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05月28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摘要:随着舞台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作品呈现在当代舞台上,提高了人们鉴赏能力,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然而,过分追求形式美、注重观赏性的作品容易在过分包装下显得肤浅与苍白。不难看出一个缺乏厚实文化内涵的舞蹈创编者是很难塑造出富有艺术魅力、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舞蹈。因此没有深刻的知识文化修养的编导,是创作不出好的舞蹈作品的,不会揣摩文化底蕴的舞蹈演员也不可能诠释出一个有精神有灵魂的舞蹈作品。文化内涵与舞蹈创编是彼此依存、不可分离的。舞蹈离不开文化内涵的指导,只有提高舞蹈创作及表演者的艺术内涵认知水平,才能够创编并诠释出富有艺术魅力及深刻内涵的舞蹈作品。
关键词:文化内涵;舞蹈;创编
一、艺术文化内涵的定义
从宏观上看,艺术文化内涵包括人们对世界事物的认知中所有有关艺术的知识范畴。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是丰富文化内涵的主要手段,例如:人文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音乐、舞蹈、绘画文化等文化知识范畴。艺术文化内涵则是在这些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出的对于艺术层面的认知观。它与其他文化内涵一样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
舞蹈专业评职成果准备知识:舞蹈专业教材怎么正规出版
从微观上看,舞蹈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文化艺术美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它有着属于自己的内容体系,包括:(1)有形的、看见的文字类型,最为典型的就是我们的教科书。它把文化知识以文字的形式体现;(2)无形的、看不见的非文字类型,例如:民俗文化、学习交流经验、精神与哲学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3)看得见的非文字类型,也是最常见的实践艺术,例如:舞台、图片、歌舞剧等舞蹈艺术。
二、艺术文化内涵与舞蹈创编的关系
“舞蹈文化的实践主体行为如果背离文化的时代性,那么,舞蹈就没了文化根基,也就不是艺术了。”[1]纵观舞蹈艺术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艺术文明进步的轨迹,可以说舞蹈是离不开人类艺术文明发展,其内容是与艺术文化内涵相辅相成的。创作具有鲜明主题与思想内容的舞蹈作品,首先就要求创编者要植根于文化艺术背景,将舞蹈表演的肢体动作、表情、音乐与其剧目本 身的艺术内涵相关联。
例如舞蹈《逼上梁山》,编导通过对演员眼神、肢体动作的刻画,并配合音乐、化妆、服装等成功地塑造了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悲壮豪情与无奈感伤。没有艺术文化内涵支撑的艺术作品是空洞的,一个作品真正达到精品的高度,是以知识积累创作规律为积淀的,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促进舞蹈精品向最高艺术目标迈进的需要。
舞蹈作为一种肢体的表演艺术,任何一个舞蹈作品不仅仅是要看它的肢体语言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这个动作所表达出的精神内涵。舞蹈的创作过程离不开文化知识修养的支撑,舞蹈创作者如果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就能更深层次地挖掘和创作出舞蹈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创作出更打动人心的作品。在我国舞蹈界,就曾出现过由于一些编导、演员自身缺乏理论知识修养,创作的舞蹈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之间严重失衡。舞蹈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指导,只有提高舞蹈者的文化水平,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所学得到更好的应用,以便更好地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舞蹈作品。
其次,任何形态的舞蹈都是由其内涵文化因素决定的。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舞蹈资源大国。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都有代表自己民族特征的民间舞蹈。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舞蹈形式,创造了风格各异的舞种,它既是人性的自然展现,也是社会生活和艺术升华的结晶。
