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08月12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绩效评价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给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提供反馈信息,它是整个系统必不可少的部分,是薪酬管理、人员流动、人员开发和培训的主要依据,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环节。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来源于国外研究,因此,本文对国外绩效评价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关键字:现代营销杂志投稿,论文发表期刊,绩效评价,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评价理论的历史十分悠久,自从人类有了生产活动,就产生了绩效评价的思想。在国外,最早比较系统、正式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溯源到14世纪复式记账的产生。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开始出现了严格意义上的企业绩效评价。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绩效评价理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1. 绩效评价对象研究
国外绩效评价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以组织绩效评价与个人绩效评价为主。组织绩效评价是对组织整体业绩进行的评价。Brewer等人(1998)提出了外延企业绩效评价的框架,他们立足于AMB IT 方法,与Bradley 的BPR绩效评价方法类似,指出绩效评价应主动与合作企业的ERP系统相连接,绩效评价体系能直接选择有用的数据,从而使评价更方便。
个人绩效评价主要注重素质和能力的评价,Hunter(1983)提出工作知识、认知能力、任务熟练性和总体的上级绩效评定结果的评估模型;Schmidt等人(1986)在Hunter模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下级的职务经验变量;Campbell等人(1990)提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技能及动机三个参数基础上的绩效模型;Borman等人(1991)增加了成就导向、获奖、违规受罚情况和可靠性,在1993年提出了关键绩效和任务绩效的概念,1995年把增加了感情变量。Van Scotter等人(1996)将关系绩效分为了职能奉献和人际关系两个方面。
2. 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有些学者是从生产角度对绩效评价进行研究的。Koopmans 和Debreu(1951)首次提出了生产有效性的概念,并明确了其经济含义。Charnes(1978)创立了数据包络分析(DEA)理论与方法。它能够对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系统中测评单元的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是生产有效性分析研究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20世纪5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对绩效的内部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从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与能力方面展开的。他们认为绩效不是一种行动结果,而其本身就是一种行动。绩效是一种与组织目标有着密切联系的组织或个人的行为或能力,它被组织的内部控制所包含。基于行为和能力的绩效评价理论,学者们解释了满足员工个体需要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以及应该采取怎样的激励措施从而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依据战略管理的绩效评价理论所述,企业的绩效与其总体经营战略是分不开的,二者是紧密相连的。从组织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经济利益是在企业内部开展绩效评价的关键所在,同时需要建立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且该体系能够反映企业管理对业绩的增长,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合理的量化方法进行组织绩效的测评。
3. 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由于组织类型不同,评价要素不同,采用的绩效评价方法当然也不同。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外各个管理学派已经提出了20余种绩效评价方法。
1973年Satty首先提出对非定量事件进行评价的AHP方法;如果指标中同一层次各个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自身指标具有一定反馈能力,形成网络形态的层次分析法ANP。随后,有的学者在将定性指标逐渐量化的过程中,将模糊数学思想引入AHP方法中,从而形成(Fuzzy AHP)模糊层次分析法;AHP、ANP和Fuzzy AHP均可应用于企业绩效评价。
1978年由Charnes,Cooper,Rhodes提出DEA评价方法,使得企业绩效评价的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的结合。1986年Banker等人应用DEA方法和超越对数生产成本函数来评价北卡罗纳州各个医院的效率;1993年Banker和Gorr等人使用蒙特卡洛方法产生的仿真数据,对DEA方法和修正的最小二乘法在生产前沿面评价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1993年Thanassoulis使用假设的数据对回归分析方法和DEA方法在效率评价方面的差异作了比较研究;1998年Ruggiero和Bretschneidei通过修改CCR模型的目标函数来研究技术效率的Russell测度和加权Russell测度等。上述的DEA模型是假设企业为一个具有充分效率的整体,当考虑企业内部结构和组织效率对投入产出的影响,以及中间产品的产出和再次投入时,出现了网络DEA24,从而将企业本身结构效率和外部投入产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1988年由Cross等开发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的SMARI、系统;1990年由Chames等人给出了可加性的灵敏度分析;1992年Robert Kaplan和David Norton在总结十几家绩效评价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平衡记分卡法BSC,并经过1993、1996、1999多年完善,改变了企业业绩评价的思想,推动了企业自觉建立实现战略目标的管理体系。从顾客、内部、创新与学习以及财务的不同视角来观察企业,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和权重来进行评判。Mark.B. & Susan G.W(2000)提出了PRM相对绩效管理,使企业绩效建立在于主要竞争者基础上评价企业的相对绩效。J.H.Ahna, S.G.Chang(2004)提出了KP,将产品和过程作为中介测度知识对企业绩效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