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09月01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自2019年1月1日起,政府会计制度开始在我国高校中正式实施,为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积极影响,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完善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目前财务舞弊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基于此,本文以政府会计制度正规化实施为契机,分析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与意义,探索高校出现财务舞弊的原因,并提出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舞弊防范措施对策,以此为高校财务人员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高校财务舞弊;财务管理
一、引言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高校发展如沐春风,无论从办学规模、层次、体制、形式、开放程度和社会影响,还是办学主体等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高校蓬勃发展的同时,高等学校作为具有“经济人”特质的办学法人实体地位基本确立,高校需要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办学资金,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既然“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自利的,那么高校建设当中也有许多现象符合“经济人”假设。而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相对滞后,早在1997年、1998年,我国先后颁布了《事业单位财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出台虽然加快了高校的财务会计制度改革,但受阻于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环境,高等学校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还存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模式不相适应的地方。其直接结果是导致高校金融腐败案件频繁发生,会计舞弊现象频发,败坏了大学精神和社会风气,阻碍了“科教兴国”的发展。
二、财务舞弊概念、原因及形式
1.财务舞弊概念。
财务舞弊指的是舞弊人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各样的欺诈手段在会计账目中进行伪造、作假等,旨在变更会计事项为个人或企业进行非法牟利。财务舞弊情况的出现将会严重危机市场经济信用,影响市场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打破股市市场的良好秩序。提及财务舞弊,必定会让人联想到与其相关的概念,清楚、全面了解财务舞弊,有助于进一步认清财务舞弊,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健康长久发展。
2.高校会计舞弊形式。
以“经济人”出现的会计舞弊行为,其产生原因都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高校既然作为“经济人”身份面向社会,经济利益也是其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本文认为高校会计舞弊与其他营利性组织会计舞弊殊路同途,但在表现形式方面不尽相同。(1)职务犯罪严重:利用高校职务特殊性对会计工作进行强加指使以获取经济利益,存在篡改会计数据、开假发票、造假账、编假数、报假表、账外设账、转移国有资产等问题。(2)跨部门犯罪:不同部门工作人员互相勾结,以改变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等手段获取利益。
(3)私立小金库:以高校名义对社会提供知识服务,所得经济利益通过欺瞒方式不进入学校财政管理系统;对一些本应上缴财政才应返还进入收入的资金,直接进到相关收入科目,从而躲避财政监管。(4)虚假做账:不认真执行会计制度,在涉及一些支出报销类别时,人为混淆有关支出科目,从而导致财务报表失真;通过各种手段偷税漏税。(5)虚构预算项目:通过调包项目事项或虚假报告预算项目内容,导致资金没有真正用到事业发展和业务工作中去,出现资金浪费或者流失的情况;为套取国家预算资金,肆意扩大支出范围或者提成。
3.高校会计舞弊原因。
(1)高校“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利益的机会,追求利益最大化。信息不对称是高校会计舞弊的直接动因。高校管理者是会计信息的持有者,与政府之间是委托与代理的关系,具有天然的信息优势,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违规操作很容易瞒天过海,使得代理人有机会进行一些危害委托人利益而增加自己利益的行为,即会计舞弊。从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发生的会计舞弊案例来看,职务犯罪比重较大。高校管理者利用信息不对称在经济活动中采用欺骗、隐瞒、伪造交易或事项进行利益索取。
(2)高校会计舞弊凸显监管缺陷。
作为监管者必备两个条件:一是地位独立,与被监管者没有依附关系和利益联系;二是具有法定的权威和强制力,可以对被监管者的舞弊行为依法进行制裁。很显然,高校本身很难监督自己,最好的监管者应该是政府。但是政府部门活动的“内部性”不可能使其发挥有效的管理作用。“内部性”的定义为“由交易者所经受的但没有在交易条款中说明的成本或效益”。政府部门“内部性”的存在使政府部门有自己的目标,即政府活动的目标不仅仅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利益目标。
在“内部性”发生时,政府部门会不顾及其行为引起的社会成本和收益,而只关心本部门的成本和收益。因此,监管者有可能不尽职,不愿意付出一定的成本去谋取社会收益;或者不惜以更大的社会成本实现本可以更小的代价实现的目标。另一方面监管者有追求个人利益的动机,这就形成了一种可能性:监管者可能以一种类似“经济人”活动的方式以个人效用最大化进行决策,从而加剧会计舞弊。
三、高校财务出现舞弊的原因分析
1.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由于多个高校自身发展特点和自身办学水平不同,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不同高校所构建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也会不同。因此,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表现出参差不齐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内容参差不齐。不同高校之间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高校在制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时必然会有所不同,且制定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对于教育事业发展良好的高校而言,在制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时会全面考虑自身的发展需求,所以相关制度规定也会比较全面;而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程度低的高校,由于自身教育资源和发展水平的限制,制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相对不够完善。因此,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会受到高校自身发展的影响。
第二,财务风险评估制度的重视和建设参差不齐。从高校实际财务工作出发,高校普遍会忽略财务工作中潜在的风险,不同高校的风险辨识能力和风险管控意识会有所不同。在教育事业发展较好的高校,由于经济活动和财务往来业务涉及面广,所以这类高校存在的财务风险也会较大,也会比较重视风险评估制度的构建和实施。但是,对于教育事业发展一般的高校,由于经济活动涉及面较窄,财务往来业务较少,所以出现的财务风险较少,由此导致高校对财务风险不够重视,没有构建较为全面的风险评估制度,无法有效防范财务潜在风险。
第三,财务内部监督管理力度参差不齐。大多数高校存在财务内部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由于规章制度中相关规定不同,所以对一些违规行为的处罚也会不同。另外,监管力度不够深入,无法预防、避免财务违规行为的发生。
