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04月03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推行电子政务是技术进步和政府改革相互作用的结果。建设电子政务是为了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推进社会进步的一种手段;同时,政府机构和执政方式的改革,也要求电子政务不断发展,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本文将通过分析电子政务特点阐述其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并针对当前的突出问题做一定探讨。
关键词:行政管理职称论文,职称论文发表,电子政务,政府职能,科技进步,服务型政府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生活发生变化,迫使政治体制进行改革。100年前,白话报纸的广泛发行,对社会中下层人民的思想启蒙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利用新生事物开启民智的典型。报纸引导人们达成广泛的共识,形成强大的民意,人民群众一旦觉醒过来、团结起来,其力量是无穷的。后来中下层劳动人民发动了社会革命、开创了现代历史,以报纸为代表的新媒体功不可没。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电子政务正在扮演着这样的重要角色,它既是政府改革的内在诉求,以为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和管理;又是政府改革的外部动力,不断进步的技术为政府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电子政务的表现形式,即是把以前需要通过纸媒公开的政务,通过电子材料、网站、甚至微博等当代信息载体传递给大众,提供信息服务、网上办事与互动交流。电子政务最重要的技术是互联网,通过网络,各种信息得以快速在社会上传播。
一、电子政务具有以下显著优点,从而成为政府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促进社会发展
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强化其服务性质以更好的配合社会发展。因此,能否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成立考量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向大众提供全面、快捷而优质的行政服务已经是一些国家政府的建设方向。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正是顺应了这种社会现实的需要。政务部门以互联网为平台,计算机为终端,将传统政务工作电子化、信息化,对精简自身组织结构,优化政务工作流程,更多突出服务性,逐渐削弱管理行。电子政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其公平、透明、规范、快速的优势愈发明显,行政效率显著提高。这样的行政服务改善了企业运营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当然是政府能力提高的表现。
(二)、降低政府成本
工业革命的本质在于通过机器代替人工实现大规模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社会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被誉为当代的科技革命,这就说明建设电子政务对降低政府运行成本大有裨益。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是建立高效政府的良好途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已经使行政办事效率得到大大提高,网络化的电子政务建设带来的变化将更加明显。电子政务建设可以加速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减少信息传递错误引起的内部消耗,政府行政效率得到进一步简化,将有效地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减小了对人力的需求,有助于减小公务人员数量,减轻财政负担。
(三)、保证社会公平
由于电子政务较之于传统形式相对公开透明,人为因素在工作中的比例下降,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公平。电子政务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代替人工操作,一些行政事务的处理通过网络实现,终端计算机处理,确保工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避免了虚假申报、人为修改、前后插队等问题。一些公务中甚至可以实时查询进展状态、负责人员等,保证了公民的知情权。在计算机和网络日益普及的情况下,电子政务的公平性正在凸显。
二、电子政务和政府改革的互相影响
(一)、电子政务推动政府改革
不论个人还是集体,如果失去了前进的目标,就会失去活力、产生懈怠。应时代的要求而建设电子政务,也是给公务人员再学习再创造的机会。电子政务不仅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起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建立并完善电子政务体质,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提高社会运转效率。在政府行政系统内部,各级行政领导能在网上及时的了解、指导和监督各部门的工作,并对各行政部门做出不同的指示。这将带来办公模式与行政观念上的一次科学革命。同时,建设电子政务也有助于去除官僚做派,减少行政失位,让政府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本色,而不是作为当权派高高在上。
利用手机短信和微博通知突发恶劣天气变化,比如暴雨、冰雹、大雾等,提醒人们做好预防准备,减小时间、财产甚至生命的损失,就是电子政务的创新手段之一。这需要政府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情况,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主动钻研电子政务建设。
(二)、政府行为拉动电子政务发展
