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年08月10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本文以柯林·罗的透明性原理,提取涂鸦文化在城市空间中的创作手法,进而寻找城市建筑在更新与改造过程中的设计手法。这种手法体现为涂鸦文化中常以不同时间对原有涂鸦进行覆盖,使涂鸦的介质呈现出不同时间下图案叠加的组织形式,而这种非共时的组织模式也可在城市与建筑更新的设计中适用。
关键词:透明性,论文范文 ,设计手法,城市涂鸦文化
城市涂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制作者将自己的绰号以及自家门牌号之类涂绘于墙面等介质上,后来扩大到汽车、火车和车站站台等不同表面。大多数涂鸦出现在建筑和城市公共设施表面,由于这种行为被视作对城市环境和卫生的破坏,一直游离于城市管理和法律的灰色地带。涂鸦常常出现在老旧城区、废墟和消极空间中,以容易躲避城市管理者,因此城市涂鸦与旧城区等城市空间具有一定关联。它成为城市旧街区更新和老建筑改造过程中的代表性角色。
那城市涂鸦在城市与建筑的更新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有什么启示?我们需要利用建筑理论家科林·罗的透明性来说明——城市涂鸦所具有的透明性使城市空间可看做对公共媒质和城市与建筑更新的设计手法。
透明性与城市涂鸦文化
上世纪中期,著名建筑理论家科林·罗曾发表过名为《透明性》的著作。其中对于透明性的解释很有启发。他将透明性分为物理层面和现象层面,所谓物理层面的透明性按指:“根据字典的定义,透明的性质或状态既是一种物质条件——容许光或空气透过,同时也是一种理性本能,它来自于我们先天的需求,希望事情容易被感知、拥有无懈可击的证据,毫无模棱两可之处。”
在现象层面中所谓透明性则作为一种组织形式的出现,这也使我们有可能把涂鸦的本质属性与这种组织形式联系起来。乔治·科普斯在他的《视觉语言》一书中定义:“当我们看到两个或更多的图形层层相叠,并且其中每一个图形都要求属于自己的共同叠和部分,那么我们就遭遇到一种空间维度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必须设想一种新的视觉属性。”[[1]]
这种组织形式可以在视觉艺术的范畴中的找到很多。其中,科林·罗认为:塞尚晚期的立体主义作品《圣维克多山》是现象层面透明性的开端。作品中前景、中景和背景的景深关系的压缩探讨了平面绘画中空间穿插、叠合、相互关联的空间感受。随后有布拉克的《葡萄牙人》、莱热的《三副面孔》等。我们再来看看涂鸦是否也具有这样的透明性。在涂鸦形成过程中有一个本质属性——覆盖。在街头某一面墙往往可能被好几个涂鸦用喷漆覆盖,这些不同时间绘制的涂鸦互相遮盖,最终作为图形层层相叠的组织方式,让墙面形成一个整体。而每一幅涂鸦又保持自身结构,形成了如乔治·科普斯所说的空间维度的矛盾。这样,城市涂鸦用喷漆覆盖完成了现象层面的透明性。
城市、建筑与透明性
现象透明性的存在不仅仅在绘画艺术领域,其普适性也反应在建筑设计中。科林·罗用包豪斯和加歇住宅分别作为物理透明性和现象透明性的代表,进行了建筑学范畴内的比较。首先说明了包豪斯立面的玻璃幕墙是物理透明性的,目的是通过透明的玻璃幕墙能够看到内部的空间,然而这也是唯一能使人感受到内外空间的联系的手段,并且这种透明的视觉是直白的,一眼就把内外关系看的透彻,缺乏丰富的认知体验和复杂性。
