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4月09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和《明清档案》中,涉及土司承袭的档案大多记载了土司所患的病症。土司所患疾病多且杂,但以寒疾、痰症、瘫症、吐血症、唐病、目疾六类病症居多,属于土司高发病症。其病因与地理环境极为密切,所患病症地区性较强。疾病影响土司寿命,过早病逝,会涉及家庭、家族兴衰。档案中较为详细的病症记载,与《清实录》形成鲜明对比。土司患病乞休,是其家族自保的策略,是与清政府改土归流政策的博弈。土司病症的探讨,是土司疾病医疗史研究的一个探索,同时对土司家族史、土司承袭制度的研究均有裨益。关键词:清代土司承袭病症探讨土司承袭,可以从制度层面宏观勾勒出土司袭替及中央王朝施政演变轨迹。清代土司承袭原因诸多,《清实录》中多有记载,如土司病(身)故、患病休致、因病告替、被革职等。①其中土司病(身)故是最常见原因,其次为患病休致、因病告替。
《清实录》载有858例土司承袭事例,而明确记载因病故、患病休致、因病告替情况有74例,占总数的&6%②,实际上要远远高于这一数字。至于病症之具体名称,《清实录》中并未详细记载,而多以“病故”“患病”来表示,少数情况写有“老病”。清代涉及土司承袭的档案中,对土司所患病症记载较为详细,正好弥补《清实录》之缺失。这些档案是研究清代土司承袭制度的第一手资料。①解读档案中所载病症,对土司患病原因进行探讨,也是对土司疾病医疗史研究的一个有益探索。
②-土司病症类型本文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编的《雍正朝内阁六科史书•吏科》③和“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辑的《明清档案》④为史料基础,共辑录出标有明确病症名称的土司档案120份,剔除重复档案,共105例。土司患病种类既多又杂,目前统计到的病症多达28类,但以寒疾21例、痰症15例、吐血症8例、瘫症8例、瘠病7例、目疾6例,六类病症居多,属高发病症。分布区域以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西南诸省为主,个别为青海地区。土司所患疾病时常以一种为主,但有时也会伴有两种病症并发。如“吐血、噎食病症”①“风寒、呕血之症”②“陡染伤寒、发厩病”③等。土司父子患同种疾病也有出现,如表1中土目由仲笑患寒疾病故,长子亦寒病病故,无长孙袭替。①土司所患疾病地区性较强,如前面所叙六类高发病症。
二土司病症分析上述土司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西南诸省,个别为青海地区。西南诸省是清代土司较多地区,因此档案中出现较多。关注本区域土司疾病情况,对探讨土司承袭制度亦有帮助。表1中列举的寒疾、痰症、瘫症、吐血症、虏病、目疾六类土司高发病症,具有地缘分布性。这是从宏观层面上的探讨,是对土司一个全面把脉。微观上,土司患病对土司家庭、家族有何影响?这亦为本文关注的一个问题。除了六类土司高发病症,剩下的诸多疾病,如泄泻、噎食、疮症、喉症等都是我国传统中医病症名称。为分析方便,特以西医分类为准,分为消化道、呼吸道、神经性、心血管、传染性等疾病。①
(―)消化道疾病
泄泻之疾,传统医书多有记载,《古今医鉴•泄泻》曰:“夫泄泻者,注下之症也。”②《御纂医宗金鉴》载“其出入皆由气化,入气不化,则水归大肠,而为泄泻”③。《金匮要略》中分虚寒、实热积滞和湿阻气滞三型,并且提出具体的证治。④由风、寒、热、湿等外因引起;饮食、起居、情志失宜,亦可引发。表1序号50,云南云龙州箭杆场土巡检字世昊染泄泻之疾身故,可能为外因热、湿,也可能为“情志失宜”导致,失子之痛,过度悲伤。无论何种原因,其病情对其家族土司职位的世袭产生很大的影响。“查应袭字生文系该土官字世昊长子字昉义所生长男,字世昊之长孙。前字昉义病故时,曾将字生文取具各结,详报立案,今应接袭祖职。”⑤字世昊长子字昉义早逝,应袭字生文为长孙。实际上,不仅字昉义早逝,其子字生文也早逝,寿命只有28岁。
⑥从下文史料记载来看,其后人寿命都不是太高。(雍正八年)土巡检字生文尚未娶妻生子,有字生民实系生文胞弟,现年二十一岁,例应承袭兄职。⑦(乾隆三十年)以故云南箭杆场土巡检字生民子印袭职。⑧(乾隆五十六年)以故云南云龙州箭杆场土巡检字恩宠弟恩隆袭职。①(道光十五年)以故云南云龙州属箭杆场土巡检字恩隆子经朝袭职。②字生民雍正八年21岁,乾隆三十年故去,寿命56岁。从乾隆三十年到乾隆五十六年的26年间,至少经历了字印、字恩宠两位土司,可推算故去时寿命都不会太高。字氏土司寿命不高,其原因很可能与当地水土环境有关。
云龙州盛产铜,《滇南矿厂图略》载白羊厂“在云龙西北二百七十里……乾隆三十五年开,四十三年,定额铜十万八千斤,闰加九千斤”;大功厂“在云龙大功山右……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十三年定额铜四十万斤,闰加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斤”③。字世昊染泄泻之疾病故,也有可能为饮水饮食造成慢性铜中毒。其后子孙寿短,或亦同之。④
(二)呼吸道疾病
