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基于云班课平台“有效课堂”提问研究——以工程造价类专业课程为例

时间:2020年02月22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大学课堂中普遍存在教师提问时问而不答等诸多问题,然而目前对有效课堂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基于工程造价类专业课程,结合不同生源类别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证案例展开研究,针对信息化背景下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有效课堂问题设计的建议。本文的分

  摘要:大学课堂中普遍存在教师提问时“问而不答”等诸多问题,然而目前对“有效课堂”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基于工程造价类专业课程,结合不同生源类别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证案例展开研究,针对信息化背景下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有效课堂”问题设计的建议。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为工程类专业课程的“有效课堂”提问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有效课堂;工程造价;信息技术

比较教育研究

  教育论文投稿刊物:《比较教育研究》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国内刊号CN:11-2878/G4;国际刊号ISSN:1003-7667,邮发代号2-466。《比较教育研究》质量不断提高,成为教育界公认有一定影响的刊物。刊登内容包括:国外教育思想及流派、国外教育改革的经验,国外教育先进理论、实践、经验、动态,中外教育的比较研究。

  0引言

  当前我国教育工作者对有效课堂的重要性认识逐渐加深,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大学课堂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大学生上课时睡觉、玩手机,教师提问“问而不答”,导致真正的课堂互动很难实现。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稍弱,有效课堂的开展就显得更加重要。

  然而,部分教师对互动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课堂互动只是单一方向的教师问、学生答,从而导致课堂提问数量过多;有的教师提问更倾向于简单的知识性提问,这样的问题无需学生动脑筋,从而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在课堂互动中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考查,而忽略了情感的交流。

  学者VanLier从二语语言环境的角度,以此话题与活动作为细分根据,将课堂互动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国外学者艾雪黎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分为三种类型: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吴康宁从互动主体角度,按照教师行为对象和师生行为属性这两种标准将课堂互动分别划分为师生互动、师班互动、师组互动、控制———服从型、控制———反控制、相互磋商型六种类型;王家瑾采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以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要素构建出教学活动的一个三维坐标系,形成了师生课堂互动模型。

  国内外有关课堂互动的研究虽然很多,这些研究也为在一线从事教学的同行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但是研究发现,这些研究大多局限在课堂互动本身,如课堂互动的类型、课堂互动的差异性,与课堂提问联系起来的相关研究不多,即便有此类研究也是从教师这个较大的方面展开的。

  王立群认为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是:有利于学生负担的减轻,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技能的形成,有利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考教衔接;部分学者提出的促进课堂提问的策略:大学课堂提问有效与否的关键取决于教师,提问效果的有效程度须看师生之间的关系。

  另外,卢正芝等从“提问预设、提问方式、提问内容、理答方式、提问效果、提问反思等六个维度进行评价”,给出了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标准。曾兵芳等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系统是一个整体、开放的系统,各系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有效互动生成机制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然而,目前对有效课堂提问研究明显不足,现在研究多集中于有效课堂策略和评价标准,对大学课堂有效性开展的研究较少,尤其对大学专业课程的有效课堂研究更少,大量文献集中于定性的研究方法和学理探讨,定量和实证研究相对偏少。因此,本文以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课程为例,研究专业课程的有效课堂提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信息化背景下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是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的一个关键性的组成部分,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便于有效课堂提问的实现。蓝墨云班课是一款根据移动网络环境的实时回馈教学沟通的客户端App,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课堂内外的即时联系,进而提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效率,适于激励学生在移动设备之上研习的兴趣,能越来越好地实现教师和学生间的教学沟通、资源发送与回馈称赞。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为有效课堂开展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不仅为师生课堂互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还创造出了新的教学模式。

  蓝墨云班课自设立班课起,学生通过班课邀请码加入班课,所有学生的智能手机立刻相连成一个可实时回馈的教学互动网络。老师可在班课里面传送课程通知,可以将课件、微视频、图片、音频、文档等资源发送到学生的移动设备之上,可以实时展开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探讨等教学活动;同时可以通过云班课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可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展开评价。

  1.1研究个案的选取

  鉴于高职院校的不同生源类别,本研究使用了个案研究方法,对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其中一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选取了中职(A)、注册(B)、单招和高考(C)基础升入大专的三种不同类型班级,进行观察和深度访谈。

  后续将以A、B、C代表三种不同类型班级。选择这三类生源班级,是因为其契合本研究对分层分类研究需要,另一方面,其符合当前高职院校实际生源状况,同时考虑到研究者在实际教学中对三类不同班级学生的可接近性,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研究数据的代表性和真实性。如下表为蓝墨云班课中导出的数据对学生课程学习成绩构成情况提供的良好的分析基础。

