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9月21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 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从学生来看,在新课伊始,其精神是涣散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程度都较低。因此,教师教学还需要把握新课导入的技巧性和艺术性,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论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导入的几种技巧和方法,为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见解和思考。
【关键词】 初中 道德与法治 新课导入 技巧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导入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怀着一种期待的心情渴望新知。在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我通过对课堂导入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考:
一、时政热点导入法
时政热点通常是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其敏感性和关注度,涉及生活,贴近社会。我们知道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涉及面比较广。另一重要特点是时代性比较强,同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也紧密联系。通过时政热点导入引导学生对国内外大事的关注,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及国际视野都有其重要意义,正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教师在运用导入时将时政热点,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时政热点导入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选用的时政热点材料要有典型性。典型性就是要有说服力,让大多数学生能接受,选用的材料不在于多,要有深度,能做到一材多用,要在同一时政材料中从不同角度多方面的设置问题,不要一材料一问,就拿选用的导入材料来说,不仅仅是导入可用,也要在后面知识内容中贯穿使用,选用的材料不仅服务于导入,也要服务整个教学目标,这样导入的材料才有可能彰显出更大的价值。
第二,时政材料的选择要有趣味性。并不是所有的时政材料都适合学生的口味,当选用的时政材料再重大,不合学生的口味,也只能是索然无味,因此选用时政材料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特点。
第三,时政材料的呈现方式要有多样性。教师在展示材料时,不能单单的只是文字材料,可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的呈现可以激发学生的关注,起到吸睛作用。
第四,时政材料的选择应是师生双边活动。在选择导入时政热点材料时,不要把它当成只是政治教师一个人的活动,要发动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在他们选择的材料中使用有价值的材料作为教学导入内容,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温故知新导入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温故知新导入法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知识和经验,通过复习以往学习的内容来导入新的学习内容,从而增强知识的联系,使得知识能够得到有效迁移。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合理利用网络”这部分内容时,其主要内容是强调在我们的生活中,网络是有利有弊的,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网络。由此笔者联想到七年级上册中曾有过相近的课程“网上交友新时空”,其中也涉及了网络的利弊,因此学生对网络的利弊也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但并不是十分清晰。
基于此,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给学生播放了《危险的网络交友》的视频片段,然后提问学生:“互联网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接近吗?网上的交往可以当真吗?网络交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可以很容易得出“网络交往有利有弊,网上交友要慎重”的结论。对于此部分内容,学生肯定会产生非常熟悉的感觉。通过对学生学过的知识创设疑问,既可以激发探究的欲望,还可以将学习内容与新授课内容之间产生紧密的联系,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良好的铺垫,同时也会让学生更加了解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使得学生对知识有进一步深化和理解。
三、故事导入法
一直以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由于理论性强、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单一等多种原因,因此学生对学习感到吃力,逐渐失去兴趣和动力。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灵活地根据课文的内容运用故事导入法进行新课导入,用真实的或虚构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提问他们一些小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中,通过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讲到《公民基本义务》这节课时,我讲了一位大爷在镇上做生意,虽然生意一般,但是他每年按时向国家納税的故事。我提问学生,大爷家里非常困难,他应该交税吗?为什么?接着我又讲电影《警察的故事》,提问:你觉得警察的职责是什么?警察这个职业应该得到敬佩吗?为什么?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故事中明白蕴含的深意。
四、情境导入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带有一定情感色彩的情境引入教学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对教学的作用体现在教学情境往往能够让学生有较强的代入感,让学生将自己作为情境中的人物进行分析问题,从而增强学生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事实上,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最根本的影响体现在社会规范的认识上,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价值观,在其家庭、社会和学校生活中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认知和行为习惯。
道德文化论文范例:论人的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文化自觉
因此,单纯的认识还不足以改变学生的认知情况和认知习惯,还需要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感的影响下改变固有认知,才能坚定学生对积极道德认知的坚守和意志力,才能让课堂中传授给学生的社会规范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信仰,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影响的“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生活实践等,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从导入开始展开突破,推进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借助信息技术等多媒体技术,全面推进教学工作。
作者:左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