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中职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时间:2020年11月27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继承并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丰富教育内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养。从实际情况来看,中职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继承并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丰富教育内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养。从实际情况来看,中职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并不是很高。语文学科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基础部分,语文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本文主要通过深刻剖析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出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不断地探索如何将中职语文教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关键词:中职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课外语文

  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职语文课程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中职语文教学中,是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提升其文化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

  一、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中职学生的语文成绩不好,而且很多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重视不够,其传播途径又少,中职学生语文基础十分薄弱,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例如,对于一些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中职生对于他们事迹并不了解,对于一些很常见的传统文化,很多中职学生也不能全部列举。很多的中职学生对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动力并不高,在语文阅读课上,也很少有学生愿意去选择阅读一些传统经典书籍。从中职学生自身的角度看,由于他们年龄较小,接受的教育程度不高,对于语文这门学科,还没有深入的进行学习,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是处于表面阶段,因此,中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扎实。

  (二)爱国主义遭遇冷板凳

  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中,涌现出来很多爱国主义的事件,这些事件在实际的课堂中,也十分重要。但是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对于中职学校中每周举行的升旗仪式等做法,很多中职学生并不重视,认为这只是形式,并没有从中受益,其情感也没有得到升华。目前的语文书中有很多的诗句,但是学生对于这些诗句或者文章中的爱国情感,并不能深入地体会,使得现代的爱国主义和语文教材中传统的爱国主义没有实现很好的融合,所以,存在于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并不明显。

  (三)学生人文素养十分缺失

  在现代信息发展迅速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在接受现代文化气息上,显得极为容易,这就导致学生忽略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体会不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对于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不能及时地领会到,所以从教学方法上来说,更是谈不到改观,所以存在于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授课情况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动力不足,学生的精神世界得不到满足,在实际生活交际中,更是难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导致学生失去信心和人生目标。这是目前存在于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教学缺陷,更是传统文化不能很好的融入于现代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根本原因。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策略

  (一)深度挖掘教材资源,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中职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许多优秀的文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崇高的价值追求,有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有报效国家、心怀天下的政治抱负,有忠孝仁义、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也是学生认识、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要善于依托教材,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材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领会其中深邃的人文思想,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比如《绝品》一文,以一副"绝品"之画带出了几个"绝品"之人,有舍生取义一心保护国宝的常先生,有珍视友谊、重信守诺的刘三爷,他们以一己之力守护着"绝品"之画,別具一格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他们崇高的人格魅力,并延伸到传统文化中的"仁""义""信",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强调和升华,让学生学会诚信做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国家艺术珍品的民族精神。

  (二)鼓励诵读经典著作,营造浓厚学习氖围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古代散文等文学作品都是经过反复推敲才进行编定的经典作品,当中所包含的内容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精神底藴,也是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文章,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平台来阅读中国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优秀文化书籍。通过通读比赛、故事演讲、写读后感

  等形式,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在学习《劝学》时,由于课文是原文的节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自主阅读《劝学》原文,进一步了解古人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渗透坚持不懈、从师学习的传统文化。在学习《鸿门宴》时,充分向学生介绍故事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经历,利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阅读《史记》一书,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该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民族精神。通过课外阅读,选择不同的阅读主题,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能潜移默化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

  (三)创设具体教学情境,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要把学生引领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获,重视学生情感上的体验和共鸣。比如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将教学内容更直观地呈现出来,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深化学生对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例如,在讲授《登高》一诗时,由于诗人杜甫所处的历史时期距今甚远,学生往往难以感受诗中画面的悲凉气氛,更体会不了诗人的苦痛与忧思。

  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示诗中的几个画面,配合凄凉愁苦的背景音乐,帮助学生走进诗人塑造的意境之中,从而与诗人感同身受,真正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在讲授《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和音乐,呈现一些关于荷花和月亮的诗词,为学生展示荷花和月色的美好,理解"荷"与"月"在古典诗词中的象征意义,让学生融入作品优美的景色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

  语文学习论文投稿期刊:《课外语文》杂志创刊于2002年,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辽宁出版集团主管,辽宁人民出版社主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教育委员会学术指导,《课外语文》编辑部编辑出版的教育期刊。本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三、总结

  学习传统文化能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有很多,具体选取什么方式还需要中职教师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朱君.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146.

  [2]罗琼丽.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探究[J].课外语文,2020(25):30-31.

  作者:张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