加歇别墅,立面上呈现出前后不同的几个层次,形成了现象的透明性:“加歇别墅的底层退进的立面通过屋顶上两片自由墙体来收束。。。。。。通过这种方式,勒·柯布西耶提出了一个概念,即紧贴在带状玻璃后面有一条狭长的并行空间;推理可知,他进一步暗示着另一个概念——在这条狭长空间内测、紧挨着它的地方存在这一个界面,底层墙体、屋顶的自由墙片和内部门侧的墙体都是他的一个组成部分。”[[2]]立面给人以空间深浅中存在多个层次的感受,即“互相渗透但在视觉上不存在彼此破坏的情形”。作者将绘画上的现象透明和建筑中的现象透明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证明了现象透明在建筑中的存在。科林·罗随后将这种空间维度上的丰富、矛盾的组织关系发展到建筑设计的更大范围讨论,分别从平面、立面、城市肌理的角度分析了现象透明的存在,以及作用。
城市涂鸦文化与城市、建筑的更新
城市涂鸦所具有的现象透明性置换到城市和建筑设计的领域,涂鸦覆盖的属性也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覆盖的普适性主要体现在时间维度上:如果把城市土地看做一种媒质载体,其上的房子可看作土地上的覆盖物。尤其是历史古城,城市土地上的房子经历了建造、改造、拆除、再建造的往复过程。身处当下的人们并不知道建筑物在土地的多次覆盖前的原有形象。但置于当下城市改造的进程中,覆盖的这一过程可以成为基于基地本身,寻找其文脉的手段。因为城市的历史文脉本就不是某一个历史节点,而是在连续的时间轴上不停变化的过程。法国建筑师维奥拉迪克曾在《论修复》中谈到,古建筑自身在历史长河中大都经历过不止一次的修复、改建,针对当下古建筑修复还原上的时间矛盾,必须精确和具体地考虑针对建筑不同的部位需要按照哪一个时期修复。时间维度上的矛盾同样会出现在基于城市土地进行的城市更新与设计上。因此,城市土地在时间维度上自身具有了类似现象透明的性质。利用这种性质的建筑设计手法的实例正如赫尔佐格与德梅隆设计的蛇形画廊:
2012年伦敦肯辛顿花园里,设计师把蛇形画廊的主要空间放在了地下。目的是带人们去感受草地下曾经的12个蛇形画廊的历史(蛇形画廊每年邀请一位著名建筑师在同一地点设计一临时建筑)。以前的蛇形画廊地上部分虽然拆掉,但是地下基础仍然保存。设计师把这12个残留的基础,与12个原有画廊的轮廓、地面铺装、空间流线这几个系统在新的蛇形画廊中叠合起来,呈现出了新的空间形态,并用过去蛇形画廊的12根柱子撑起一片略低于视线的圆形屋顶覆盖下沉空间。原有建筑的不同系统的叠加完成了现象层面的透明性,而12个不同年代的蛇形画廊叠加,则是时间维度上的“现象透明性”。
2012年蛇形画廊对时间维度的透明性可以适用于城市更新。这种适应性甚至以一种城市自组织的生长方式出现。阿尔瓦·罗西在其著作《城市建筑学》中描述了意大利鲁卡城中变为市场的古罗马竞技场,即是不断变化的城市房屋和古代竞技场在不同时间维度上进行的空间叠加。
除了覆盖的属性,城市涂鸦的另一性质是对主导权力的挑战。涂鸦绘画人如果只是为了画好一幅作品,大可不必在街头冒险。他们的行为更是希望作为一种城市的声音形成舆论争议,其工具便是以城市和建筑作为载体的覆盖行为。而当下我国的城市更新行为,这一类似现象透明性的的组织形式的更行方式并不被接受——在各地相关法规中,自行加建房屋已成为明令禁止。当然,本文并非提倡乱搭乱建,但是自行加建房屋行为的问题在舆论中找不到争议,而是一边倒地对其禁止、声讨,尤其是城中村的个人房屋加建问题。也许以建筑师主导,让个人房屋加建纳入到一个设计行为中,城市整体空间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允许争议存在的加建行为或许能产生更多的创新,而非城市的千城一面。城市空间自组织的可能性会给城市空间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科林·罗 罗伯特·斯拉茨基 著 金秋野 王又佳 译. 透明性.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1
[2] 阿尔多·罗西 著 黄士钧 译 刘先觉 校. 城市建筑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