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会计师评职论文发表简述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风险及防范措施

时间:2013年11月09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本文通过针对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风险成因的分析,并据此提出有效防范和化解的对策措施。

  摘要:本文通过针对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风险成因的分析,并据此提出有效防范和化解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会计师评职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风险

  事业单位是以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社会组织。中国现有事业单位126万个,直接涉及在职和退休职工4000万人,占全国财政供养人数的近80%。随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投入,给事业单位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特别是2011年下半年以来,发生在事业单位的腐败和经济案件呈上升趋势,一些地方或单位的领导、工程人员等伙同财务人员进行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违法违纪行为,凸现出事业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因此,如何管好用好大规模的财政资金,使其发挥预期的绩效,是目前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当务之需。事业单位要强化风险防控,防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加强新时期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保证事业单位有序、有效、健康的发展。

  一、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风险表现

  会计职业道德风险是指会计从业人员丧失违背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而蒙受职业损失或受到职业惩戒的可能性。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财政资金的支付和使用不严格按照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执行;资产购置没有纳入预算管理且购置的随意性大、闲置现象严重;个别单位违规套取、滞留财政专项资金;挤占挪用和损失浪费财政专项资金;个别建设工程违规借用和招投标等。这些风险不是直接由会计人员造成的,但最后往往归集为财务部门的责任,使会计人员陷入职业道德风险之中。目前,一些会计人员屈从于压力,或本身素质不高,直接参与其中,出违背职业道德的歪主意,为追求个人或小集团利益,伪造、变造会计资料,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欺骗国家和广大的纳税人,严重危害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挠乱经济社会的正常秩序。

  二、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风险成因

  1、信息不对称是会计职业道德风险存在的前提条件

  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的制造者,直接参与单位的运作管理,拥有内部的各种信息,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只能靠会计信息来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当管理当局与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相悖时,会计人员作为内部人员,往往受到他们的压力使披露的信息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这样就产生了会计职业道德风险。

  例如,在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脱节的现象。一些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粗放,部门预算编制单位也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项目编制不细化,造成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中一些项目严重超支,而一些项目预算严重节余。在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一些单位利用财政与事业单位信息不对称,在资金转移支付中截留、挪用财政资金。审计署就曾披露,某单位3年挪用财政专项资金4000万元。后查明挪用的专项资金根本就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他们的领导及相关财务人员正是利用管理机制的脱节钻了空子。

  2、会计执业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产生的会计职业判断风险

  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利用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会计准则等,根据单位内外部环境和经营特点,对应采用什么样的会计政策进行判断与选择,在会计政策许可范围内作出的判断性估计与决策。以水利系统为例,江苏水利事业单位财会人员中级职称以上的仅占16.52%,且大部分基层单位更是寥寥无几。许多财会人员长期形成依样画葫芦的习惯,而会计法规制度变得越来越灵活,要求财会人员有更高的职业判断。例如审计部门查处某县医院住院楼工程项目,发现项目负责人伙同财务人员采取虚报工程费用、签订虚假合同、重复列支等手段套取项目资金5笔共计236万元,用于发放职工工资及缴纳社会保险等费用。审计部门找该财务人员谈话时,他认为这不算违法,因为单位职工工资较低、无钱缴纳社会保险,他们将这部分钱都用于单位的基本支出了。

  3、会计执业的客观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具有人类所共有的一些需要,如对经济利益、荣誉地位的追求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经济利益本无可厚非,但应通过正当的手段和渠道,不能为满足单位或个人的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国家的利益。但目前有些单位领导为了追求业绩,实现本单位利益的极大化,不惜牺牲社会利益,指示或强迫会计人员造假。2012年某审计部门查明:某县水利局局长为套取水利资金指使会计虚开块石发票6.7万元,假报人工工资2.5万元。

