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08月12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成语和惯用语的界定出现分歧,主要是界定标准不统一,“兼收并蓄”的汉语不可能出现一刀切的标准,要想对成语、惯用语进行精确界定,必须全面的考虑两者的区别。成语在“大众语感”的制约下被限定在二二相承的四字格固定词组中,而惯用语正是作为一个对除成语之外的固定词组界定的术语出现的,它包含三字及三字以上的固定词组,必须具备表意的双重性,而且因为要和多义词进行区分,三字的惯用语还要具备“表述性”的特点。
关键词:散文选刊杂志投稿,期刊发表,成语,惯用语,大众语感,表意的双重性,表述性
一、 成语和惯用语的界定
惯用语与成语的界定至今无法形成定论最大原因即无法形成统一标准。我们必须考虑界定的各种要素和条件,找到一种全面实用的标准体系。要形成这样的体系必须追根溯源的找到惯用语和成语的不同。
首先从概念出发。惯用语的概念出现在成语之后。“成语”即“现成的话”,早在元代,刘祁《归潜志》中说:“古文不宜蹈袭前人成语,当以奇异自强;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生涩求异。” 可知当时的“成语”并不单指四字组合。但由于这种现成话的不断累积,“成语”逐渐成为四字格的专称,清代任泰学在《质疑·经义》中举例:“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或是当时成语。”
可见,清代成语的格式已定型为四字格。在当今大众眼中“成语”就是四字组合,这种大众意识可以称为“大众语感”。“惯用语”这一术语直到20世纪才出现。1963年,郎峻章在《现代汉语里的惯用语》中指出“在现代汉语里,有一种‘身分不明、缺名少姓’的,作为句子建筑材料的语言单位。”“这种语言单位……是固定词组”。
可见,惯用语的提出是为了研究那些不是四字格的固定词组,解决不符合大众语感的成语的界定问题。由此,可以将成语范围定在四字格中。将成语之外的三字格及多字格固定词组划入惯用语。
成语必须是四字格的,所有的四字格固定词组都是成语吗?吴建生认为“成语是‘二二相承’的四字格式”并将“挨当头棒、眼皮子浅”等划为惯用语。但如“第一时间”,虽然符合二二相承,但几乎没有人把它当作成语,为什么呢?因为成语更注重历史性和经典性。关于经典性,周荐曾做过专门论述,把出自权威著作作为经典性的标准,刘叔新对此进行了反驳并指出经典的意义是模糊的。经典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却可以被具体的构件反映,“立时三刻”和“第一时间”,前者更易被接受为成语,主要因为有“立时”和“刻”这样古朴典雅的构件,这种来自古代文化的构件就是经典的象征。
其次,“惯用语”与“成语”都属于“语”的范围,必须与“词”进行划分。关于词的讨论学界业已有很多定论,不再赘述。关于三字格与四字格“语”“词”的划分,冯胜利曾提出三字格中“1+2”格式为语,“2+1”格式为词,但周荐举出反例“前臼齿”为词“等于零”为语。而根据刘叔新的意义双重性标准,“墙头草”一类的三字格被认定为“语”。这是否合理呢?
汉语作为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文字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多义词的存在,多义词在一字格、二字格中被广泛接受,如“海”,基本义为“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引申义为“大的”,比喻义为“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算账”,基本义为“计算账目”;引申义为“吃亏或失败后找人较量”。三字格中是否也有多义词的存在呢?笔者认为是肯定的。对三字格多义词的辨认可以用“描述性”这一特点来区分。用意义双重性辨认,不但工作量巨大,更不易操作。
而用“描述性”来区分则可以将三字格的组合的划分为单义组合、多义描述性组合和多义表述性组合,其中单义组合与多义描述性组合为词,多义表述性组合为语。多义描述性组合中既包括了“2+1”格式中的“墙头草”等,也包含了“1+2”格式中的“烂摊子”等。这种标准不仅可以完全涵盖三字格,还将惯用语包含的三字格缩小至“多义表述性组合”,便于对惯用语的研究。四字格的组合被认定的词并不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专有名词,如改革开放、阿Q精神,另一类是外来音译词,如哥本哈根、卡布奇诺。所以四字格更多是单义的“语”与多义的“语”的区别。
二、 结语
惯用语与成语的划分必然会因为汉语兼收并蓄的特点异常复杂,语言是发展的,想找出不变的规则是不可能的,但尽可能的找到规律却是可行的。惯用语和成语的界定应以两者形式的不同为入手点,以两者来源、意义的特点为限制缩小范围,据此得出的结论为:
1.成语必须是定型的“二二相承”的四字格式,必须具有经典性或历史性。
2.惯用语必须是三字及三字以上的定型格式,必须符合意义的双重性,三字格的惯用语必须还具有表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