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10月20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由于受战乱压迫、自然环境等影响,羌族经历多次向东、向南的迁徙,逐渐形成今天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理县、汶川地区为主的羌族自治县以及其他散居的羌族聚居群落。 羌族“萨朗”广义指在羌区内的一种自娱性舞蹈,羌语译为“唱起来,跳起来”。 在理县将这种自娱性舞蹈形式称为“哟蹴步”“席布蹴”。 “萨朗”狭义特指茂县地区的自娱性舞蹈。 随着民族迁徙过程中文化的交流渗透、居住的地理环境和起源于不同的古羌部落传承等种种因素,导致羌族萨朗在各地的舞蹈形态差异。
【关键词】理县; 茂县; 萨朗; 舞蹈形态
1.茂县萨朗与理县萨朗的起源比较
1.1茂县萨朗起源的民间传说分析
在茂县河西村西湖寨羌族民间故事《萨朗姐》中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在田野间的羊角花开得最鲜艳的时候,人们忽然听见羊角花海中响起银铃般清脆响亮的歌声。 跟着歌声,大家在花海中看到一位身穿白色麻布衣、头戴黑色头帕、腰上拴着桃花围腰的羌族姑娘。 她就是人们传说的住在天上的舞蹈女神“萨朗”,每年农历五月十五都会来到人间神山教人们唱歌跳舞。
舞蹈教育论文: 舞蹈生态与中国民族舞蹈的特异性分析
1.2理县萨朗起源的史书记载
羌族始终保持着原始的宗教信仰,停留在“万物有灵”和对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阶段。 《汶川县志》中记载:“羌民……丧葬有闹丧曲……互相舞蹈,以示悲欢,盖古风尚存也。 ”我们可以看出理县的“萨朗”与原始巫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至今仍保留着“以舞娱神”的原始舞风,内心始终保持着对神的敬畏、对释比的尊敬。
1.3考古资料分析
羌族萨朗舞蹈历史久远,我们可以从出土的文物中考证,茂县流传的萨朗从体态风貌上来看与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彩陶纹盆上古舞形象非常相似。 1973年,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古墓中出土了一个“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陶器上的人物臀胯部的位置有毛物状与头饰方向相反。 舞蹈画面线条清晰、简洁。 1995年,青海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出土的“宗日文化舞蹈纹盆”形状基本同于大通县舞蹈纹彩陶盆。 彩陶盆出土的地点也正是远古时期“氐羌族群”的生存发源地,在学界中诸多学者也基本认同“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与“宗日文化舞蹈纹盆”中的舞蹈形态属于远古“氐羌族群”文化。
2.茂县萨朗与理县萨朗的舞蹈形态分析
2.1形式和内容
茂县萨朗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自娱性舞蹈,羌语解释为“唱起来,跳起来”。 每逢重要的民族节日、聚会、丰收或婚丧嫁娶时都会跳“萨朗”。 表现内容反映了大家劳作后庆祝丰收的景象和日常中娱乐游戏及男女爱情等羌族生活和习惯的舞段。
理县萨朗按羌族南部方言解释为“办酒席时跳舞”的意思。 是为丧事或祭祀举办酒席之后跳的舞蹈,一般没有固定程序,自娱性强。 舞蹈跳法和韵律与“萨朗”雷同,只是活动的目的和舞蹈中唱词、曲调有明显差别。 理县萨朗中明显含有祭祀活动中的自然膜拜和虔诚的内心活动。
2.2动律特点
羌族人民常年生活在山地高原环境中,人们为了适应山地环境所能进行的正常劳动方式和行动往来的体态,这种体态逐渐成为羌族民间舞蹈中的风格特点。 舞蹈中的手臂动作较少,腿部动作较多且灵敏。 主要表现为以胯部带动身体变化以及胴体的轴向转动韵律和上身倾斜转动的拧倾韵律。 茂县萨朗由于地形开阔加之人们心中信仰萨朗女神,在体态上形成了身体挺拔的高体态舞姿。 身体的基本动律体现为胴体轴向后转动韵律和上身倾斜转动的拧倾韵律,这种舞蹈多为侧身顶胯,重心放在出胯一侧的腿上,使整个体态形成“S”形。 配着腿部灵活的步伐,舞蹈韵律独特。
理县萨朗受地形和宗教影响,俯身向下的舞姿较多,双手体前左右摆动较多,单手向下按压的动作也常出现,身体的轴向转动幅度更大。 理县萨朗中还有女子害羞遮面等动作。 脚下舞步丰富,多碎步。 理县萨朗舞蹈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以唱为主,左右脚交替前踏,重而有力,缓慢前进。 主要在老龄的羌民和偏远的羌寨中流行。 (2)在理县浦溪一带流传的“单边子”,单边子是指舞蹈段落的连接以不对称的方式进行。 (3)以《查查查威嘞》为代表的足对称式多段体结构。 理县萨朗的舞蹈跳法和动律与茂县萨朗近似,只因活动目的、唱词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3.茂县萨朗与理县萨朗音乐、服饰的差异
3.1音乐特点
