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08月14日 分类:免费文献 次数:
《基于校园植物资源开展植物探究教学》论文发表期刊:《新课程研究》;发表周期:2021年17期
《基于校园植物资源开展植物探究教学》论文作者信息:柯文婷,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科学教育、职业教育。
摘 要:文章指出,为激发学生对校园植物的兴趣,提升植物学素养,教师可基于校园植物调查制订最优的植物学教学路线,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植物学习活动,如基于STEAM理念开展植物笔记绘制、植物水晶滴胶工艺品制作、美植摄影大赛等活动。同时,构建植物学翻转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与实施拓展性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关键词:校园植物;STEAM;植物学素养;翻转课堂;环境育人
一、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开展植物探究活动的意义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水热同季,四季分明,干湿明显,适宜植物的生长。基于如此优越的自然条件,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建设了植物群落丰富、季相分明的校园植被景观。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只关注自己的专业学习,或是沉迷于网络,而很少关注身边的这些植物,也没有主动去发现和感受这些植物的美。对此,为培养学生的植物学素养,笔者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开展植物探究活动,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的方法,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植物学素养。
具体而言,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开展植物探究活动具有以下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植物学基本术语和概念的理解能力。首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校园植物调查,初步辨认植物,并对植物的整体及重要细节特征进行拍照留存。再次,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如 《中国植物志》 等,或者借助植物识别软件(小程序),如“形色”"识花君"等,确定植物名称。最后,将各小组调查到的植物名称进行统计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枯燥的植物学知识变得有趣且富有生命力,抽象的问题也变得具体而生动。这说明校园植物调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植物学概念及术语。
2.有利于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校园植物虽然看似平平淡淡,实际上却蕴藏着无限的美丽,流淌着数不尽的启示。如果教师能以欣赏的眼光捕捉校园植物的生命之美,以科学的态度来介绍有关校园植物的知识,将会激发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从而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基于校园植物资源开展植物探究教学实践1,基于植物资源调查制订最优的植物学教学路线。通过校园植物调查,笔者对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北校区的植物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根据植物学知识及学生频繁活动的校园区域,制订了“从桔园一玉兰园一教学楼西侧草地一图书馆一喷泉广场一花园长廊一荷塘一靠近学生食堂的侧草地”的教学路线,以此实施植物学实践教学。
2,基于STEAM理念构建融合课堂。STEAM教育打破学科界限,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多学科融合的超学科教育。基于STEAM理念,笔者以校园植物调查项目为核心,开展植物笔记的绘制、植物水晶滴胶工艺品的制作和美植摄影大赛等校内活动,构建以STEAM理念为框架的校园植物研究性学习。
(1)绘制植物笔记。学生能通过绘制植物笔记进一步观察和认识植物的特征及其生长环境的特点,并亲身感受到校园环境的自然美和植物的结构美。主要实施要求为:0学生要认真细致地观察植物的形态与结构,并结合美术创作方法,如构图、色彩、写生等绘画技巧,科学且艺术性地绘制出彰显植物本来特征的植物图;②查阅资料确定植物分类,学习表达植物的一些重要特征的相关术语;③学生用文字记录观察、绘图时的所感所悟,类似于写日记或随笔,概括地说,学生的植物笔记主要包含三大栏-—植物绘制栏、植物信息栏和个人感想栏。完成了这一大栏的内容,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将会更加深人。
(2)制作植物水晶滴胶工艺品。水晶滴胶是一种双组分液体混合物,它又被称为“人工琥珀”,能够实现在常温下对植物、昆虫等各种标本进行包埋与设计,进而将其制成工艺品。这些工艺品硬度高、透明度高,也是一种优质生态文创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完整地学习植物水晶滴胶工艺品的制作步骤,然后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如花朵、球果、种子、根系、茎段、枝刺等,将它们干燥处理然后进行制作。除了利用上述植物材料外,学生还可以发挥自身的美术特长,利用色精、闪粉或闪片进行绘画与点缀,创造出独具创意且又美观的植物水晶滴胶工艺品(生态文创产品)。
(3)举办美植摄影大赛。开展有关校园植物的摄影大赛,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作品展示平台,收集大量有关校园植物的图片。学生拍摄的照片要体现观察方法的运用和观察结果的展示,既有显示植物整体特征的“全身照”,又有展示植物特征的“细节照”。摄影与植物的结合实现了生物与美术的跨科融台,能够让学生在发现美和制作美中学生物。
3,构建植物学翻转课堂。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之下,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笔者让学生制作关于校园植物的PPT,并进行课堂讲解,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植物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可以将书本上的一些植物学术语、词汇和知识吸收内化,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植物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这一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植物学教学的弊端,显著增强了植物学课堂教学效果。
4,以校园植物为依托,设计与实施拓展性活动。(1)绿豆发芽。绿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之下生长得较快,且每天的变化会很明显,可完整观察到绿豆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的过程。在种植过程中,笔者指导学生设计一份绿豆成长记录单,用科学的语言记录绿豆每天的变化,完整记录植物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
(2)番薯水培。笔者指导学生在教室水培番薯,让学生亲自体验番薯生根发芽的过程。番薯在水培过程中能快速长出长长的白色须根,还能在上部长出绿色的茎叶。展现出生命蓬勃发展之势,有利于学生观察,且可用作装点,绿化教室。
总之,在拓展性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亲身感受生命之美,让他们始终具备探索生命世界的激情,感受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参考文献:
[1]姜振娥.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文学教育(F),2021,(3).
[2]马培杰,应用校园植物资源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实例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9).
[3]蔡思建,马丽娜,黄胜琴跨学科融合课堂的开发与实践-—以“植物的观察与利用”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9,(11).
[4]李灿,马兰,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的生态及文教功能[J].安徽农业科2,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