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9月25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 要] 语文阅读教育大体有四重境界: 第一重———稳境,正确择定与建构语文学科 知识,守住语文体性; 第二重———醇境,辨识类性,注意适体与跨体的统一; 第三重———化境,玩 绎、揭秘篇性,实现生命的深度融合、言语智慧的颖悟; 第四重———至境,强调语文学养与言语 人格、言语信念、言语智慧的融为一体,并葱郁地生长,满蕴言语表现的势能,念兹在兹地走向 言语表现与创造,不断确证自我精神生命,开辟言语人生的崭新气象。四重境界呈现一种不断 融合、累进、升华的诗意状态,可使语文核心素养积淀,言语生命的牧养得以创造性地落实,从 而使语文阅读教育走出致用困境,向更高的致美、致在之境迈进。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育; 阅读教育境界; 语文体性; 文本类性; 文本篇性; 言语性
谈“境界”,人们耳熟能详的是王国维 《人 间 词 话》中对做学问三重境界 的 描 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 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 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珊处。还有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人生 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的划分和论述,以及朱光潜《精进 的程序》一文谈及的写作四境界———疵境、 稳境、醇境和化境。 语文阅读教育境界的研究极其罕见,人们 研究的兴趣点多聚焦于好课的标准或特点。
如国内专家王荣生的“四标准九层次”①说,叶 澜的“五实”说———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 实[1]; 还有美国的课堂评价标准: ( 1) 是否达成 教学目标? ( 2) 学生的表现如何? ( 3) 教与学 活动的“课程意义何在”? ( 4) 教学过程中是 否开展评价活动[2]? 这些标准、特点固然也折射了语文阅读 教育境界的面影,但并不全面、适恰。例如, 无法体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种差; 关注 了科学,忽略了审美; 关注了共识的达成,忽 略了创造性独识的生成; 对应世与应性、理 性、感性的和谐共生更是有不同程度的轻视。
因此,很有必要对阅读教育境界的层 次、内涵、特点及其语文学科价值进行全面 审视、建构和阐释,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思 想共同体,并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创构、进阶, 不断提升语文阅读教育的品质。 一、第一重境界———稳境: 守住 语文的体性 “体性”一词源自刘勰的《文心雕龙》, “体”指文章体貌、风格,“性”指作家的才 性。将之接引过来主要指彰显语文学科属 性的内容和风貌,亦即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 学科的种差。
这里所说的守住语文体性,更 多侧重于从语文教育内容的正确择定与建 构层面来谈。虽然所有学科的内容皆可进 入语文领域,但萃取出来的一定要属于语文 学科,而不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 园”。因此,守住语文体性,不致于和其他 学科混淆,可谓达到语文阅读教育的第一重 境界———稳境。如此,对语文教师来说,算 是入了“行”。 对稳境的追求———守住语文体性,堪称 中国一百多年来现代语文教育探索一以贯 之的“草蛇灰线”。
从民国时期夏 尊的语 文内容探讨———学习国文所当注重的并不 是事情、道理、东西或感情的本身,而应是各 种表现方式和法则[3]152 ; 到后来陈启天、徐 特立等 学 者 对 语 文 教 育 主 副 目 标 的 定 位———如徐特立将学习国语的主目的定为 “对语言、文字( 文章) 的理会和对语言、文 字( 文章) 的发表”,副目的为“从语言、文字 ( 文章) 获取知识,涵养德行,养成好的情趣”[4]; 到建国时叶圣陶对语文名称的解 释———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 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5]; 以及后来不 绝如缕的再阐释———语言、文字( 文学、文 章、文化) ; 也有人建议将语文叫作“华语”, 以保持与国际惯例的一致,还能彰显民族特 色; 再到肇始于 1963 年延续至当下的语文 性质之争———工具性,人文性,工具性和人 文性的统一,言语性; 还有至今仍为热点的 “语文科内容的确定”,……这些探究或争 鸣无不是在体性捍卫的追求中兜圈子。
