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4月03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之间交流日益频繁。由于语言的差异性,在各种跨文化交际中翻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语言的发展。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探讨汉语中热词新语的英语翻译,译者如何通过恰当的翻译实现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
关键词:热词新语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网络平台的几点建议
摘要:网络平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普遍应用给教学带来了新契机,也给教师提出了新问题。本文中,笔者基于自己的网络平台在大学英语中的实践教学经验,浅析了网络平台在语言教学中的优势,并对如何有效在其帮助下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英语教学网络平台教学质量
1引言
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其特有的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家庭等都会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语言是交流工具,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语言的变化。不断发展的语言反过来适应和满足了人类交际的需要。语言似乎有一种自我生成和调节的功能,人们需要表达一个新的概念而找不到贴切的词语时,会创造出新的词语,或借用方言甚至外语,或用旧有的词语表达新的意思。为了准确翻译好出现的新词、热词,翻译人员必须对社会中由于科技发展等出现的新词足够了解。另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意识、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这样才能准确的再现原文的内容,实现精准翻译。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汉语中热词新语的英语翻译,期待拓宽生态翻译学理论,促进跨文化交际。
2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由我国学者胡庚申教授撰写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它是从生态角度来研究翻译,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理念运用到翻译当中。“生态”顾名思义指的是翻译须关注整体环境,翻译即适应选择的过程,即适应环境后作出最佳翻译选择。“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作品原文、原语及译文所呈现的“世界”。即翻译过程是涉及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背景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相互关联的“整体”。在生态翻译学理论中译者被视为中心,因为整个翻译的过程都是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时进行选择的过程。胡庚申教授指出生态翻译学研究的九大焦点:第一个生态范式。考虑整个生态环境,译者做出适应与选择的过程就是生态翻译学。第二个关联序链。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活动属于人类活动之一,后者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把自然规律运用到翻译活动当中。第三个生态理性。这是生态翻译学的宏观指导原则,注重整体关联及动态平衡。第四个译有所为。指翻译时,译者都有自己的动机,如促进跨文化交流等。第五个翻译生态环境。这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译者以外的一切都可以被认为是翻译的生态环境。第六个译者中心。胡教授认为,翻译的过程必须通过译者的主体意识和主导作用来完成。第七个适应/选择。这是生态翻译学中的一个核心理念,翻译就是译者在整个生态环境中所做的适应和选择交替进行的过程。第八个“三维”转换。译者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原则的指导下,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进行选择与转换。“三维”转换主要应用于翻译的实际操作层面。第九个事后追惩。这指的是对译者行为的要求,翻译作品最后还要由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自然法则对其翻译的结果进行裁定,对其中的“不适者”或“弱者”进行批评或淘汰。翻译不仅是把处于两种语言背景下的作品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还要反映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意识形态下各种思想的碰撞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现象。生态翻译学认可语言的多样,也承认各种不同的语言在表达作用上的通行,而译者翻译的最终目的也是希望其作品能够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
3汉语中热词新语的“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社会的发展必然引起语言的变化。热词新语有的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有的是社会发展产生的、有的则是热点话题或领导讲话带给我们的。总而言之新词热与就像是一面镜子,通过他们可以了解近段时间社会的各方面发展。译者在对汉语中热词新语进行英语翻译时,不能仅寻求字面信息的吻合,更要发挥译者的主导作用,结合这些词语所处的整个生态环境对他们做出“适应性的选择”。
3.1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从翻译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两种语言形式上的不同,对词汇所进行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断舍离”这个词语现在在年轻人当中仍很流行。《咬文嚼字》(WordChewing)杂志评选的2014年“十大流行语”中排名第六的就是“断舍离”。互联网上关于“断舍离”的信息和评论铺天盖地。这一流行语来自一本新流行的书《断舍离》,该书的作者是山下英子,一名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如何准确描述“断舍离”,需要对此次的含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如果单从字面理解,我们可以把“断舍离”翻译成cutoff,giveupandleaveout。
但是如果深入了解这个词,“断舍离”指的是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而如不是成为物的附庸。“断舍离”提倡使用减法解决问题,探索自我,实现身体与灵魂的合一,因此可以翻译成theunificationofthebodyandthesoul,或者turnformmatterstoone’sinnermostbeing。后两种翻译形式虽然语言形式与原词的形式不同,不过真正的描述了本词的含义。2015年1月15日《人名日报》刊登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讲话》,其中借用了“铁帽子王”。如果直译这个词可以译为dukewearinganironhat,不过容易造成误解。
此词表达的意思为“反腐面前人人平等”,因此现场译员的翻译Noonehasimpunity,虽然改变了字面含义但是却传达出了语言真正的含义。“你家里人知道吗?”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问话,但是却在网上流行起来。比如:“你照片上长这么好看,你家里人知道吗?”“这次考试有挂掉,你家里人知道吗?”这类句式的出现并不是真正的提问,而是说话者一种讽刺的语气。因此可翻译为Don’tyouthinkyourfamilywouldlikeyourdoing?
