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12月08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数学教育学报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反馈艺术的巧妙应用 推荐本站特色期刊:《数学教育学报》推动我国数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反映数学教育实践与改革的新成果,发挥对我国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指导作用。倾力将用得上的先进理论,可借鉴的素质教育改革实验措施,带有启迪性的学术争鸣,中学数学教改的丰硕成果。
摘要:反馈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上激励性的反馈,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信心十足、情绪高涨的心理状态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反馈意识,讲究反馈艺术。
关键词:数学教育学报,小学数学教学,反馈艺术
一、 反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创造性学习的前提,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受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的限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反馈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满腔热情地去扶持他们,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
案例:五年级环形面积教学
同学们在小组内通过操作,合作探究出了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老师设疑:如果用R表示外圆的半径,用r表示内圆的半径,大家能总结出用字母表示环形的面积公式吗?同学们很快发现S环形=πR2-πr2,又有同学发现还可以写成S环形=π(R2-r2),经验证,这种表示方法也是正确的,符合乘法的分配律。这时又有同学说:“老师,还可以写成S环形=π(R-r)2。”老师马上反馈:“大家看,这位同学又有了新发现,我们来验证一下用这个公式来计算环形的面积行不行?”同学们积极举例验证,一会儿就发现这样的表示是不正确的。老师立即说:“刚才这位同学善于动脑筋,并且为我们今后在计算环形面积时不再犯这样的错误提了个醒,应当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π(R2-r2)和π(R-r)2计算的结果不相同,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探讨一下。”这样处理,提出新发现的同学毫无失落的感觉,整堂课上学习的兴致都很高,又回答了几个有难度的问题。老师饱含热情的赞许与鼓励,化作了他学习的动力。这样的反馈还可能掀起全班同学一次课后研讨的热潮。
二、 反馈要及时抓住学生迸发出的智慧火花。
卡皮查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阵地之一。
孩子们在课堂上常会产生一些新颖独特的见解,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方面的心理,在课堂上捕捉创新思维的火花,通过反馈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使课堂成为创造性的课堂,成为灵动的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案例:教学和倍、差倍问题
课堂上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运动会场面,小记者向同学们提供了3条信息:参加跳高比赛的有12人,参加赛跑的人数是跳高的3倍,参加拔河比赛的人数是跳高的5倍。同学们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了许多问题,在解决“赛跑和跳高的一共有多少人”时大家小组合作,通过画图,摆小棒找到正确的解法:12×3+12。这时一位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可以用12×4直接求出赛跑和跳高一共有多少人。”老师马上表扬:“你讲得真好,真聪明,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小女孩跑上讲台通过摆小棒说:“参加赛跑比赛的人数是跳高人数的3倍,也就是赛跑比赛人数有3个跳高的人数那么多,和跳高人数合起来一共就是4个12人,所以用12×4就可以直接算出赛跑和跳高一共有多少人了。”老师激动地说:“这位女同学讲得太好了!”同学们也都投来了赞许的目光,给了她热烈的掌声。接下来解决赛跑比跳高多多少人时,全班绝大部分的同学用12×2直接把问题求出来。
三、 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时不要急于反馈,应当为他们的思维碰撞搭好台
周玉仁教授提倡:“凡是学生能探索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的课堂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表述不同的思路,当学生们的思维处于碰撞时我们的反馈应当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多向反馈,使得信息在“曲径”传递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促进教学相长。
当然,在反馈时,教师更要善于发挥“机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有时候会突发奇想,经常会超出教师的预设,课堂上意外的生成,教师在备课中不一定都能考虑到,因此,课堂上要善于运用“教育机智”,灵活巧妙地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