可 见,第一重境界———稳境———虽很基础,但 要达成依然有相当的难度。 追求语文教育的稳境,夏 尊的理论探 索与教育实践的贡献最为卓著———学习国 文,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上,不应该着眼 在内容上[3]152 。他说的形式,主要指词法、 句法、章法以及各种表现方法。无论是对文 本的分析,还是与叶圣陶合作对《国文百八 课》的编撰,夏 尊都努力探求了。
当代学 者王尚文继承并发展了夏 尊这一思想: “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所教所学的是教材 的言语内容,而语文学科则以教材的言语形 式为教学内容; 质言之,其他学科重在教材 ‘说什么’,语文学科则重在教材‘怎么说’, 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 言文 字 的 本 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能 力。”[6]
王尚文此说更为明确,也更为辩证, 因为有语用的驱动,更能使静态的形式表现 知识化为灵动的形式表现智慧。夏 尊、胡 适、朱自清、叶圣陶等学者因为学养深厚,在 着眼形式的阅读教育中,对形式内涵界定偏颇的弊病( 偏于形式表现的知识) 尚未显露 出来,后世语文教师因学力不济,不知引领 学生在生命融合的过程中体悟作者独到的言 语表现智慧和笔墨情趣、牧养学生的言语人 格,只知机械关注字词句篇、语言修辞、逻辑 文本,抽绎细枝末节的文章学、写作学知识, 所以将语文课上得枯窘、僵死就成了必然。
从 这 个 角 度 说,第 一 重 境 界———稳 境———的达致,必须注意形式表现知识和形 式表现智慧的统一,并在言语形式与言语内 容的统一中突出言语形式,遵循由言语形式 到言语内容,再返回言语形式的解读路径。 遗憾的是,这一常识不是被漠视,就是 遭遇强劲的抵制。过度政治化、历史化的解 读就不用说了,其他形态的解读也令人匪夷 所思。
二、第二重境界———醇境: 辨识 文本的类性
注意辨识文类的特性,或者对文类的下位概念———文体,也注意其特性的辨识,并 让学生体认,便可谓达到了语文阅读教育的 第二重境界———醇境。如此,对语文教师来 说,算是入了“门”。 强调体认类性,区分文章视域下的各种 文类差别,针对的是语文阅读教育中文类意 识模糊、将各种文类一锅煮的盲目教学现 象。
体认类性,缘于“适类”的写作传统。 无论中西,作家大都有鲜明的文类意识——— 这是规训写作的一种极好方式,而作为特定 规范组成的系统,文类也是写作传统或惯例 的载体。适类或适体写作与辨类、辨体阅读 是相辅相成的。离开文类的规范,接受中必 然会遭遇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例如,诗歌 中可以写“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现实 主义小说中就不能,任何一个细节的失真都 会影响读者对其整体艺术效果的评价。
缘 于此,古人阅读、写作中的文类/文体辨识意 识是十分自觉的。例如,近代刘师培所著的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现代吴承学撰写 的《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对“辨体”都 下了很大的功夫。据明代吴纳《文章辨体 序说·诸儒总论作文法》记载,宋代学者倪 思在谈写作时特别强调: “文章以体制为 先,精工次之; 失其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 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矣。” 落实到语文阅读教育中,则必须辨识文 类的特性。这既是对文本的尊重,也是对语 文教学专业性的苛严。
从语文课程知识传 授与建构的角度来说,更需如此。当代学者 曾祥芹明确指出: “离开‘辨体',抽象地谈论‘阅读能力’,宽泛地讨论‘语感’将失去其 操作指导意义。”[10]遗憾的是,当下的阅读 教育,无论是适类或适体教学,还是跨类或 适体教学,都做得不是很自觉,更谈不上有 所建树了。
即使有基于文类辨析和研究的语文教 学,也多停留在传统的类性特征的灌输上, 如小说的“三要素”,散文的“形散而神不 散”,戏剧的“情节冲突”“语言个性化”等, 鲜有批判性地建构: 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 连一些新闻故事都具有,还算是小说的类性 “特征”吗? 散文类性真的是“形散而神不 散”吗? 如果没有意脉、情脉的贯穿,那么 真的“形散”了,还是“神不散”的散文吗? “情节冲突”“语言个性化”,小说、史诗都具 有,凭什么说这些就是戏剧的类性特征?
教 学古典诗词,虽然似乎能遵循文类特征了, 但是同一文类下文体再细分的教学,如写景 诗、咏史诗、送别诗的教学如何区分文类的 精细差别,则是很少有人问津的。这种现 象,连语文名师都不能幸免。在他们的课堂 上,上曹禺的话剧《雷雨》和曹雪芹的《林黛 玉进贾府》,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与戴望 舒的《雨巷》,看不出有任何文类( 或文体) 的区分度,这怎能不引起其他学科教师对语 文教师专业含金量的质疑呢?