  4、单位内部控制环境薄弱也容易导致会计职业道德风险

  审计部门在查处某单位套取财政资金的案例时发现,该单位并没有建立内部流程控制程序和环节,没有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甚至没有相关岗位的具体职责分工和风险控制点。在有效的控制环境中,员工非常清楚哪些行为是合规的,哪些行为是会受到上层领导肯定的。而在弱控制环境中,员工倾向于忽视并且经常违反控制程序的规定,而这些行为都为职业舞弊和会计报表舞弊提供了机会。

  5、职业道德的培训教育

  目前,事业单位虽然每年也举办针对财会人员的培训,但大多以业务培训为主,财政部门每年举办的会计人员后续教育也大多已通用性知识为主,没有针对性的进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

  三、防范会计职业道德风险措施浅析

  1、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廉洁自律意识。针对相关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后续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廉政风险防控手册》的培训和实施工作,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切实加强财政资金全过程、各环节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风险的发生;要让会计人员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要算好人生“三笔账”,即政治账、经济账、亲情账;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认识违法违纪的危害性和处理结果的严重性。

  2、净化会计人员的执业环境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在立法层面,目前,有关事业单位的管理规范仅停留在行政法规或规章层面,为进一步明确其法律地位和相应的管理、监督职责等,可以正式立法。在体制改革层面,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要求,针对各行业领域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规范管理。第二,按照社会功能不同,可以逐步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逐步将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权力收回,达到事业单位只承担公益服务职能的目标。第三,打破部分事业单位资源的垄断地位,引进市场机制,重新分配公共资源使其均衡化,使其运营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在监管方面,在现有体制下,一方面,针对外部、内部、社会监督等层次,改变监管意识,配备专职监管机构或人员,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公共事务公开制度并予以落实,尤其是可通过公开办事、社会公示、重大决策听证、服务承诺、构建服务标准体系、行风稽查和评议、拓展投诉渠道等方式加强民主监督。另一方面,在市政、交通、房屋、车辆、供水、供电、供热、通信等承担行政职能、公益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中及专项资金监管事务中,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这些法规以及措施的不断到位,会对事业单位部份不端行为做出了规定动作,一定程度上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执业环境也起了净化的作用。

  3、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有效施行的基础。要搞好环境建设,首先是领导层重视,因为“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只有领导树立加强内部控制理念,并给予充分重视,才能上行下效,为内部控制的施行提供保障。其次是建立规章制度,主要是对人、财、物以及工作职能的管理等,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再次是全员参与,内部控制涉及到单位每一位成员,只有人人都了解其内容,并自我约束、自动执行,才能使内控制度和措施得到很好地贯彻。最后是强化岗位责任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比较好的做法是将工作职责和人员职责挂牌展示在单位内,并将业务流程以图例方式加以说明。事业单位也应着力加强职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严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职业精神,强化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意识,紧密联系职工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帮助职工正确了解形势,理解政策,转变思想观念,努力营造“献身负责、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4、建立会计职业道德风险防控约束机制

  (1)自律机制。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是以职业团体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机制。在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时,应将职业道德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一种健全有效的自律机制。近几年来各个系统相继出台有关完善内控管理加强执行情况检查制度就是强有力的会计职业道德约束制度。

  (2)他律机制。

  新任国家审计署署长刘家义在2013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到要着力强化财务风险防控,要充分发挥审计预防、查错、纠弊的免疫系统作用,加强事前预防和事中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加强现金管理,扩大公务卡实施范围,强化资金监管。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支付和使用的动态监控,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建立健全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贯穿财务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

  (3)奖惩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会计职业道德奖惩评价机制。评价可以分为:自我评价、内部评价、外部评价,以自我评价与内部评价为基础,结合外部评价的作用,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处于社会、单位和个人的监督之下,有利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可以根据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设计一张“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表”,根据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为每个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对于在评价机制中表现突出的给予奖励,对于评价机制中出现问题的进行相关培训或进行适当处罚。严格考核奖惩,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惩戒与处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个人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和社会抑恶扬善的正义环境,为加强和改进财务工作,为推进改革发展新跨越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撑。

  防范会计职业道德风险,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新时期事业单位有效防范会计职业道德风险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大规模经济社会建设和财政资金规范安全使用的有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