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03月13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租赁业务已经逐渐成为发达国家扩大出口、促进海外投资和创造就业的重要手段。相比之下,国内的工程机械租赁行业显得非常不成熟,缺乏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建筑设备租赁行业的现状,并提出了建筑设备租赁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租赁评职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建筑设备,设备租赁,现状,策略
前言:“20 世纪90 年代,我国施工企业的性质主要是国有,从事建筑设备租赁的也主要是国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资本不断涌入,出现了大量的民营租赁企业,使国内的建筑设备租赁市场蓬勃发展。巨大的市场潜力已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参与竞争,但是我国设备租赁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还很不规范,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由此来说,研究并调控我国建筑设备租赁行业的是很有必要的。
一、建筑设备租赁现状
(一)缺乏行业机构管理与法律保障
工程机械租赁业的宏观管理,缺乏统一的归口部门,权力分散、责任不清,容易产生相互摩擦、相互推诿的现象,难以在政策上协调统一,使我国的租赁业管理陷入有名无实的“真空地带”。而且我国租赁业至今尚无一个与政府主管部门有密切联系的、对工程机械租赁公司的业务管理及信息加以协调、指导、沟通和服务的租赁行业协会。
缺乏保护租赁业正常发展的租赁法规,致使租赁业长期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环境之中,远不能适应租赁业的发展需要。租赁业无法可依,租赁合同当事人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租赁合同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工程投标、资信审查中,租赁业合法性也未得到保护,严重阻碍了我国租赁业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
(二)信息化平台尚未搭建
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信息:租赁信息、出租和承租双方的企业信息、双方的信誉评定以及相关资讯技术服务。打造一个信息化的平台有利于弥补传统方式进行交易的不足,使得承租和出租双方能及时进行对接,改善施工企业需要租设备时却发现一时无法找的相应的设备,而出租方则手里有闲置设备却找不到承租人等状况。
(三)从业者竞争力小
对于整个租赁市场来说,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租赁行业的从业者数量非常多,但其中约90%以上是中小型租赁企业和个体从业者,这些从业者的竞争力都很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发展模式单一,而且其业务也颇具偶然性,整个行业来看尚没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的租赁企业来引领带动全行业的发展。
(四)设备租赁收费标准不合理 ?
由于机械租赁市场尚未成熟,因而造成收费标准不统一、私营租赁企业较多和随行就市情况比较普遍。企业内部的租赁公司大多是按照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台班标准进行收费,不仅欠缺灵活性,标准收费也与市场涨价幅度相比显得过低。因此,很难通过出租设备获取到合理的利润或必要的补偿。极大挫伤了一些施工单位设备出租的积极性,也造成一些大、中型设备处于长期闲置的状态。
(四)租赁公司发展困难多
研究表明,租赁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要面对许多困难:大多数雇员能力相对较低;不注重对工人进行继续教育;没有认识到顾客需要的是高质量的机器,顾客的满意程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用于分析租赁机器性能的软件;不断完善公司经营方面的工作不多;缺乏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研究工作;外派雇员的数量有限,雇员经验不足,租赁关系协调员经验不足;很少使用标杆方法;没有促销和树立品牌的意识;没有积极宣传高性能机器的优点和推销这类机型;没有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重要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很少听取咨询公司和其他专家顾问的意见。
二、建筑设备租赁发展策略
(一)发展金融租赁