政府的行为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具有宏观导向作用。美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比较先进,克林顿政府时期首次官方提出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应用信息技术,随后提出了电子政务的概念。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借电子政务建设促进萎靡不振的IT业在911事件后回暖;奥巴马政府时期,电子政务成了他建设透明政府、塑造政府形象的手段,他大力建设国家宽带网络,缩小不同地区的数字鸿沟,争取信息化发展滞后地区的民意支持。这些国家行政手段尽管目的不尽相同,但是都对电子政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我国也可以借鉴其发展经验,在政府改革和电子政务、甚至经济发展之间做通盘考虑。
三、当前的突出问题和建议
(一)、政府各部门职能不明确
现有的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划分,基本以各个部门自身的管理领域和专业进行组织,而不是以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进行设置。这造成了一个事件往往需要和多个部门进行办理,相互重叠部分需要反复和多个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带来诸多不便。同时面临职能重叠和职能界定不清两个问题并存,引发相互推诿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实现多个政府部门之间资源和信息共享,提供对公众一致性服务的能力。
对此,在充分考虑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基础上,把相关业务整合,提供对外服务的接口,可以打破当前各个部门之间的壁垒。在政府体制改革“打破行业壁垒,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方针下,有效的支持相关政府多个部门的业务能够重新规划和整合,提供政府统一服务的流程规划和管理。政府职能划分对技术上的要求(特别信息安全),正体现了政府改革对电子政务的拉动作用。
(二)、相关立法滞后
电子政务可能会带来的信息安全和计算机方面的犯罪问题,以及例如重复建设、共享程度低、标准不统一等制度方面的缺陷,世界各国都加紧对电子政务进行相应的立法工作。其中美国的立法制度比较完善,从国家宏观控制到各个行业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技术的发明,不断地补充和修正已有法律。而且,联邦政府的机构设置也会随着这些立法做出相应的变动。
对我国的立法工作而言,首先要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要让电子政务与一段时期的政府工作的侧重点和主旋律相辅相成,避免自相矛盾。其次需要吸取国际经验,尽量避免已经发生过的问题在我国重新出现。最后,电子政务建设是涉及多个部门的大型工程,一定要统筹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全面而协调地发展。
(三)、存在信息鸿沟
在发达城市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落后地区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从硬件设施到软件素质都存在差异。信而在信息时代。如何在研发新型电子政务建设和普及现有技术成果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是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如果电子政务不能保证人们在信息获取和网上操作方面的平等,还将进一步拉大社会各阶层之间差距。
针对电子政务建设不对称的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要“逐步在行政村和城镇社区设立免费或低价接入互联网的公共服务场所,提供电子政务、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养老救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由此可见,村镇一级的电子政务亟需加强,这不仅是电子政务本身的协调发展问题,也符合我国努力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的基本方略。
(四)、绩效评估手段缺失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衡量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和成果的主要标准,绩效评估可以直接的反映问题,发现并纠正错误,因而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电子政务尚处于初步建设阶段,相应的绩效评估发展更加滞后。
目前国际上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中,构建第三方参与的制度最为流行,第三方常常是一些专业的评估机构或者大学。过往的监督制度多是由各单位下属的纪检部门来“自己监督自己”,让纪检工作失去效力,形同虚设。由于互联网带来更为便捷的参与渠道和集中的讨论平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也便于引入第三方参与的绩效评估制度。第三方参与的绩效评估制度必须站在中立立场,给予各方面相同的评估权力,并保证评估方的个人隐私,保证我国的绩效评估是基于大众参与的。
参考文献:
[1]孙宇.论电子政务的价值取向——兼论中国推行电子政务实践的策略选择[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2] 连国华.从电子政务建设角度对政府体制改革方法的研究[J].发展研究.2012,(6).
[3] 姜雷,陈敬良.论美国电子政务的立法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4]黄志平,向红梅.公民与服务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管理体系的研究[J].专题研究.2011,(10).
[5] 朱兵.试论电子政务建设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J].剑南文学.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