流痰、痰火之痰,仅仅理解为“肺泡、支气管和气管分泌出来的黏液”⑤,过于狭隘。流痰,俗称“骨虏”,指骨或关节肿痛、溃流溃水之顽症,多因脾虚湿痰凝滞,或病后余毒,稽留肌肉之内,或愈后寒气袭于经络之中,或因跌仆损伤,气血不和而诱发,今之骨与关节结核似为是病。⑥《外证医案汇编》载:“流痰者……痰凝于肌肉、筋骨、骨空之处,无形可征,有血肉可以成脓,即为流疾。”
⑦现代医学称骨瘠为骨及关节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疾病。①此病症之前,患者可能先感染肺结核疾病,后转为骨及关节结核病。肺结核病称为“肺虏”,同样是由结核杆菌引起。无论骨瘠还是肺虏,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传统医书上多有“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②“死后复易旁人,乃至灭门”③“不解疗者,乃至灭门”④等记录,高度传染,危害极大。
大理府云南县土县丞杨国泰染湿气流痰之症病故,为患骨虏而亡。其本人及家庭成员早先感染肺结核病,杨国泰出生不久的儿子死去,很有可能说明这一点。国泰病故无嗣,有正妻于氏遗腹,于康熙五十九年七月初七日所生一子,起名杨继先,报明云南县,正在查取各结转报应袭。继先于六十年六月十五日夭亡,土县丞世职应该国泰胞弟杨国臣接袭。国臣现年一十六岁,素为彝众悦服,族内并无争职之人,例应承袭兄职。⑤杨继先为杨国泰遗腹子,周岁不足死去,档案中虽没有讲明死亡原因,但极有可能感染肺结核病。“
结核杆菌……有些扩散可致粟粒性结核或脑膜结核,这两者可能是最常见的结核病和主要的致死原因,尤其在婴儿和儿童”“在诸多因素中,年龄是决定是否发病的一重要因素。婴儿感染结核杆菌后迅速发病,而且发展为全身性结核病包括脑膜炎和粟性结核的危险性很大”。⑥明代医书中有云南地区流痰的治疗方案,侧面说明流痰病疾,明代时在此就被医家所关注。⑦
余论
土司病症详细记载于土司档案中,除了患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神经性疾病外,还有类似心绞痛、心脏病的循环系统疾病,疮症传染性皮肤病,痘症急性传染病,类似食道炎、食道癌、胃癌等众多疾病。关注土司病症,不仅对了解当时土司健康状况有所帮助,更对土司承袭制度研究有所裨益。对清代土司病症分析,试可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土司所患疾病,多且杂,但以寒疾、痰症、吐血症、瘫症、瘠病、目疾六类病症居多。其患病之因,既有外部地理环境,也有自身“情志失宜”所致。有些疾病被称为水土病,与地理环境极为密切。②土司地区地理环境,如暑、湿、瘴、水土中重金属超标等,都能引起土司患病。正因为有如此地理环境,外部“流官不敢入,亦不得入”③。从而也更加理解,为什么会在一些地区出现“复流为土”的现象。④其二,土司疾病影响其人寿命,过早病逝,甚至涉及家庭、家族兴衰。土司患病,结果为病故或请休。其所举例中,因病而故的土司约有九成,甚至部分土司早逝,寿命较短。家族性遗传“疯疾”,是导致慕役司土官礼氏,走向衰亡的原因;凭祥土知州李天锦家族性疾病,导致后几代子孙过早而亡;云南宁州土州判李氏因病故无人袭职,而被停袭。
其三,土司病症,承袭档案中有载,与《清实录》形成鲜明对比。清代形成完善的土司承袭制度,对承袭人顺序、避免假冒、年龄、手续、袭替禁例等都有明确规定。因此,承袭档案中详细记载土司所患疾病,并强调“并无别情”“覆查无异”“患病情实”等字,而土司其他档案中仅强调“与例相符”。既是对土司承袭制度的执行,更是清政府对土司患病是否为承袭真实原因的防范。故确认无误后,以“病故”“以病乞休”“老病乞休”载入《清实录》,时间也比档案晚。
其四,土司患病乞休,是其家族自保的策略,是与清政府改土归流政策的博弈。土司设置,畀以世职,其目的为捍卫地方,要求身康体健,方可办理公事。但弊端为土司沿袭世职,远在边职,骄悍自恣,不循礼法,故设流官以司稽察。土司因病革职、裁撤时有发生,自愿恳请休致,请子袭职,怕因健康为借口被革职,更怕被改土归流,是为保留土职,其家族自保的策略。上列病症,均为档案中所载土司所患常见疾病。档案中亦有极为罕见病症,如贵州镇远府偏桥左副长官司长官杨清亲子杨安素染黑晕之病,不能承袭。
土司患病之后,其后果无非是病故或乞休。因此,以患病为借口,冒袭土司偶有发生。如杨安虽已患黑晕病症,但并非残废,“乃杨清捏称安已废疾”“请将胞侄杨安福袭职,明有贿攘冒袭情弊”①。土司因病故而一时无合适承袭人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家族内部会灵活处理,选出适宜承袭人。②因此,土司病症的探讨,与土司承袭制度紧密相连,这是我们研究土司承袭制度时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文史方向论文范文:剖析清代司法体制产生弊端的缘由
《红楼梦》这部小说主要以清朝前期官僚集团的兴衰为主线,也展现出了当时社会中的许多问题,也反映出了司法制度的真实情况,也就是清代社会结构的缩影。在这本书中详细描述了各类各色的官员,在其中的一些案件中,也体现出了清代司法制度的弊端,本文就主要解析清代官员徇私枉法,官场暗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