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2月04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目前,在深化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基础教育教学的重点工作由三维目标上升到核心素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地理学习形成的、具有地理学科特性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关键点[1]。它最终导向为学生的学科思维、个性品质的综合提升,已经涵盖三维目标对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这之中,人地协调观代表对人地关系的理性判别和深层次把握,是地理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的中心视点。它主要体现在对“人地间如何相互影响”“人地间如何协同发展”“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观、发展观”等基础课题的观念上,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价值观念,同时也是地理学科育人的核心[2]。
初中学段地理教科书中始终渗透着人地协调观的内容,教材承载着此观念的学习,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其余三方面起到的是辅助性作用。通过分析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课时内容,得出初中阶段如何有效实施人地协调观教学,以期同广大地理教师就如何进行指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工作进行探讨,也希望能为“立德树人”背景下培养具备较高学科思维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提供思路上的借鉴。
一、区域认知是人地协调观形成的前提基础
地理学科的显著特性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区域的时空变化特征。区域认知的内在含义可以理解为人们为充分认识区域和更好地指导生活实践,依据学科要求的统摄或标尺,把地球表面的地物以空间范围尺度的大小加以区分和研究,包括区域时间特点、空间分异规律、区域发展变化趋势等内容,是全面认识地理事物的基本过程。区域认知素养的学习,引领学生树立地理事物的差异普遍存在的观点,进而理解人地之间的关联,是学生深入了解地球表面各类地物的自然演变特征、关系及人地协调观形成的前提基础。在本课情境导入时,可以用多媒体图片展示热带水果椰子并提出问题:“前一段时间,一位同学拿了两个椰子找到我,说想在咱们校园里种植椰子树,不知是否可行,同学们认为此想法合理吗?该如何解释?”同学们异口同声说不合理,并指出气候条件不一致。
一个思维比较活跃的同学举手回答道:“椰子属于热带水果,咱们本地热量达不到椰子树的生长需要,降水量也远远不够。”教师总结道:“同学们虽然还未开始了解因地制宜的相关知识,但已有基本的常识,即农业有效发展一定是建立在适合条件的基础上的,简要概括为因地制宜。本节课结束以后,同学们会对农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建立更深意义上的理解。”自然因素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借助这个授课过程,学生逐渐体会到区域差异普遍存在的道理,我们生活的温度带和椰子的生长地带自然环境明显不同。在经过这样的简单对比分析以后,学生认识区域特点、总结地域区别的基本区域认知水平逐渐提升,也是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前提条件。
二、综合思维是人地协调观形成的必备要素
综合、全面、发展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观点,而这正是综合思维所强调的观点。地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研究内容较多,各类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现象交融在一起,不同地域空间尺度的地物信息与关系形式多样,并且时刻都在发展变化。所以,想要深度把握人地关系,就必须以综合性思维研究各类地理研究对象。简而言之,综合思维是人地协调观形成的必备要素。实际在进行本课时内容的授课时,教师选择大兴安岭地区、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主要研究区,结合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形成思维(以大兴安岭为例加以说明)。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地形地势、降水、气温、人为等多因素的思考后,了解到“地作用于人”这一基本视点,也就是复杂的地理自然环境是人们进行各类农业生产的外在条件,于人们关系密切,初步建立起因地制宜的基本思想意识。要进一步实现“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要对“人作用于地”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意识到,人们改造自然的前提基础是严格遵守基本自然规律,如若不然,一定会遭到自然环境的反作用,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
鉴于此,教师顺势提出问题(2):能否在此地大面积推广实行种植业?多数学生持不赞成的观点:地形崎岖,坡度相对较陡,夏季降水较多,极易引发水土流失现象,也会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常见的地质灾害,不利于种植业的开展。为了能够证实学生对此问题的判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在我国南方某地区,因种植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大量开垦坡地种植菊花,使湿地遭到破坏,致使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的实例,并且对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保护政策加以解读,帮助学生建立起人们违背自然基本规律将会受到自然惩罚的思维观念。紧接着,教师借助课件把青藏高原、华北平原、珠江三角洲的资料展现在电子白板上,并就这三地适宜开展的农业种类进行提问,进而掌握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粮则粮的农业规划布局原则。因地制宜除建立在全面分析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外,还必须思考社会经济等要素是否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鉴于此,教师出示四个宝鸡市眉县全国猕猴桃生产基地的相关素材,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经济要素(国家政策、技术水平、交通运输、市场需求量等)是否能达到农业布局的基本要求。
