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08月09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教学关注的热点。 统编教材的不少课文选自名著,如四年级下册课文《芦花鞋》选自作家曹文轩的《青铜葵花》。 编者的意图是通过《芦花鞋》的教学,鼓励学生阅读《青铜葵花》。 如何引导学生从单篇课文走向整本书阅读值得教师思考。 江苏省特级教师诸向阳指出:“用部编教材中的课文上导读课。 导读课的重要使命在于教师千方百计地让儿童喜欢阅读一本好书,进而让他们自主、投入地反复阅读。 ”[1]本文以何宝华老师执教的《芦花鞋》一课为例,探讨由一篇课文走向一本书的操作策略,引导学生走近经典作品。
一、精巧的切入
教学节选型课文,教师需要在学习前引入不同形式的概览,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概览的形式是多样的,如作品目录、作品梗概、创作背景、人物评说等。 生动有趣的概览如同预告片一般,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上课伊始,教师在课件上出示了《青铜葵花》这本书取得的好评:被译为14种文字出版; 见证苦难与成长,赞美人性与人情。 接着,教师介绍《青铜葵花》整本书目录,全书共九章,包括一个后记,其中《芦花鞋》节选自第四章,帮助学生确立课文在原著中的坐标。
语文阅读论文: 初探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获得
作者曹文轩对作品的创作,曾经这样说过:“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痛苦。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什么是对痛苦的风度? 教师抛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学习课文《芦花鞋》,学生会形成属于自己的答案。 如果说目录的介绍让学生对整本书有初步的感知,那么作者曹文轩关于成长痛苦的言说,作家对作品的评价则是在这一篇和这一本之间形成了一种关联,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精彩的语言
精彩的语言包括文本的语言和师生的课堂语言。 一方面是文本的语言。 作为节选型课文,《芦花鞋》背后有广阔的原作语境,其课程资源是丰富的。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课文为原点关联原作中的有关片段,形成文本群,组织“关联—共生”式互文阅读。 [2]在梳理了课文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青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青铜的形象,教师补充背景信息,具体如下:
故事大背景:贫穷的年代
故事小背景:为了让葵花读书
教师可以进一步补充原著《青铜葵花》一书中关于青铜家非常贫苦以及青铜家领养葵花的有关描写,弥补学生认知盲点,为学生理解青铜的特点提供详实的语料。
1.村长看到了青铜一家人,走过来说了一句:“你们一家人倒是好人,可是你们家就是……”他没有将“太穷”两个字说出口,摇了摇头走了。
2.爸爸妈妈将装钱的木盒端了出来。 这些钱是一只只鸡蛋换来的,是一条条鱼换来的,是一篮篮蔬菜换来的,是从他们嘴里一口一口省下来的。 他们将钱倒出来,数了又数,算了又算,怎么也不够供两个孩子同时上学。
3.青铜将十盏南瓜花灯一盏一盏地悬挂在一根绳子上。 然后,他抓着绳子的两头,走进了家门。 黑暗的窝棚,顿时大放光明。 ……晚上,葵花再也不用去翠环家或秋妮家。
课文文本和母文本的互文阅读,通过某个关键问题进行关联,形成文本之间的共生效应。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家庭环境及相关事件的描写,以青铜这个人物形象的魅力推动整本书的阅读。
课堂言语的精彩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教师的引导基于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孙绍振教授提出矛盾是内在的,尤其是经典作品,往往是天衣无缝的,关键在于揭示潜在的矛盾。 [3]《芦花鞋》这一课,教师巧妙地抓住了一对矛盾——油麻地冬天的“冷”和“暖”,探讨人物的形象,教学片段如下。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冬天,我们读完之后觉得心里暖暖的,文中是什么让你觉得“暖”,圈画关键语句。
(学生跳读课文,完成阅读任务)
师:我们看看文中的“冷”。 课文中,这个冬天,这场冬雪有多冷呢?
生:天下了一夜大雪,积雪有一尺厚,早晨门都很难推得开。
生:到镇上一看,街上几乎没有人,只有大雪不住地抛落在空寂的街面上。 不一会儿,挂在绳子上的一双芦花鞋就落满了雪。
生:到了中午,雪大了起来,成团成团地往下抛落。
……
师:这真是一场大雪,在大雪中卖鞋,该是多冷呢! 然而,我们却觉得暖。 首先让我们觉得暖的是鞋。
(学生读课文第7段)
师:作者在描写时,将芦花鞋联想成什么?
