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浅谈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常见病害及施工质量控制

时间:2012年12月15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本文就高速公路桥梁部分常见的病害类型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可能产生的桥梁病害在施工前提出一些建议。

  摘要:本文就高速公路桥梁部分常见的病害类型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可能产生的桥梁病害在施工前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常见病害;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part of the highway bridge common disease types and its analysis of causes, and the possible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diseases in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first after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for a simply-supported structure; Common disease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具有造价低、整体性好、刚度大、桥面接缝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山区高速公路。近年来山区高速公路病害是在施工过程和结束后马上能表观反映,有些病害是在运营若干年后才体现出来,产生病害的原因应在设计、施工、使用管养等方面综合考虑。从以往高速公路桥梁的现场调查表明,不同类型的桥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部位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力争从安全、经济、适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制订出确实可行的病害预防措施。

  1 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1.1几何尺寸病害。几何尺寸的病害主要包括构件尺寸的错误和偏差、保护层厚度偏差等方面。构件尺寸的错误和偏差常出现在桩基的平面位置以及预制构件的几何尺寸。由于桩基放样错误,钻机钻杆不垂直,扩孔严重,钢筋笼入孔后未进行校正等原因,造成桩基偏位的现象越来越多;砼构件尤其是重要预制构件几何尺寸与设计相差太大,造成构件无法安装,一些工程因此项指标不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虽后期可以通过某些措施进行弥补,但对时间和财力都会造成极大浪费。

  1.2混凝土浇筑病害。使用水泥品种不合适,尤其使用矿渣水泥时易发生水纹问题;混凝土坍落度大,或混凝土配合比发生了变化,致使坍落度变化较大;当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m时,由于未设置串桶致使混凝土发生离析,振捣时漏振或过振,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两层浇筑时间间隔过长,或振捣时振捣棒未深入到下层混凝土中,致使两层混凝土未结合好,分层印记明显;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时产生大量热量,致使内部温度升高,内外温差过大,在温度应力作用下,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是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1.3桥面铺装病害。高程控制不准或梁体拱度控制不准导致铺装层厚度不足或厚薄不均匀,混凝土铺装层内钢筋网保护层厚薄不均使荷载作用下厚度不足部分首先破碎;铺装层施工前梁体顶面浮层处理不彻底,导致混凝土铺装层与梁体混凝土结合不密贴;防水层施作不精细出现漏水或渗水现象,雨水、化冰盐和含有空气中多种有害化学物质的水渗入混凝土铺装层内引起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开裂、破碎;泄水管、伸缩缝、施工缝等薄弱环节处理不当,造成先局部破损,然后扩展成大面破碎。

  1.4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从施工角度来说,引起预制梁、现浇梁裂缝的因素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调制不当;支架(底座)缓慢变形导致承载力不够;浇筑顺序及施工缝设置不合理;拆模时间(特别是箱梁内模、空心板芯模)过早;养护不及时或养护方式不合适;以及预应力张拉控制不当等。从裂缝种类区分,有干缩裂缝、温度裂缝、混凝土初凝时受到扰动而出现的裂缝、剪切裂缝等。裂缝使得混凝土内钢筋锈蚀加速,进而使裂缝范围扩大。

  1.5橡胶支座病害。支座上下支承面施工不符合要求,特别是对支座下支承面即盖梁垫石的作用认识不够或贪图施工方便,不重视盖梁垫石标高的事先计算和施工控制,造成盖梁垫石的施工标高不准,在支座及梁板安装时,采用钢板及砂浆等弥补方式进行调整或整平,使支座的密贴性及梁板的上下面平顺度大大降低,桥面病害随之增加。

  2 施工质量控制及防治措施

  2.1几何尺寸的施工质量控制及防治措施。桥位处应采用可靠精确的方法完成墩位的定测,放样应对提供的坐标进行复核。施工单位应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确保施工质量。严把施工前技术交底关。在施工前仔细审核图纸,针对不同的部位及要求,核定钢筋保护层厚度和几何尺寸,并向一线工人做好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重点要做到规范操作,监理单位加强过程的动态监理与控制,特别是在混凝土现浇板浇捣过程中,防止由于跑模或钢筋移位造成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

  2.2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控制及防治措施。勿使用矿渣水泥,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当浇筑高度超过2m时,在浇筑混凝土时要设置串筒,或泵送混凝土接串筒至分层浇筑部位。分层浇筑振捣厚度一般每30cm一层,振捣时振捣棒应深入下层5cm左右,不可超厚,否者振捣效果不好。混凝土应该连续浇筑,两层之间的浇筑不可间隔时间过长;使用整体模板,尽量减少接缝,接缝时垫海绵条或橡胶条并紧固密封(注意海绵条或橡胶条的宽度与模板同宽,不得探入模板内),当蜂窝面积较小时,可在拆模后及时用高强度等级的砂浆进行处理,注意砂浆和混凝土的颜色要一致;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应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如大坝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或低强度等级的水泥),限制水泥用量,降低集料入模温度,并缓慢降温(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覆盖保温)。

  2.3桥面铺装的施工质量控制及防治措施。梁体施工阶段,采取有效的方法将预制(现浇)梁的拱度控制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梁体安装时要确保桥面铺装层的最小厚度。施工前彻底处理好梁体的顶面,清除梁面的杂物,凿除处理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薄弱层。施工中处理好泄水管、伸缩缝、施工缝等细小环节。采取适当措施控制钢筋网的保护层,因为保护层偏大或偏小都将影响铺装层的使用寿命。积极引进新材料、新工艺。如果使用钢纤维混凝土代替普通高标号混凝土、用冷轧带肋钢筋代替普通钢筋都是很好的尝试。

  2.4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的防治措施。当确定为结构受力变形而造成混凝土梁裂缝时,检查梁体底模及支架体系下伏地基是否在缓慢下沉,还是模板或支架刚度不够有轻微变形,必要时预加荷载试压(尤其是现浇梁施工),或采用换填等措施强化处理地基。

  当确定为由于施工操作原因引起的裂缝时,从检查工序出发,重点考察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搅拌、运输、浇筑顺序及间隔时间、振捣、模板拆除时间、养护周期及方式、预应力张拉和压浆控制等环节。

  环境条件主要影响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养护:在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由于砂、石料含水量较大,应适当控制混凝土用水量;对于严寒、酷暑、风沙、阴雨连绵等不同类型气候条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养护方式。

  2.5橡胶支座变形受损的防治措施。从施工角度,一是要控制好支承垫石表面的平整度和水平度,确保像胶支座平置;二是要保证同一片梁的几个支座均匀受力,避免“三条腿”现象;三是当梁体架设就位不准时,要起吊离开支座后进行二次就位,绝对不允许不离开支座前后左右挪动梁体。对于损坏严重无法继续使用的个别橡胶支座必须及时更换。

  2.6桥梁外露混凝土局部破损的防治措施。桥梁外露混凝土局部破损,一方面是由于外界对混凝土结构的侵蚀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意外撞击导致的损害。对于这些混凝土的损害只有从提高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抗渗性入手,同时可考虑针对不同环境类型在混凝土中添加具有不同功能的外加剂。另外在拆模期间和模板拆除初期采取特殊保护措施,防止没有达到强度的混凝土受损,对已受损部位需及时进行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