除了继续发展实物租赁外,需要发展相应金融租赁。国外经验表明,金融租赁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即由承租方指定设备及生产厂家,委托出租方融通资金购买并提供设备,交承租方使用并支付租金,它具有融资融物双重职能。对技术含量高、资金占用大的工程机械或使用率超过85%的工程机械,采用金融租赁比起购买装备和实物租赁具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因此,相应发展金融租赁,可以使我国工程机械租赁类型多样化,而且可以大力促进工程机械租赁业的发展。“用别人的资金和设备赚自己的钱”,也已经成为行业普遍的共识,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良性资产的基础上。在行业尚未规范的情况下,融资租赁的市场渗透率在30%以下为宜。因为按风险承受的概率来说30%是个标准的经验数据,租赁保证金收取30%的理由也是源于这个因素。
(二)注重租赁物的保值增值,发展二手设备市场
厂商租赁公司的优势就是回收租赁物件再销售。租赁公司更多的收入来自租后管理和物件的保值、增值,而不是把收益都挤在微薄的利润来源中。但现在租赁公司当信贷银行,没有翻新、再制造的概念,没有租赁物件快速回收的手段。国内二手设备体系建设缺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真正理解融资租赁的内涵,将其正确地纳入现代营销体系,把获利放在后市场上,降低对一级市场的过度竞争,提高租赁资产质量,形成良性循环,行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建议国内租赁业协会尽快打造区域性二手设备展销平台和全国性二手设备信息中心。租赁企业应扭转目前的竞争理念,将产品销售转向更有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管理上来,注重物权的增值处置,注重物权对债权的保护,注重对信用的增信设计、注重租赁资产的无追索销售
(三)建立信息化渠道
加快公路工程机械租赁业信息化的步伐,大力采用互联网和微机管理等信息技术开展租赁业务,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企业与客户、制造商和租赁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平台,达到能够快捷地组织中、小租赁企业开展联合租赁的目的,多家租赁公司可以联合向需求量大的客户提供租赁。采用信息技术使中、小型租赁企业形成合力,联合租赁,增强了竞争力。
(四)做好租赁合同管理
合同的洽谈,是租赁设备成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签订租赁合同之前,首先,要调查对方的合法代表身份,调查对方有无履行合同的能力、在建工程概况、资金支付状况,对方在建工程履约情况。租赁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租赁合同及合同内容,租赁机械的名称、型号、数量、技术状况及用途,租赁期限,进场、出场的时间确定,租金结算及交纳期限。其中要明确台班及停机台班的规定,确定台班费,租金结算期限等,往返运输调迁费用的确定,安全防范及现场管理责任明确,违约责任及处罚规定,争议的解决方式,其它事项如人员食宿、油、材料供应等"。
(五)加快向市场化经营的转变。
向市场化经营的租赁公司转化要实现一些转变。租赁经营主导目标的改变,从内部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活化闲置资产、统一管理、减少费用开支,向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综合效益目标转变。租赁经营对象的扩展,应以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来进行当前的发展对象选择。
第一阶段,现有设备租赁由内部租赁逐步走向外部租赁,提高设备利用率,扩大收益范围,提高经济效益,并逐步拓展到煤炭企业及邻近城市以及设备生产厂家能够提供运行保障的通用设备范围。
第二阶段,全面开展通用设备租赁,积累经验,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开展有保障的专用设备租赁经营。
第三阶段,租赁对象扩展到所有可进行租赁的范围,经营方式的拓展,其终极目标为融资性租赁与经营性租赁的大类别下的各种方式。
把内部管理租赁扩展到对外经营性租赁,探索开展小额单机的融资性租赁,然后逐步将融资性租赁扩大到生产线、成套设备、大型设备,经营范围从内部走向外部,从当地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从主观决策向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科学的、现代化的决策方式转变。实现从内部租赁经营单位到租赁公司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吴军林.浅析中小型机械企业的海外拓展策略[J].机械管理开发, 2009(04).
[2]罗伟.中小型工程机械企业竞争战略浅析[J].现代商业,2010(02).
[3]朱庆福.工程机械战略供应商的选择与合[J].工程机械与维修, 2009(11).
[4]焦海杰.机械租赁经营研究[J].市政技术,2010(03).
[5]丁凯.工程机械租赁业的现状及前景[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6(09).
[6]雷智翔,黄晓燕.机械设备租赁计算机管理[J].系统设备管理与维修,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