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03月15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姓氏文化在中国有数千年历史,建祠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之一。本文笔者对家庙祖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历史文化评职论文,期刊投稿,家庙祖祠,祠堂
姓氏文化在中国有数千年历史,建祠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之一。祠堂,旧时又称“祠庙”或“家庙”,是一个姓氏祭祖的场所。按《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开始允许老百姓建“家庙”。后来,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最早由于家族尚不多,便先置祠于宅中,随着族丁的繁衍,便开始专门建起宗祠乃至支祠。
在我国中原地区,祠堂与寺观庙院一样,是民间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更看重于名望,古时人们传宗接代,宗亲家族观念特别强烈,向往门第荣发,人丁兴旺,家族昌盛,所以不惜重金购地选址建祠盖庙,规模宏伟,装饰华丽,巍峨壮观,借以光宗耀祖,传承血脉,增加宗族的凝聚力。
新安一带清代、民国初年建造的祠堂现存仅十余处,且多处掉瓦缺脊、残檐断壁但不乏有些局部十分精美的建筑,式样形色各异。铁门高沟的王氏祠堂为民国时期的建筑,有主祠,卷棚(也叫拜殿),坐北朝南,主祠为明房暗窑(外看是房,内为窑洞),东西向枕头窑,砖质拱券,半圆顶,南北主墙厚0.9米,券上覆土,并起脊以灰瓦覆顶。主祠前沿东侧为王氏世系图石刻,顶部刻有八仙图案及王氏家族世系表,文革中字迹、图案已被人为毁坏。拜殿3间面阔9.8米,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双坡平分,五檀四椽,与主祠间距2.8米。
祠堂家庙的建筑,可谓中国古建之精华。布局庄重,设计精美,用料考究,精雕细刻,寓意吉祥------,是祠堂古建共有的特点。庙头裴氏祠堂的砖雕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裴氏祠堂主祠面南向阳,五脊六兽,青瓦黛瓦,庄严肃穆。面阔3间,明间通门四扇,次间亮窗,前沿东西内墙上各有高1.8米,宽1米的砖雕图案,主图用15块方砖组成。
西墙雕祥禽图,以凤凰戏牡丹为主要构图,占中下部大半,牡丹为富贵花,凤凰乃腾飞发达之意,上部凤凰,祥鸟群舞飞腾,下部水禽鸳鸯一对,还有多子多福葡萄一株,占据画面右上方。
东墙雕瑞兽图。主图为麒麟,这是传统的瑞兽,麒麟乃神兽,仁兽,长寿,古书上讲其寿2000岁,还有民间的麒麟送子等多种寓意,上部左鹿右象,下部左马右羊,还有长青不谢的松树直插云端。此外,前沿明柱两侧雀替花卉木雕,墀头上有青牛、牧童、莲叶、荷花等无不生动传神,栩栩如生。
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罚,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如:北冶骆岭李氏祠堂,东西山墙上有碑刻两通,其中重修家庙碑记中记载:李氏家族族规及重修家庙时的捐款数额等。(碑上有族规三条:一忤逆不孝,如子虐待其父或纵妻辱骂翁姑者;二为弟不恭,如弟欧其兄,弟欧其嫂者;三以少凌长,如少年晚辈凌辱族中年高辈尊者;以上数条倘有故违不尊,会同族门长辈为处理,如再不尊,送官究懲。)
祠堂,作为宗族祭祀是一种主要功能,另外,名门望族、书香门第,还会把祖训刻列祠内,教育后辈正派做人,向善处世,利用宗祠大型活动启教族人,启迪子孙。铁门薛村的吕氏宗祠西厢房内发现一块清乾隆年间的石刻:《孝睦房训词》和一首《望江南词》上面讲到:“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妨家两字曰,淫与暴;忘家两字曰,盗与奸。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做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可谓字字珠玑,劝人善良,发人深思。联想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三个文明,不也需要这样的准则,规范我们的行为吗?见。
祠堂内所立碑刻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可以弥补正史、志书之不足。如(图一、二):铁门水源樊氏祠堂的《荒年序碑》上真实地记录了当年旱灾、蝗灾的惨景:其风之大倾牌坊,折城垛,拔大木------,其旱之甚赤地千里,暑气熏灼,赫炎逼人,日色流火,如惔如焚------;说到蝗害,鸣也喓喓,蚕食万亩,飞也蜇蛰,而以槁之苗,且入六足四羽之腹矣------;说到饥荒,民皆骨立,人尽鬼形,颜色枯槁,皮外骨影。尸横野外,饿殍途中。由是昏日月,灭人伦,愁惨天地,泣号鬼神。既无食相食,且看人食人。其始也,强食弱人,主食客人,食及亲戚,食及乡邻;其终也,食及父祖,食及子孙------。读到此处,使人亲临其境,浮想联翩之感,一方面它是文辞清雅,催人泪下的好文章,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份珍贵的、难得的、翔实的旱荒史料。记述之详尽,文笔之精到介绍清末豫西地区特大灾难,同时它又告诫人们勤俭为本,积粟防灾,勿临渴掘井,对后人有一定的启迪、教育意义。
总之,祠堂是一个地方的民俗博物馆,是家族内的精神家园。通过了解祠堂的建筑风格、文化起源、社会历史作用;族谱、族规、祖训的文化渊源,先祖的开拓创业精神,历代贤达明智的进取意识等等。达到了解家族传承变迁的缘由,掌握家族、民族历史,进一步掌握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同时影响教育族人,特别是年轻人要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为家族、为社会、为国家多做贡献。使家族、社会、国家更加兴旺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