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对策分析

时间:2020年12月03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目的:评估当前消毒供应室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对策,总结风险管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8年全年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情况,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实施在2019年全年的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中

  【摘要】目的:评估当前消毒供应室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对策,总结风险管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8年全年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情况,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实施在2019年全年的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中。在对策实施前、后分别抽取1500批次的消毒灭菌,统计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对策实施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是0.2%,明显低于对策实施前的风险事件发生率1.46%,组间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消毒供应室的风险管理评估能够早期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改进和防范对策,有效降低科室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保证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评估;防范对策

中国卫生产业

  消毒供应室主要负责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和消毒工作,是医院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保障部门。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质量确保各个诊疗科室的高效运行,决定着医院感染的防护效果。因此,在医院的管理中,需要重视加强对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管理。当前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风险事件隐患,若管理不当产生风险事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针对性评估其管理风险,制定有效的措施,是降低院感风险、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1]。本文所开展的目的是评估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后提出防范对策,推动消毒供应室工作的发展。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消毒供应室2018年全面的工作情况,分类总结在工作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并制定改进对策,实施在2019年的工作管理中。工作人员均同意参与研究,全程配合。

  1.2风险管理评估后存在的问题

  1.2.1工作人员素质问题

  首先是工作人员配置的结构不合理,工作人员之间在学历、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整体的服务水平较低。一些工作人员临近退休,或不具备消毒供应室工作的相关资质,这就不利于人员的统一、高效管理。其次是岗位不适应。一些新入岗的工作人员对工作环境和消毒流程等不熟悉,降低了工作效率。大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陈旧,缺少对先进技术的学习。缺少法律意识、风险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等,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容易出现工作注意力下降的情况,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

  1.2.2管理制度问题

  相比医院其他的诊疗科室,消毒供应室相对独立,有其独特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规章制度难以有效落实,导致风险事件发生几率较大。例如对过期医疗器具回收后,没有按照规定科学处理。器械清洗消毒后没有进行检查,便直接包装。针对群在不断操作的工作人员,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置的,这些均是规章制度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2]。一些规章制度过于陈旧,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工作需要,因此要进行完善改进。

  1.2.3管理设备问题

  设备在管理和使用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在使用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操作,在维护和保养中存在滞后,表现为维修不及时、保养不到位、记录不完善等[3]。科室进行物品摆放时没有规律,存在交叉感染风险。

  1.3对策实施效果判定

  分别在措施实施前、后各抽取1500批次的消毒灭菌工作,统计工作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通过对比前、后风险时间发生率数据,来评价防范对策的实施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并对组间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应用的统计学软件是SPSS17.0,用(n,%)表示,检验的工具是5fc75c5789136_html_e36e83f027628056.gif ,只有当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时,P<0.05。

  2 结果

  在实施了防范对策以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实施前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承担着器械的清洗回收和消毒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为了提升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我院对其风险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通过防范措施改进后,风险管理发生事件明显降低,表示防范对策的实施有效。

  3.1提升工作人员素养

  首先要做好工作人员的结构调整,从职称、年龄、学历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整,从根本上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定期在科室内开展业务培训,主要包括消毒技术规范、制度规范、医疗事故处理和相关法律制度等[4]。提升工作人员对紧急事情的处理能力,在工作中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识别风险,加强预防。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整体的业务水平。成立质量监督控制小组,定期对工作情况进行标准化检查,反馈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并与奖惩机制相联系,以提升及工作积极性。

  3.2完善管理制度

  结合我科室的实际工作情况,不断完善当前的规章制度,并保证制度的有效落实。规章制度的内容,包括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规范、消毒灭菌、操作标准、紧急事件处理预案等。规章制度需要有效的落实,不得浮于表面,并定期改进。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负责人,将风险事件的发生与其效益相联系,提升管理人员的负责态度,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风险[5]。

  3.3重视设备管理

  工作人员需要按规范操作设备,避免设备的损伤。定期维护和保养,详细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规定设备的清洗和包装等程序,合理使用清洗剂。检查清洗后的洁净度,合格后可进行包装,安全运输。增加设备的资金投入,及时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清洗和消毒的质量。综上,评估消毒供应室的风险管理,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有助于提升工作质量。

  医学论文投稿期刊:《中国卫生产业》是国家卫生部主管、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的专业指导性期刊,中国核心数据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参考文献】

  [1]谭盛宴,何泳红.消毒供应室风险防范措施对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6):177-179.

  [2]钟灿媛.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及防护对策[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2):199-201.

  [3]伯淑维.护理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中实施的临床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5):73-75.

  [4]王慧兰,孙晓娟.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隐患及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04):476-479.

  [5]陈玲.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应用的临床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0):94-96.

  作者: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