【素材一】2013年省财政扶持果业发展项目资金1155万元,主要用于技术推广和果农培训。市财政对验收合格的苹果、猕猴桃等标准化示范园建设给予了140万元补贴奖励。(资料来源:宝鸡市农业局网站的相关农业公开信息)
【素材二】近年来,眉县县委、县政府先后在北京、南宁、成都、重庆、上海等城市举办了陕西眉县猕猴桃推介会。通过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使眉县猕猴桃销售已覆盖全国各大城市和台湾地区,并已出口到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素材三】眉县十分重视猕猴桃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从2006年开始,就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猕猴桃产业技术合作,在眉县建立了全国首个猕猴桃试验站;与新西兰环球园艺公司合作,在青化建立了全国最大的猕猴桃标准化出口示范基地和亚洲第一个猕猴桃花粉研究中心。
三、地理实践力是人地协调观形成的强化环节
地理学科是一门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而地理实践通常是指将课堂上所获得的学科知识、理解判断、学科思维等充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并能准确解释生活中的各种地理现象。借助学生实践环节的综合考查,可以对人地协调最终达成还是未达成做出明确的判别。在本课时教学的“我会应用”探究活动中,为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体现地理实践的乡土气息,教师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数据处理软件ArcGIS制作出宝鸡市的DEM(数字高程模型),引导学生根据区域的自然条件,对宝鸡市的农业活动进行规划,并简要分析布局所考虑的上面的数字高程模型真实、直观、精度高,可以作为教学时的优质素材来使用,也更能促进情境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学生通过学到的关键知识,充分把握因地制宜的原则,实现农业的精细化布局。为使学生的探究结果与实际生产生活相契合,学生完成活动后,教师借助PPT展示讨论区域的实地农业生产情况。这样,不仅是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养成的客观考评,也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四、分类逐层将人地协调观提升至较高水平关系的推动作用。
高级水平即说明自己对人地相互作用及区域实践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想法,对有效利用和保护大自然,实现区域人地协调发展应当采取哪些措施,给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经过上述教学过程的持续推进,学生对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时需要遵循的因地制宜原则已经初步掌握,可以对“人地相互作用”做出明确的判断。表明已实现人地协调观的初级要求。为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需要将其推向较高水平,为此,课本设置了“科技兴农”相关教学板块。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利用计算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及营养液等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得到植物工厂操作系统,就科技如何有力推动农业的发展加以引导。在学生不断感慨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变化的过程中,教师出示农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相关产品。
接着,回归课堂导入环节的提问:“我们的校园能否栽种椰子树?”这时,学生讨论的结果与之前有所不同,大家一致认为:单从自然因素方面思考,秦岭—淮河以北显然不能栽种椰子树,但科学技术可以使其变为可能。接着在课件上显示出柚子、椰子、杧果等热带范围内水果在北方种植生产的实例,帮助学生感受“科技兴农”带来的变化。利用本环节的教学,学生由开始对“人地相互作用”的浅层认识,上升至人地相互关系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可能会发生“转变”,实现人地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了将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水平提升至更高一级的深层次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婀娜,赵婷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N].人民日报,2016-09-14(12).
[2]李冬昕.人地关系:地理学科育人的核心———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为例[J].地理教学,2018(1):31-32.
地理教学论文投稿刊物:《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历史最悠久的、发行量最大的地理教育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