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04月23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 要: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具有工期长、投资大、参与主体多、组织关系复杂等特点,建筑企业所处的施工环境复杂,资金需求量大,原材料和设备供应等配合单位多,面临的经济风险广泛。因此,建筑企业要想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就必须有效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类经济风险,
关键词:经济管理论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建筑企业,经济风险,风险管理
建筑企业所处的施工环境复杂,资金需求量大,原材料和设备供应等配合单位多,面临的经济风险广泛。 为了获取有效的经济利益,就需要有效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类经济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价格风险、利率风险等。 通过采取应对策略进行风险规避、风险缓解、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 建立灵敏的风险预警机制,提高资金运行效益,加强资金运行的监控管理,保证资金合理、安全使用,增强建筑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监控市场要素的价格变化,密切关注外部因素的变化,注意政策变化趋势。 熟悉和掌握工程有关法律法规。 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加强履约管理,加强合同管理。 从战略层面、战术层面、运营层面多层面持续监察经济风险。 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将建筑企业的经济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有效地保证建筑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
1 施工企业常见的几种经济风险。
施工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周期性长、规模大、投资多、产品多样性和流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其风险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其他行业,而且其存在方式也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施工企业常见的经营风险主要有投标报价风险、合同履约风险、现场作业风险、物资涨价风险、结算诉讼风险等几种。
1.1 投标报价风险
施工企业经营营销活动主要是承揽任务、参与工程项目的投标。在目前建筑市场“僧多肉少”、竞争不规范的情况下,往往迫使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低价中标,而低价中标中蕴含着很大的施工风险,主要表现在投标成本和投标回报上,以及标价盈利空间的不确定性上。
1.2 合同履约风险
施工企业与工程发包方签订的合同因类型选择不同、合同条款遗漏、责任义务不清、签证索赔不明确等原因,形成项目施工中的合同履约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实施中的不确定性。
1.3 现场作业风险
施工工艺是否合理、技术方案是否可行、采用的新技术是否已成熟掌握,工期、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的施工措施是否得当,这些构成了项目施工风险的主要因素。
1.4 物资供应风险
物资涨价风险由于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大,时间长,投资数额大,建筑材料受市场需求和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
2 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经济风险管控的措施
身处风险丛林的施工企业,如何有效规避风险,合理减少风险带来的各种损失,是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健康安全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各级领导要切实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危机防范意识,在顺境中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逆境中要居险思变、运筹帷幄,做到风险分析要超前、风险决策要慎重、风险防范要科学。为了有效管控经济风险,建筑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经济风险管理体系。健全财务管理系统和内部监控机制、完善风险检测评估报告体系:确定主要经济风险并确定其优先顺序;确定适当的风险承受能力;根据企业政策推行风险管理战略,对经济风险实施衡量、报告、监测并加以改进。对施工企业存在的主要风险,我们通过以下措施来加强管理。
2.1 建筑企业经济风险识别,根据以往的经验并辅助使用鱼刺图识别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经济风险因素及其来源,包括经济风险的种类和发生可能性。
(1)流动性风险:因资金紧张,短期内不能履行财务义务,无法支付供货商的材料价款和租赁费用。将会导致材料和设备无法到位,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主要通过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加以调节。
(2)信用风险:由于发包方不能做到重合同守信用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主要是由于标前调研不足,选择的发包方信誉差,履约能力差。
(3)价格风险:由于建筑材料和租赁设备的市场价格的上涨而导致的损失。以及国家对工资、税种和税率等进行宏观调控,所带来的风险。
(4)利率风险:由于金融市场利率变动,货币贬值导致发包方供应的资金、材料、设备,或质量不合格,或供应不及时,都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建筑企业经济风险的评估,通过敏感性分析和预期值,列明潜在风险的清单,识别出最为重大的风险;估计承担风险的成本和风险的期望值。评估的经济风险有费用超支风险、资源风险、工期拖延风险、技术风险、质量风险、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风险等。
2.3建筑企业经济风险应对策略有风险规避、风险缓解、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
(1)风险规避:加强风险意识,对风险较大的项目从源头上加以防范。加强标前调查,对拟投标项目的风险进行充分的分析,对于不诚信、信誉差,导致履约能力差的发包方,要主动放弃投标。坚持“三不揽”原则,即发包方资金不到位的工程不能揽,大量垫资的工程不能揽,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不能揽。只有对所投项目认真调查研究,筛选方案,重视经济风险的控制,量力而行;完善的施工合同签订流程,通过对合同条款拾遗补缺,有效规避合同风险。
(2)风险缓解: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招标文件,吃透发包方意图及要求;详细审查施工图纸,复核工程量,研究投标策略,以减少合同签订后的风险;掌握要素市场价格动态,使报价准确合理,减少价格风险。特别是可调价格合同,控制风险要随时掌握要素市场价格变化,才能及时按照合同约定调整合同价格,以减少价格风险;选择并管理好分包商,督促分包商认真履行分包合同,把总分包之间可能发生的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通过与分包商或合作者建立项目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关系,将经济风险转移和分散给分包商或合作者。要求分包商接受主合同文件中的各项合同条款,提供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等,使分包商分担一部分风险。
(3)风险转移:推行担保制度和进行工程保险,将风险向第三方转移。在工程施工阶段推行保证和抵押两种担保方式。购买工程保险,当出现保险范围内的风险而造成经济损失时,通过向保险公司索赔,以获得相应赔偿。主要有建筑工程一切险、第三方责任险、人身伤亡险和施工机械设备险等。
(4)风险保留,建立灵敏的风险预警机制,制订详细的风险应对计划,在资金、进度、技术方面有应对紧急事件的储备。提高资金运行效益,加强资金运行的监控管理,保证资金合理、安全使用,增强建筑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完善长期财务预警系统,综合评价建筑企业的效益,从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资产获利能力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经济效率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产销平衡率;发展潜力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销售净现率、股东权益收益率。加强成本控制,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合同工期、目标责任成本等因素,制订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目的。监控市场要素的价格变化,密切关注外部因素的变化,注意政策变化趋势。熟悉和掌握工程有关法律法规。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强履约管理,加强合同管理,特别是对风险较大的工程项目更要强化合同分析,及时进行工程结(决)算。在建筑工程固定价格合同中考虑一定比例的风险金,根据合同风险范围和对风险分析的结果,一旦出现风险,发生经济损失,将由风险基金支付。
2.4 建筑企业风险监察,对识别出的经济风险进行持续监察。监测内容有:经济目标的实现过程、新的经济风险和相关损失。不断地强化风险意识,从战略层面、战术层面、运营层面多层面持续监察经济风险。在战略上要挑选较佳的风险管理策略,将对风险对建筑企业的整体影响进行持续地监察。在战术上只对于影响战术管理的风险进行监察,在运营上对运营层面的风险进行监察。将建筑企业的经济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总之,建筑企业通过对经济风险实施有效的管控,不断地提高风险意识,将风险融合到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之中。完善风险预警控制系统和内部控制机制,运用风险管理工具主动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类经济风险,有效实施风险规避、风险缓解、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并对经济风险进行持续的监察。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有效地将建筑企业的经济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马畔. 试论建筑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J]. 科技资讯. 2006(05)
[2] 张军改,庞耀华. 浅议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26)
[3] 于新花.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9(02)
[4] 褚一伟. 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