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年01月07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中华民族的世展,以其独特的文化系统和价值观念系统,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价值体系。它对于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引导大学生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审美情趣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高等教育范文,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教育
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一种文化往往是在长期的社会行为中形成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离不开几千年历史的沉积,对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严肃客观的精神,才能保证以不偏不倚的态度真实准确地展现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一方面,许多影视、小说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更关心票房收入,而不是社会效益,危害极大;另一方面,举办历史文化知识讲座,开展文化宣传,保护文化遗址等方面,社会重视力度远远不够,除了一些专业的工作者以外,很少有人给予较多的热情和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大学生很容易欠缺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兴趣。
(二)从学校层面来看,相关的教育模式存在误区。现有的绝大多数高校,虽然也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但是相比而言更重视的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这不免让课程的设置流于形式。而且通常这些课程大多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发挥主动性,对于此类课程的学习也很难培养出主动性。加之有些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往往停留在书本上,自己对相关课程认识不够,加之自己理论水平不高,不知道及时学习更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不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片面地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授,忽略对传统文化的内化,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和方法的陈旧化,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从学生个体层面来看,学生对待相关课程的态度不够端正。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加之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个人在学习取向上功利色彩过于浓厚,忽视对自身思想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很多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没有多大用处,加之,面临着社会生存压力的日渐增大,就业机会越来越难得,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外语、计算机等技能证书,以求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砝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二、相关建议或措施
(一)要纠正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普遍风气,积极抵制社会不良文化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侵蚀。追根溯源,社会轻视传统文化这一大环境直接影响了人们的错误认知。一种文化形式得以保存不能离开人民大众这片广阔而厚重的土壤,要纠正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不良风气,必须要加强相关的理论宣传。一方面,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抵制、防范社会不良文化,并强化对其监管力度,并积极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亟待改革。传统文化教育枯燥无味,缺乏创新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主要原因,由此我们要创新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
1、注重教材的创新。如以书本教材为主,辅之以声像教材、计算机软件教材、实物教材等;2、注重形式上的创新。传统文化的内容,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的教学,直接灌输给学生,使之成为学生的知识内涵,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同时,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讲解积极优秀的文化,需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批判、激浊扬清,自觉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3、注重课堂形式的创新。如以教学课堂为主,辅之以社会实践课堂、文化活动课堂等体验式环节;4、借助多种途径,全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针对现在网络文化发展的趋势,要进一步建设校园网,通过强化网络服务功能吸引和凝聚大学生,在服务中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可以以网络主题日、网络道德问题辩论等为载体,积极开展网络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等。
(三)大学生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知识,端正对相应课程的学习态度。现在,在高校里,人生态度世俗化,言行举止粗俗,人际关系淡漠,考试屡次作弊的大学生,随处可见。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只有大学生这个群体,从自身内部认识到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局面。平时,学生们应该不断增强自我对民族文化和国家的认同感,主动接受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加深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利用网络、电视、相关讲座等多种途径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比如时下流行的《百家讲坛》、各类国学网站,都是很好的资源。
三、结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立足之根和发展之本,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是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使命。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因此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无疑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在促进这个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外界环境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借助现代各种媒介进行大力宣传,积极引导他们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外,大学生自身也应该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好地把自己塑造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前进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虽然现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同时也给传统文化教育的复兴带来了契机,只有正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才能积极探索弘扬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