生:树上的鸟。
生: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师:作者在描写的时候,产生的联想让事物更加生动。 此时,我们觉得芦花鞋不仅仅是鞋,而像是有生命的鸟。 而让人觉得暖的不仅仅是鞋,还有人。 文中哪些人让我们感觉到温暖?
生:屋子里打招呼的人。 对面屋子里围炉烤火的人招呼青铜:“进屋里来吧,这里能看到你的鞋,丢不了。 ”
生:买芦花鞋的人。
师:这些买芦花鞋的人是真的需要芦花鞋吗? 是什么让他们想买芦花鞋?
生:芦花鞋本身的好看,吸引着顾客。
生:芦花鞋的暖和。
生:买鞋的人心地善良。
师:油麻地镇上的人认可青铜家做的芦花鞋,更是有着一颗善良淳朴的心,用行动支持青铜。 当然,青铜和青铜一家对葵花所付出的真情更是让人感动。
(课件出示原文句子:这是家里的一笔收入,一笔很重要的收入)
师:为什么这是一笔重要的收入?
生:供葵花上学。
生:想到这笔收入,全家人的心里亮堂堂的,未来的日子亮堂堂的。
师:这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而青铜对那个想要买芦花鞋的人,最终买不到芦花鞋,遗憾离去时,他做出的选择更让我们觉得温暖。
(课件出示原文句子: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他笑了笑,掉头朝那个人追过去。
他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一蓬蓬雪屑……)
师:为什么青铜让我们觉得温暖?
生:青铜为了帮助路人,在冰天雪地中脱下鞋子。
生:青铜的选择是可贵的,温暖了路人,也温暖了读者。
……
教师对文本语言的巧妙解读和深入挖掘引人深思,在“冷”和“暖”中精耕细读。 关于文中的“暖”,教师在课堂上依托文本,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外部环境的寒冷与鞋子的暖、人性的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给予读者强烈的冲击。 屋子里打招呼的人、买鞋子的人、主人公青铜,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传递着善意,不同人物传递的温暖照亮学生的心灵。 这是对人性与人情的讴歌,使主人公青铜的形象更为丰满。
三、精深的思维
一节好课离不开师生的思维碰撞,好课助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4]《芦花鞋》这一课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1.小标题的概括
小标题的概括是思维聚合的过程,需要学生对这一篇长课文进行梳理归纳。 课上,教师要求学生梳理课文每个部分写了什么,用小标题概括出来,具体学习提示如下。
1.默读课文有一定速度,第一次默读建议在5分钟内看完。 弄清课文大概写了什么。
2.第二次快速浏览,边读边梳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当学生读完课文,教师进行了精当的点拨,提供了小标题概括的策略——抓住关键对象。 这篇课文的关键对象是芦花鞋或是青铜二者皆可。 抓住关键对象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方向,将学生的思考导向更深处。 家里人做芦花鞋、青铜卖芦花鞋、城里人买芦花鞋、最后一双芦花鞋,其中后面三个都与青铜卖芦花鞋密切相关。 如此一来,学生便理清《芦花鞋》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导向整本书阅读的概括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迁移运用,如阅读《青铜葵花》中的《冰项链》,梳理文本中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进行概括。
2.不同文本的比较
比较意味着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将不同的文本进行对照,读者不能停留在形象表面,而是要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为了增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教师要避免一篇一篇孤立地分析作品,需将不同的文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中窥见差异,细读文本。 为了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暖”,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芦花鞋》与《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同样是孩子,同样是在冰天雪地里,同样是出去卖东西,小女孩在大年夜的前夕,没有一个人买她的火柴,被冻死在街头。 两相对比之下,学生便能看到油麻地镇上出现的与青铜素不相识的人所传递的温暖。 在比较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篇文本之间的相似和不同。
由一篇课文走向整本书阅读,教师需要把握课文与原著之间的关联,充分发挥课文的导读价值和原著的教学价值,引领学生向阅读更深处漫溯,丰富阅读体验,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诸向阳.从一篇课文走向一本书——名著共读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18(3):20-23.
[2]闵慧.节选型课文教学的“互文阅读”策略[J].小学教学设计,2020(7-8):122-123.
[3]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96-9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钟展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