三、第三重境界———化境: 揭秘
文本的篇性 文本的篇性指文本中体现的作者独特 的言语表现个性和智慧,这是在同文类视域 下区别不同作者的不同文本,或同一作者的 不同文本个性化表现力的表征。阅读教育, 不仅要认识“这一类”,而且要认识“这一 篇”,因此揭示文本的篇性,更是对语文教 育的专业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然也构成 了阅读教育的无穷魅力。 能深度揭秘文本的篇性,实现阅读主体 与作者言语智慧、言语生命的化合,与社会 历史、现实生活的会通,为言语表现与创造 充分蓄势,才算真正步入语文阅读教育的第 三重境界———化境。
如此,对语文教师来 说,算是真正入了“境”。 具体说来,揭示篇性是审美的需要。篇 性不仅存在于文学文本中,也存在于非文学 文本之中,它们构成了审美的资源与核心。 歌德说: “内容人人都看得见,其含义则有 心人 得 之,而形式却对大多数人是秘 密。”[14]王国维指出: “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 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唯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
遂 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 我之所能自言,此大诗人之秘妙也。”[15]鲁 迅的“秘诀”观更是强调: ( 1) 多看大作家的 作品; ( 2) 看出“应该怎样写”,领悟“极要紧 处,极精彩处”; ( 3) 须知道“不应该那么 写”。他们说的“秘密”“秘妙”“极要紧处” 指的正是文本的篇性。因为篇性是文本的 最新颖处,作者言语创造的最见匠心处,是 “美点”中的“美点”。所以,审美中关注篇 性,更能激发解读的兴趣,攫住作者言语创 造的枢纽。
认为非文学文本无篇性,不去审 美,是很容易暴殄天物,将自己和学生都培 养成美盲的。语文阅读教育,不仅要实现知 识的结构化、动态化,还要实现教学的审美 化,让师生共同感到学习之旅不仅充满了智 趣、情趣,也充满了美趣,而要进入这样的化 境,篇性审美是无法绕开的。
揭示篇性也是语文教学的需要。篇性 是作者言语创造的枢纽,因此教学中围绕篇 性的审美攻坚,往往可以使教学“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孔子讲“不愤不悱,不启不发” ( 《论语·述而》) ,《学记》中说“君子之交, 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通达 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学者本杰明·布劳 姆( Benjamin Bloom) 强 调“增 润”( enrichments) ,对达成学习目标的学生,采取一套行 之有效的学习程序予以奖励、点拨、提升[16]。
学生的愤悱处,教师的开导处、增润处在哪 里? 其实就在篇性处,因为篇性既是美点,也 是重点和难点。孙绍振先生说文本解读不应 着眼于一望而知的表层的意象群落,而应着力于中层的情、志、脉,以及更为深层的形式 规范[17],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因为这样更有 利于实现不同精神生命的融合,启悟学生言 语表现的智慧,增强他们言语表现的兴趣和 热情,从而不断邂逅更加优秀的自我。
染色 工人能区分上百种的蓝色,文本解读为什么 不能剖析出文本的篇性? 语文教师在和学生 一起赏析李清照的“愁”,却无法区分李煜之 “愁”、辛弃疾之“愁”或苏轼之“愁”与之在抒 情艺术上的微殊,能说他的课很有专业性、富 有独创性吗? 基于此,揭秘篇性更是言语生命生长的 需要。因为篇性的揭秘越充分,为言语表现 蓄积的势能就越旺盛。优秀的作家,阅读时 对篇性都是非常敏感,且不断琢磨、内化的, 所谓“书亦国华,玩绎方美”( 《文心雕龙· 知音》) 是也。即使是模仿,在遵循规矩的 同时,也是不断朝“巧”之境迈进的,韩愈说 的“醇而后肆”就是这个道理。醇的是写作 技巧,达到化境之后,写作自然会酣畅雄肆, 鬼斧神工。华兹华斯说: “一个诗人不仅要 创造作品,还要创造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 味。”[18]语文阅读教育正好相反,首先应该 竭力培育学生欣赏作品的趣味,再去创造有 趣味的作品,而培育趣味,篇性的揭秘是不 二法门。
四、第四重境界———至境: 实现
