朝林, 赵晓斌. 中国区域开发模式的选择[J]. 地理研究, 1995.
[4] 陈修颖. 转型时期中国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探论[J]. 经济经纬,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