  1.2存在典型问题

  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在云班课课堂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2.1移动数据分析不能反映真实的学习效果

  近年来慕课(MOOC)、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微课(MicroClass)等运用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成熟,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从而使课堂有效互动的途径多样化,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效率,也让教师的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

  尽管移动数据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如教师上传资料视频,学生能够快速了解相应知识点,但是基于移动数据的分析评价标准往往不能真实反应学生学习效果,如访谈中发现三种不同班级学生都存在采用视频空放以应付学习任务的现象,甚至部分学生不参与课前预习任务,这为续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带来了障碍。

  1.2.2讨论答疑课堂参与人数较少“有效课堂”

  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所获得的最佳的进步和发展。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保障更多依靠教师的把控,课堂观察中教师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发问技巧直接影响到问题的回答,如简单性知识考查,只需翻书即可找到答案,而对于探究性问题存在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现象,学生参与人数较少。案例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混凝土柱梁板工程计算作为分析对象,为分析方便,以Ai、Bi、Ci分别代表该班级学生。A班学生参与人数中构造柱数量讨论人数最多,梁的工程量次之,板的混凝土工程量只有一人参与活动。

  1.2.3头脑风暴环节有效性不高

  头脑风暴中,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多数学生愿意分组热烈讨论,但是,受教学环境制约,教师一般不能深入参与到各个小组的讨论中,具体分析指导每个小组讨论之中遇到的问题,导致其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效果一般,也有部分学生讨论问题甚至偏离主题。如教师提出你对课程教学有什么建议等开放性讨论问题时,A、B、C三个班级学生参与人数都较多。

  1.2.4作业任务完成质量不高

  作业任务和在线及时测试能够反应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教师针对性的答疑解惑提供帮助,也可以通过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把握学生对应时间段的思维、行为等趋势,从而预防不良行为的产生。然而,教师在课中或课后评价时经常会碰见答案千篇一律的现象,从而影响教师对整体学习效果的判断。很多简单的概念问题,学生回答结果并不能让教师满意。

  2“有效课堂”提问路径探索

  2.1问题设计

  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取决于课程标准和目标的建立,而课程的标准和目标又取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标准,移动数据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一线教师首先应该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适用性。

  2.1.1分层分类,设计教学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为前提,体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即对人作为一种存在本身的关注与尊重,体现了个人本位的教育追求。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一线教师在中职和注册生源教学过程中感受尤为强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结合学情,结合建筑信息模型给予学生直观感性认识。

  学生回答情况不好,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直观认识,教学效果出现了问题,如能结合建筑信息模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相信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会有所改观。因此,案例中《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应当以项目化教学理念设计整个课程,在具体教学中结合工程实际图纸,建立工程模型,课程教学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不同单元教学,均以建筑工程各分部工程的计量与计价为具体任务,利用信息化手段结合建筑信息模型开展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使学生在工程计量与计价过程中学会实际工程预结算的方法。

  2.1.2问题设计标准建议

  设计问题时应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关注学生的参与人数和有效学习程度。学生一开始不知道如何解决,在教师提醒规范要求墙长大于5米,墙中需设置构造柱时,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提示在图纸中快速解决问题。

  因此,问题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教师预设问题要从学情出发,考量学生的不同需求;二是教师的课堂提问要为学生提问留设空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课堂上与教师展开对话,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处理好师生互动、对话之间的关系;三是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强调有效课堂提问是教师的技能体现,还要体现教师的个性品质和教学情感,促进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观的提升。

  3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列举扬州某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个案,分析了不同生源类别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的实证案例,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依据课程标准考虑学情,结合建筑信息模型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2)设计问题时应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点关注课堂提问时学生的参与人数和有效学习程度;(3)有效课堂提问更多取决于学校的整体教学环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合理使用信息化工具,真正提升有效课堂的教学质量。

  4结语

  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都有重要作用,只有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以期能够对工程类专业课程的“有效课堂”提问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参考文献:

  [1]JoelWalz,LeovanLier.Theclassroomandthelanguagelearner.ethnographyandsecond-languageclassroomresearch[J].TheModernLanguageJournal,1989,73(1):80.

  [2]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04):42-46.

  [3]吴康宁,程晓樵,吴永军等.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J].教育研究,1997(02):64-70.

  [4]王家瑾.从教与学的互动看优化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研究,1997(0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