3.2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造成文化冲突。现如今“暖男”这一词语流传很广。因为中西方对“暖”的评判标准不同,所以“暖男”这一词语依据不同的语境可翻译为careforthefamilyman、carefulandconsiderateman。在谈话中常常用各种比喻,让人觉得亲切而又接地气。比如“啃硬骨头”这样的词语我们耳熟能详。如果直译成gnawatahardbone并不能准确表达出这一词语真正的内涵,如果译成dealwiththehardestpart更成传达出背后的含义。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一比喻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生动的传达出处事要有重点。如果只是直译成Nevertrytograsptheeyebrowandthebeardatthesametime.会对西方读者造成误解,因此可以直译之后加上意译Nevertrytodealwiththebigandsmallmattersatthesametime.这样既可以让西方读者知道此词的真正含义,同时了解我们总理用词的精妙所在。“韬光养晦”根植于我们传统的中国文化当中。此成语最初指一些圣人退出公众场合去修身养性,表现为行为低姿态、沉着冷静、努力工作,心中充满了通过不对外炫耀而勤勉的努力来实现其远大目标的理想,充满了褒奖的含义。而在外交翻译中,如果直译成hidebrightness,nourishobscurity非常容易造成西方人对我们的误解,他们甚至有的说我们hidetheshiningedgeofthesword。因此翻译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避免外交冲突,可以依据语境译成behumble;keepalowprofile等。
3.3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适应性转换是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考虑语言信息及文化内涵的传递,更要把翻译目的,即交际性考虑在内,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你懂的”现在经常被用到各种场合中,表示说话者之间对于所谈事件的心照不宣。英文中的youknow是非常常用的口语表达,但是汉语中的“你懂的”却包含了更多的含义。为了更好的传达此词背后的含义,把它译成Youknowthat.或者YouknowwhatImean会更好一些。“任性”这个词语被《南方周末》2014热词专栏《大国小鲜》收录其中。
“任性”这一词语本来是具有一定贬义的。如《现代汉语词典》对“任性”一词的解释为“放任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我们经常听到“有钱就任性”,这时可以翻译为Peoplewithmoneycanbewillful。2014年年末,央视记者拿着话筒随机询问老百姓“2014年,你任性了吗?”这句话中显然“任性”具有一定褒义,其意义为你有没有按照自己的心愿做一些事情。所以翻译成Doyoufollowyourownheart?会更加清楚的表达了原意。“我也是醉了”这句话几乎成了用来吐槽的神句,应用范围非常广。这一词语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无奈、郁闷、无语。
如果把它直译为Iamalsodrunken.很显然不能清楚的表达含义,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译为Iamlostforwords.以及Iamhelpless.或者Ihavenowaytoargueagainst.“自黑”就是自己说自己的坏话,自己黑自己,即自己贬低自己。但是“自黑“绝不是自暴自弃而是用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他是心胸豁达的一种表现。所以为了准确表达出这个词的含义不能简单译成self-blackening而可以根据语境理解成usingthehumorouswaytoeaseoffawkwardsituations.
4结语
时代的发展必然引起语言的变化,无论是新词语还是旧词新用都是语言发展的正常现象。我们在翻译这些热词新语时必然要考虑到跨文化交际意识,希望随着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可以将这些热词、新语在不造成文化冲突的前提前,准确的传达到世界各地,让世界了解现在的中国。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选择适应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姜华.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赏析《老虎大福》英译本[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8,02.
[3]陈德彰.热词新语翻译谭[M].北京,中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