2.高校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认识度不高。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比较晚,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才逐渐被更多人认识并应用于财务管理工作之中,但是在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存在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度还不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高校财务人员对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不积极,没有开展内部控制动力。二是高校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缺乏一定认知,进而导致财务人员不愿参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工作。三是高校重教育、轻管理。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所以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目前,很多高校在面对众多管理工作时,都是把教学教研活动排在第一位,如果管理工作对教学教研活动带来影响,就会放弃相关的管理方式。因此,基于重教育、轻管理的理念,很多高校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尤其是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认识度不高。
3.预算管理缺乏约束。
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中,预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预算的目的是对高校下一年度的资金需求和使用、资源配置、高校学费收入进行整体规划。从当前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来看,预算工作从申报、编制,再到执行,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定问题。在预算申报工作中,部门上报太过随性,且有夸大现象;在预算编制工作中,相关部门缺乏实地调研,无法全面了解各部门的申报情况,进而导致不能有效控制申报预算;在预算的执行工作中,没有对执行进度进行全面跟踪,没有构建较为全面的评价机制,导致预算管理无法在预算执行中发挥任何作用。由此可见,从预算的整个工作环节来看,预算管理缺乏约束力是导致预算工作太过随性的主要原因,在工作环节中预算管理不能真正起到一定的监管效能。
四、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舞弊防范措施对策
1.强化科学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高校和企业有着根本的区别,在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然而,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许多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对高校财务管理同样重要。将现代经营理念融入高校财务管理,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强化资金使用的成本和效率意识,帮助高校财务人员规范财务工作的内容和程序,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其次,将现代经营管理理念融入财务管理体系中,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来约束和规范高校在财务管理中的行为,从而增强高校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财务管理必须强化现代经营理念,将经营理念融入管理体系,并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2.完善高校外部和内部治理结构。
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存在行政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这是因为很多高校的党政领导人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高校出资者,也是高校所有者,这些领导人由国家和政府委托他们来管理高校所有各项事务,这很容易出现集权现象。针对这一问题,高校需要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对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从外部来看,国家教育部门可以通过设立高等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由高校出资者和所有者合理管理高校的资产,并对高校资产的使用制定合理规划方案,或拟定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确保高校资产可以安全有效运行与使用。
从内部来看,高校内部可以尝试设立董事会,董事会成员由上级主管部门委派人员、高校党政领导和高校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组成。董事会成立的目的在于对高校资产的规划与运行起到一个监管作用,高校资产如何规划由董事会决策。因此,在完善我国高校治理结构中要从“分权与制衡”的角度出发合理调整高校治理结构。
3.强化预算管理。
第一,加强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是保证预算管理工作可以严格依照相关法规来实施。在制定管理制度中不仅要注重整体制度内容,还需要多角度、分层次制定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可从业务类型和时间两方面进行划分,如业务类型可分为经济业务和教育业务,从这两个业务类型来制定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从时间角度可以将预算管理制度依照长期、中期、短期进行划分。另外,在预算管理制度中也需要明确财务人员需要承担的职责以及拥有的权限,可以对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第二,加强提升高校管理者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度。预算管理工作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也需要高校各部门与财务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来完成。所以,高校管理者需要对预算管理工作引起重视,统一思想和管理理念,明确预算管理工作目的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严格依照预算管理制度执行好预算工作。第三,合理设置预算项目。在高校预算工作中充分利用经济分析法明确项目收入来源,将高校所有开支与项目支出相互结合,将各个预算项目进行细化分级,从而可以明确预算资金的来龙去脉。
五、结论
综上所述,与企业相比,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不完善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导致高校财务容易出现舞弊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政府会计制度,分析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和意义,以及高校财务出现舞弊的原因: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水平参差不齐、高校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认识度不高、预算管理缺乏约束。针对这些原因,本文提出三种有效预防高校舞弊的对策:一是将现代化经营理念融入高校管理工作之中,通过强化科学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确保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二是进一步完善高校外部和内部的治理结构,从“分权与制衡”的角度合理调整高校内部组织结构;三是强化预算管理,通过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升预算重视度、设置项目预算、规范预算工作内容、制定预算评估价机制五个方面来完善预算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邓兰,王东辉.高校部署与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衔接工作相关问题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07):63-66.
[2]陈映雪.财务视角下广西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9(21):95-97+94.
[3]田五星,李建发,张国清.国家善治导向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改革——印尼的经验与借鉴[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57-66.
[4]乐红艳.浅谈预决算偏离视角下高校预算管理评价[J].商讯,2021(03):129-131.
[5]徐欣欣.新会计制度下的高校财务核算变更[J].财会学习,2021(01):1-2.
作者:张月武李竞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