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在课堂中倾听的习惯

时间:2020年04月06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教学既是一个充满知识的万花筒,又是一门开放的艺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演说者,学生是忠实的听众,重视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教师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能体会到善于倾听学生在课堂内的心声,在教学中

  摘要:教学既是一个充满知识的“万花筒”,又是一门开放的艺术。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演说者,学生是忠实的听众,重视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教师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能体会到善于倾听学生在课堂内的心声,在教学中重视教师听,学生讲,便可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多项能力,因此倾听的习惯值得在语文教学中得到重视利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倾听习惯

小学语文

  教学既是一个充满知识的“万花筒”,又是一门开放的艺术。艺术的发展在于创新。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期盼眼神的儿童。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演说者,学生是忠实的听众,重视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新课改以来,教师也在不断地转变观念,转变教学策略,极力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小学语文老师评职刊物:小学语文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小学语文》是与语文课程改革、教材发展、教学实践同步,着重研究、探讨并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专业性杂志,系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刊。

  一、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在课前的预习和准备情况

  “不做准备,就是准备失败。”这告诉我们做事之前要有准备的重要性。在教学语文课之前,如果能倾听一会儿学生的讲述,倾听学生从预习中获得的信息,掌握的知识,或多或少,即便是学生说错了,或者说得不对,教师也应给予鼓励、指导。这样做会激励和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重视课前预习和准备。长期的倾听能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前做准备的习惯。学生在课前预习了就一定会有许多的话想告诉教师,使他们在课前的预习和准备中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对那些无准备的学生或者没有预习和准备的学生也一定会受到激励,也许在多次之后,他们也能像其他学生一样,会积极地准备一些相关的问题。上课讲给教师听,同时对不会预习和不知道课前该做什么的同学,教师要给予指导。例如,教会学生课前朗读课文,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背景。学会生字、新词及识字的规律,课文的主要内容,方法等。总之,小小的教学环节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不需要面面俱到地追查学生课前的准备,能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即可。

  二、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看到文章标题之后的感想

  文章的标题往往具有多种作用,与主题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有的直接揭示主题,有的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有的概括文章的内容,有的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等。学生看到文章标题有感想,说明学生已经对文章产生了阅读的兴趣,对文章的内容、主题有所感悟。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敢于想象,大胆质疑,把文章的标题看作自己习作时的一个题目去审核,从而联想到所写内容,所用的方法,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师如果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去想去说,对学生的习作也就进行了一次“审题”的训练。同时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等也进行了一次训练。

  语文阅读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抓住一切有利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也为自己备课省时省力。例如,学习《梅花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时,学生看到题目后一定会想:“梅花”是花名,“魂”是什么意思呢?不解的同学一定会急于阅读课文,有解的同学一定会讲出自己的不同想法,也有些同学会进行深入思考,去想象文章的内容等。

  三、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朗读课文

  汉语的音乐性较强,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决定着汉语教学必须以阅读为主。这是我国几十年来语文教学积累的宝贵经验。在琅琅的读书声里,学生会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文质兼美,贴近儿童语文生活,只有让学生多读,反复朗读、品味课文,才能体会到课文蕴含的丰富内涵,教师的讲解不会取代学生朗读课文的收效。

  “读书百遍,而义之见。”不仅如此,没有朗读,学生就不会发现自己还有不会读或读不通的地方。教师也就不知道学生还需要讲什么;没有朗读,学生就不能体会到作者灵魂的倾诉,真情的自然流露;没有朗读,学生的语感能力就得不到培养;没有朗读,学生就读不好文章,讲不出优美的语言,甚至连普通话也说不好。相反,让学生反复诵读文章,学生就会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感知文意,体验情感,形成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习惯,使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得到训练。教师在倾听学生的朗读后,会发现问题,主动去指导学生的朗读。如,语音的准确,声音的洪亮,节奏的分明,语速的恰当,情感的真挚等。要充分体验作者表达的心声,就要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明理。

  四、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观察插图后的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课文都配有插图。课文的插图鲜活、直观,与课文内容相配合。小学生看到课文中的插图一定会联想到课文中的某些内容或知识,甚至会产生一些想象。长期训练对插图的观察,还会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好奇心较强,往往会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和产生的想法讲出来给大家听。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儿童的心声,也许就在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表达声中讲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文中的一些词句和问题,也可能会在学生的谈话声中引出来作进一步的讨论,但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良好学习的习惯。

  语文教师不仅要善于倾听学生观察插图后的语言表达,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有顺序地观察,甚至启发学生现象,让他们有观察、想象的能力。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白杨》,文中共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插图的内容是茫茫大戈壁上的一排白杨树,那里没有水,没有山,也没有人烟,而白杨却能茁壮成长。第二幅插图是作者袁鹰带着他的两个孩子,在火车上向车窗外观望那些大戈壁上的白杨树的情景。学生先后观察了课文的插图,理解了插图的意思,也就明白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果学生能联想到白杨茁壮成长的精神品质,作者表达的主题也就突显了出来,这是一种值得运用的教学环节。

  五、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不论正确与否,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在倾听中把握学生阅读课文之后的情况。并能启发、引领学生反复诵读,理解正确的文意。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课堂中的失败,就不会有考场里的成功,成功就是建立在课堂训练中的这些一次次的失败之上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语文教师要在课堂里做忠实的听众,让学生讲,让学生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讲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意图,甚至对某个句子的理解。学生读了课文之后的想法、见解,或者教师精心设计的某个问题,引发同学们的热议。

  教师要注意在倾听中引领和指导学生学习。没有教师的倾听,学生就不会去认真思考课文的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没有教师的倾听,学生就不会反复去朗读课文,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没有教师的倾听,也就不会掌握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否还存在问题。倾听是一种教学策略,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把握和利用这一教学环节,学生会在教师的倾听中理解掌握课文的真正内涵。

  六、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学习课文之后的感想和收获

  教学是为了人才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一节课之后,学生总会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收获和感想,或理解的生字、新词,或朗读的方法、体会,或识字的规律;或理解的句义,或明白的道理;或掌握的方法,或理解掌握的某种知识……不论怎样,教师都应注意倾听学生讲一讲,说一说。具体些讲没有教师的倾听,学生就不会明白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没有教师的倾听,学生就不会明白阅读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确;没有教师的倾听,学生也就不会明白自己阅读课文之后的感想和收获是否正确。

  倾听的过程是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和方法的过程,是为以后学习做准备的过程;倾听的过程是一个激励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倾听的过程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一种教学的策略,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利用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总结收获,巩固知识,明白事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这一教学环节里,教师也会了解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掌握的情况,是否还需要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加强。

  七、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课外学习的收获和感想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只是些例子。”教材不是终点,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不能把学生的活动只局限于教材设定的小圈子里。教材只是滴水,生活才是浩瀚的海洋。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外延伸,在教师的“牵引”下,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课外阅读的世界,去感受更为广阔的天空。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环节,去倾听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想,从中可以了解学生课外学习的情况,指导和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疑难。

  与学生交流、沟通,不仅能促进和激励学生积极地学习,广泛地获取知识,而且对学生在课外学习中产生的不同感想、感受给予点拨,把学生引向正确的课外阅读世界,使他们健康发展。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倾听的意义和方式是多方面的,倾听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巩固和加强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激励学生不断成长,促进教学进程。

  参考文献:

  [1]柳青.教师课堂倾听的内涵及意义[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4(3).

  [2]刘冰,程琳.基于知识生成视角的教师倾听能力的缺失与重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46).

  [3]李如密,周春红.教学倾听艺术:内涵、价值、原则及策略———基于生命化教育的视角[J].课程教学研究,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