羌族的舞蹈音乐同舞蹈的表现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羌族的舞蹈是歌与舞的结合,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是羌族人民千百年以来集体创作的艺术结晶。 茂县“萨朗”曲调流畅欢快,抒情性较强,它具有独特别致的特性,便于记忆容易上口。 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有:萨朗妹妹莎、卖掩尕等。
理县“席步蹴”音乐旋律平缓、线条干直,常以一个乐句构成一乐段的曲体为主,给人感觉古朴沉稳。 代表性音乐有:姜得儿里学、石奎呦奎等。 还有一种为领舞在领腔时群舞重复领舞唱过的乐句,如此反复形成“叠句”音乐和舞蹈表现一呼一应,烘托出热烈的气氛。
3.2服饰特点
茂县女性头戴黑底红花瓦状头帕,用一根辫子缠绕头帕。 身穿天蓝或玫瑰红色立领斜襟布衫,外套羊皮褂,腰部配有银制装饰物,小腿部用布缠裹,脚穿绣花鞋。 男性头戴白色头帕,身穿葱白色麻布长衫,外套羊皮褂,腰部配有绣花烟囊袋,白黑色相间的裹腿,脚穿云云鞋。
理县服饰特点分两种:第一种:女性头戴白色或者黑色头帕交叉盘头。 普蓝或天蓝色长衫,领口处湖蓝底白线花纹,外套黑色底挂,蓝色或者黑色的裤子配有绣花围裙,小腿部裹腿配绣花鞋。 第二种:头戴白色或者黑色头帕配银质耳坠,长衫领口到衣襟处有粉红色花纹或者蓝色花纹,衣衩和底边也有湖蓝色底粉红色花纹,裤装为湖蓝色或黑色,脚穿绣花鞋。
4.茂县与理县“萨朗”差异的文化根源
4.1起源于不同的古羌部落
羌族是甲骨文中记载并且延续至今的一个民族,羌族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岷江上游一带历来是羌人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区之一。 远古时期,茂县所在的地方是《禹贡》中所指的“古梁州之域”,他们是当时生活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的古羌人一部。 他们经过迁徙至岷山及成都平原定居下来。
在《理县志》中记载在薛城镇建山村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这代表了在新石器时期便有古羌人生活在这里。 在秦汉时期曾被归纳到王朝的版图之中,汉代族体为氐羌系冉駹,唐代白苟羌归附,族体改为白苟羌。
4.2地理环境差异
茂县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过渡地带,地处岷江上游一带。 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茂县是开阔的河谷地带,而这种开阔的地势形成茂县萨朗舞姿挺拔端庄、舒缓悠扬的风格特点之一。
理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境内群山连绵,沟谷纵横。 由此可见,理县地区高山林立、地势陡峭。 这种地形限制了当地人的手臂活动,所以我们看到舞蹈中的手臂动作较少,多是小臂跟随动作自然摆动。 这种地形也形成了理县萨朗脚下舞步沉稳、丰富的特点。 舞姿位置较低,腰胯动作幅度相对别处更为夸张,动作上下起伏也更加剧烈。
4.3民族迁徙中的文化交流渗透
追溯历史,羌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便有所记载。 理县和茂县所在的阿坝州自古就是多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多次迁徙、聚散、融合、兴衰的过程。 北自甘肃,南到西藏察隅、洛渝地区被称为历史上多民族向南移动的“民族走廊”,阿坝州恰处其内。
而今这一地区除羌族外,主要民族还有藏族、汉族。 我们从服饰中就能看出羌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例如:茂县地区妇女头饰不同于其他地区妇女头饰或包或缠,很像嘉绒藏人佩戴的绣花黑帕,似瓦片状顶于头上并用发辫从头顶处缠绕固定。 同样,在舞蹈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羌文化与汉、藏文化的渗透,各地萨朗均带有不同的地域特色,由于羌族生活的区域属“族群缓冲地带”,不断受着藏族与汉族的政治、宗教、文化等影响,使舞蹈文化相互吸收交融。
【参考文献】
[1]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局集成编写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3.
[2]杨莉.古羌舞风[A].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文化学院.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文化学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08:24.
[3]《理县志》编纂委员会.理县志[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
[4]《阿坝州文库》编委会.茂州志道光[M].成都:四川大学民族出版社,2003.
[5]朴永光,罗铭,刘柳.羌族传统舞蹈田野调查与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