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03月27日 分类:免费文献 次数:
《新时代背景下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实践路径探析》论文发表期刊:《山西农经》;发表周期:2021年03期
《新时代背景下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实践路径探析》论文作者信息:张鑫宇(1996—),男,山西清徐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深刻领会解决“三农”问题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现实意义,深刻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和农民素质问题,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路径,为新时代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关键词:新时代:“三农”问题;实践路径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人民福祉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一环,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收官之年,越到最后,越要精准把握、稳步推进,解决社会全面发展的重点和短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不在城市,而在农村。
农村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重点关注“三农”问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兴盛、农民富裕,使城乡居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画卷。
1新时代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
1.1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习近平同志在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环境美丽,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既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题中之意P-1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整体性减贫工作,为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安排,从人员部署、组织建设、政策协调、社会呼吁等多方面深入开展工作,赢得世界各国赞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三农”问题的有效协调解决和减贫工作是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处理好“三农”问题能够牢固农业基础,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振兴壮大乡村产业。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应该同步进行。
1.2 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时代背景下正确处理好“三农”问题,对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解决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宣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就进一步指出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解决
“三农"问题的迫切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面积大,农民人口多。在这样条件下,要想全面建成小康,实现振兴乡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保证广大人民脱贫增收。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定位,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农村实现长效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161.3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全面”,要求城乡统筹、区域协同、全国共举、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迅速,由此逐渐产生城乡二元的发展结构,农村地区发展薄弱,成为全面发展中的短板。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角色。农业的发展不仅能够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还能缓解第二、三产业的原材料供给问题,有效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我国农村面积大、人口多,但农村发展薄弱且不平衡、不充分,尚不能完全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要求,尚不能完全支撑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任务。
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应该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破解“三农”问题的壁垒屏障,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为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新时代,新征程,同时伴随着新问题。农村土地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和农民素质问题是“三农”问题急需破解的难题。新时代,此类问题依然存在,并且产生新的表现形式,成为我国发展的突出短板1。
2.1农村土地问题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流转方面。
一是部分农民主体意愿不强。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一部分农民将土地看成维持生计的重要资源,放弃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后,易产生日常生计难以维持的心理,这对土地的流转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是土地产权归属关系模糊。部分土地由于闲置时间较长、界限模糊,再加上农业农村发展项目用地、城镇规划以及农村宅基地归属不明确等因素,导致农村土地的归属关系模糊,严重影响了土地流转实效。
三是土地流转市场运行不畅。土地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推动农村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依然表现出土地流转过程不顺畅、流转机制不完善、流转信息滞后和缺乏实效性、损害农民权利等问题,阻碍了土地正常流转1。
2.2 农村粮食安全问题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给予农村地区一定的政策优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提高,推动了农业农村发展。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改良,粮食在质和量上得到大幅度提高,我国粮食长期短缺问题得到缓解。
随着我国不断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提高了更高要求,粮食领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一是受国家减贫政策影响。土地规模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由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农村土地部分用于种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粮食用地相应减少。
二是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当前,我国对于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但是仍有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农村基础设施不均衡。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隐患。
三是农村劳力缩减。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就业机会也相应增多。农村具备劳动能力的青壮年纷纷进城务工,农村缺乏劳动力和高素质人才。
2.3农民素质问题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业领域对农民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高素质农民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法制观念淡薄,卫生健康素质较差。
一是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农民群体受教育程度偏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接受和应用农业新技术的主动性不强,农业技术推广难度较大。二是农民的法制观念淡薄。由于目前的立法、执法工作不完善,使得现有法律体系尚存缺漏,农民守法意识有待加强。“三农”领域出现的问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制约。农民权利缺乏有效保障,法制观念无法深入农民心中。此外,农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亟待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我国农民的卫生健康素质较差。2020年我国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我国在公共卫生事业上的漏洞和短板,医疗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推广得到重视。农村虽然在推广卫生健康知识,但是卫生设施仍然有待完善。农民缺乏基本的卫生意识,发病率高且缺乏及时就医习惯,卫生健康状况较差。
3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路径面对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要精准把握新时代新的发展方向,在原有基础上解决“三农”问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民生活美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基础。应将“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贯彻到我国未来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1213.1 健全土地流转和承包制度,盘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为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应当健全土地流转和承包制度,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一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扩大对土地流转和土地承包三权分置的意义以及对土地政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宣传,让农民对土地流转和承包有更深入的了解,挣脱传统观念束缚。
二是要确定土地产权归属关系。根据流转相关规章制度、法律等,派遣专员深入基层,确定土地产权归属界限,并且进行公开公示,以确保公正无误,从而为土地流转和承包提供真实的依据。
三是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和承包管理机制。培养农民的法律思维,强化农民的守法意识。有关部门要严格对待土地流转和承包的审查、监督、交易、管理,对整个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对土地流转和承包过程提供后续保障服务。打击土地流转和承包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规范有序使用土地,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和承包制度,从而盘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3.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
习近平同志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目前农村仍存在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问题。
一是要建立农业农村农民的长效发展机制,实事求是、因地制宣作出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村民共建,推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发展。
二是政府要合理分配农村发展资金,帮助农村在农业种植、交通运输、环境整治、农村教育、通信网络等方面加强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农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三是合理分配公共设施的财政投入。在教育、卫生、人居环境、养老、服务等公共设施方面合理分配财政投入,推动建设完善的公共设施,增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
3.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解决“三农”问题培养人才要想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人。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农民能够发挥他们的独特作用。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农民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是要着重推进农村区域科学文化事业,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二是要加大农民职业技术宣传和培训力度。运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增加农民的文化知识,提高农业生产技能,探索职业农民的多元培育模式。
三是要加快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灵活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商平台,打造一批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匹配的经营主体人才队伍,为解决“三农”问题培养专业化人才。
4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新阶段,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现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意义重大。要在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条件下,坚持守正和创新统一,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不竭动力源泉。
要加快打通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卡点、难点和堵点,为全面消除贫困提供坚实力量。防范化解"三农”领域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为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力保障,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习主席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王健睿.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述评[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0(3):23-30.
[3]赵德余.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三农”问题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4-42.
[4]周慧敏,王成新新型城镇化时期中国“三农”问题焦点的转型[J.农业经济,2020(1):34.36.
[5]余建杰新时代视阁下“三农”问题发展路径[J蚌埠学院学报,2019(0:86-89.
[6]谢芬新时代中国“三农”问题演变及破解思路[J.农村经济,2019(6):15-21.
[7]马桂萍,赵晶晶,习主席关于“三农”问题理论思维述要[].理论视野,2019(s):31-38.
[8]何景师.基于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双重视角的大湾区三农问题及对策[D惠州学院学报,2020(4):63-68.
[9]于林可.农业电商视角下化解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20(7:152-153.[10]解静,论贵州城镇化进程中“三农问题”与城乡经济发展[J].知识经济,2020(19):29-30
[11]张亮.乡村振兴战略下破解“三农”问题的政策部署[].新疆社科论坛,2020(3:71-74.[12]姜秀艳,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农”问题解决对策分析[J.2020,31():243-244.
[13]李咪,王成新,中国"三农"问题焦点的转型:从粗放式发展到可持续发展[J.2020,26(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