只有深刻挖掘和了解各地的民俗文化内涵、艺术表现形式、表现内容才可能创编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这些形式各异的民间舞蹈都分别展现了本民族的民族精神、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它世世代代沉淀在人们深层意识和社会心理机制中。这种民间舞蹈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是丰富而又博大精深的,需要不断去研究和学习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创作应及时吸纳民间舞蹈发展的信息,用发展的理念将传统与现代融合起来。以杨丽萍的代表作《雀之灵》为例,她就是通过长期对孔雀的观察,深入了解原生态舞蹈文化,才能如此精细地为我们展现出惟妙惟肖的雀之灵。这些优秀的舞蹈作品,它们无一不具有深刻的内涵及思想,其中的内容也绝不是作品凭空想象出来的。它们传递的是最质朴真挚的情感,从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
三、如何提高舞蹈创编中的艺术文化内涵
艺术文化源于生活,我们可以把舞蹈创编的过程理解为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种再创作是建立在创编者对于生活高度艺术化的再创作。这种创作过程来源于生活中的不断发现与学习。通过对生活中直接与间接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磨合,才能真正拓宽艺术文化内涵的广度和深度。
(一)直接地学习
首先直接地学习包括学校或者书本的学习[2]。传统的舞蹈学课程设置中都会涉及诸如《舞蹈艺术概论》或《舞蹈鉴赏》等理论书籍的学习。但是大部分舞者在学校都是只重视技巧而忽视这类学习,实属见树不见林。以《舞蹈艺术概论》为例,中国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以及民族的真、善、美,它透视了中华儿女们如何将对伟大的民族的眷恋和热忱融入于民族的舞蹈。所以我们不要认为舞蹈是肢体艺术就忽视理论上的知识。以文字作为载体的学习,往往更加有利于把所学的学习内容以及方法消化和吸收,并且进行灵活地运用。
(二)间接地学习
其次是间接地学习,主要是多听多看多观察,这种间接地学习首先建立在对于生活的热爱,热爱生活才能热爱艺术,多从生活中去感受和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们的艺术文化内涵。
1.多看、多读、多写。主动地去看一些优秀的舞蹈作品,揣摩编导的创作精神和舞蹈内涵,学习舞蹈演员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多读文学类的艺术作品,学习姊妹艺术,从而激发舞蹈创作的激情和灵感[3]。多写就是动手与动脑,把看到的与学习到的体会写下来,加强逻辑思维,提高创作能力。2.多听。我们需要靠听来多了解音乐艺术。音乐对于舞蹈表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掌握音乐的节奏律动,对舞蹈作品的完整性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每个舞种或是民舞蹈,甚至是各个国家地区的音乐特征,从而更加了解他们的艺术文化,进而能够更好地运用在舞蹈创编中。
3.多画。舞蹈与美术相同,都是视觉艺术,在舞蹈创编中,美术的学习占有重要地位,要想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舞蹈的巧妙之处,就少不了对调度以及舞美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能够大大地提高舞蹈的视觉效果。4.多观察。舞蹈创作需要深入生活,积累素材,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例如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她在原生态舞蹈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就在于她的创编是来自于生活,传达的是民族精神,民族信仰。所以舞蹈创编需要深入生活,培养敏锐的生活观察力与创造力,运用与分析能力,积累素材并提高自身修养,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文化底蕴内涵的创新舞蹈作品。
(三)在舞蹈表演实践中的学习
舞蹈表演的诠释过程,作为一种二度创作,融入的是表演者对于舞蹈艺术的理解,亦是对舞蹈艺术的学习。在表演实践中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舞蹈表演想象力,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舞者自身文化艺术内涵最好的学习。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主动了解各种舞蹈的背景文化形态、学习不同舞蹈音乐的风格特征,或者是舞蹈素材内容的选择,都可以从多个维度丰富舞者的艺术文化内涵。舞蹈创编与艺术文化内涵是彼此依存、不可分离的。
舞蹈离不开艺术文化内涵的指导,只有不断提高舞蹈创编在艺术文化内涵的宽度和深度,舞蹈创作才具有其艺术价值。正如著名编导舒巧所说,“要保证当前的舞蹈创作健康地向前发展,需要教学、理论、体制、市场等方面的不断健全”[4]。作为一名编导,在舞蹈艺术文化知识层面的修养必不可少。舞蹈编导需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内涵,才能以正确的舞蹈理论来指导舞蹈创作。
参考文献
[1]吴志强.舞蹈艺术世界的文化社会学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03):40-44.
[2]张志华,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3]茅慧.舞蹈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王雪.采访著名编导舒巧有感[J].大众文艺,2017,(17):162-163.
作者:陈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