言语性高蹈 如果说语文阅读教育第一重境界着眼 于“教什么”,第二、第三重境界更着眼于语 文 阅 读 教 育“怎 么 教”,那 么 第 四 重 境 界———至境———考虑更多的则是语文阅读 教育“为何教”了。 化境强调的是阅读主体与作者言语智慧、言语生命的化合,与社会历史、现实生活 的会通,至境强调蓄满了言语表现的势能念 兹在兹地走向言语创造,不断确证自我的精 神生命,不断开辟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境 界。
因此,“言语性”成了语文阅读教育至 境的一个鲜明标识。达致语文阅读教育的 第四重境界———至境,对语文教师来说,可 谓入了“道”。 言语性并非仅限于“语用性”,也不纯 指言语表现的知识、智慧,还指言语人格、言 语理想、言语信念、言语激情、言语习惯…… 凡是与言语生命培育与创造,以及与言语人 生和诗意人生开辟相关的一切因子,都在言 语性的内涵之中。言语性实质上就是基于 体性、类性、篇性之上的言语创造性。
语文阅读教育中强调言语性的高蹈,是 对“立 德 树 人”内涵的进一步明确 与 丰 富———这个“人”不仅要区别于动物,而且 要区别于他人,区别于旧我,不断与最新、最 优秀的自我相遇,此乃教育大道的应然需 求。弘扬言语性,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说,是 对文本的知音礼遇,是更好发现作品中的 “本真生命”,是谛听“伟大心灵的回声”,是 体悟最独特的精神存在; 从学科史的角度 说,更是对百年以来语文阅读教育生活本 位、应世价值取向的一种反拨,努力向表现 本位、“应性”价值取向归趋。 传统的阅读能力偏于信息的获取、整 理、归类、转述、联结、阐释、反省,独独缺少 言语表现与创造的维度———这一缺陷,西方学者也有。
比如,Sheehan & O' Reilly 的阅 读技 能 发 展 的 三 个 层 次: 一 是 学 会 阅 读( Learning to read ) ; 二是在阅读中学习 ( Reading to learn) ; 三是超越阅读,学会思考 ( Reading to do ) ③。还 有 杜 威 的 学 习 内 涵———“共同体”“活动性交往”“反省性思 维”“建构环境”“建构经验”[22],反省、探究、 建构的维度都有了,就是缺少言语创造,给人 感觉内涵界定的火候总是差了那么一点儿。 事实上,如果不指向言语表现与创造,那么阅 读教育永远就只能停留在占有式学习的层面 上,无法步入存在性学习的境地。仅低头忙 于为阅读而阅读,而不指向言语生命的牧养 与创造,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营构与开拓则 难以达成,阅读教育的境界也是很难提升的。
总之,语文阅读教育的四重境界呈现了 一种不断融合、累进、升华的诗意状态。第一重境界———稳境———强调的是对语文体 性的坚守,对语文课程知识的正确择定; 第 二重境界———醇境———强调的是对类性的 辨识,注意适体与 跨 体 的 统 一; 第 三 重 境 界———化境———则突出对篇性的玩绎与揭 秘,实现不同阅读主体间生命的深度融合; 第四重境界———至境———更强调语文学养 与言语人格、言语信念、言语胸襟的融为一 体,并葱郁地生长,满蕴言语表现的势能,念 兹在兹地把握语文教育之道,走向言语创 造,进而不断确证自我的精神生命,开辟自 我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新气象。
语文方向论文范例:传承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学浅议
稳境是语文阅读教育的基础境界,醇境则步入了语文 专业化的境界,化境和至境则逐步进入了言 语生命彰显华彩的美境。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出于哪种境界,阅读主体间的对话都不是对抗的、妥协的,乃至奴性的,而是融合的、生成的、创造性的。另外,四重境界并非各自独立、各自为政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 进的。唯其如此,语文核心素养的积淀,言语生命的牧养才能有章可循,得以创造性地落实,从而使语文阅读教育走出致用困境,向更高的致美、致在之境迈进。
参考文献:
[1]肖占鹏. 一堂好课的标准[M]. 天津: 天津教育 出版社,2008: 122.
[2]李海林. 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M]. 北京: 教育 科学出版社,2015: 121 - 126.
[3]夏 尊. 夏 尊教育名篇[M]. 北京: 教育科学 出版社,2007.
[4]张隆华. 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 长沙: 湖南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1: 198.
作者:汲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