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06月29日 分类:免费文献 次数:
《深度学习视野下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单的设计》论文发表期刊:《语文建设》;发表周期:语文建设
《深度学习视野下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单的设计》论文作者信息:丰向日
【摘要】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和儿童阅读本质设计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单,应以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独立阅读能力的终身学习者为目标,以促进学生自主建构、任务统领知识技能、贯穿反思于阅读全过程为原则,依照确立统领性阅读目标与任务、确定阶梯式阅读路径与方法、拟定支架式阅读活动与问题的程序进行。
【关键词】深度学习,阅读学习单,设计目的,设计原则,设计路径
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PIRLS)认为,小学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学生能否在小学阶段学会阅读,影响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阅读学习单是由教师设计,在阅读教学中使用的一种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目前,阅读学习单的设计,往往聚焦于字词知识、语言积累。这使得阅读学习单成为检验学生知识习得的测验单。深度学习理论的提出,对改变目前阅读学习单设计存在的问题,发挥其对学生阅读的助读作用,帮助学生成为会阅读的学习者具有重要意义。
一、阅读学习单设计目的
1,有利于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深度学习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立场提出教学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儿童阅读是儿童运用既有知识建构文本意义的认知活动,是需要儿童积极参与的主体性活动。[2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和儿童阅读本质,阅读学习单的设计要充分把握学生为阅读主体这一核心,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联系,引导学生积极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建构意义,形成其未来发展所需的阅读素养。阅读学习单不能成为记录教师讲解与结论的工具,也不能变成习题集。设计阅读学习单,必须充分把握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立足文本意义建构,设计情境、活动、问题,促进学生主动、能动、灵活地建构。
2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深度学习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强调知识的迁移。迁移不是简单地复制、机械地运用,而是解决真实问题。阅读是学习、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小学阅读教学必须指向学生真实阅读的需求,培养学生根据阅读目的和阅读情境的需要,运用有效阅读策略产生和运用意义的独立阅读能力。阅读学习单作为一种书面的助力学生阅读的认知地图,不必遵循以文本为中心的识字、解词、概括的线性顺序,应以阅读任务为驱动,设置阅读问题和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可迁移的阅读策略。学生借助阅读学习单,持续地、有目的地与文本对话,在主动的意义建构中,掌握阅读策略,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3,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度阅读
深度学习强调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反思与元认知。[1小学阅读教学不能停留于对字、词、句、篇的理解和文本的单一输入再现,应重视学生对文本内容或结构的反思与批判以及深度“融人”文本内部的经过独立思考的输出。阅读学习单作为教师有目的设计的学习工具,应充分发挥学习支架的作用,助力学生的阅读从接受性阅读到批判性阅读,从被动阅读走向主动阅读直至创造性阅读。阅读学习单不仅是学生自我探索、建构意义的认知地图,也是学生间相互对话,以及与自己对话的交流工具。学生在立体对话中对文本的内容、语言、结构等进行批判性思考,对自己建构意义的过程进行监控认知,在思维的碰撞、自省中提升反思性、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
二、阅读学习单设计原则
1,促进学生自主建构
深度学习对学生“学”的强调不是忽视教师的“教”,而是要充分重视教师对学生“学"的真实的领导和帮助。["阅读学习单是教师领导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建构意义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学生主动学习真正发生的重要媒介。教师在设计阅读学习单时应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力为原则,以学生的阅读经验和人生经验为逻辑起点,设计阅读过程。一是要明确阅读目标。明确了阅读目标,才能选用合适的阅读方式处理文本。可以采用一些策略让学生主动建构阅读目标,以形成目标意识。二是聚焦高层次阅读能力和高阶思维。学习任务的挑战性是影响深度学习开展的关键要素,如果学习单依照文章内容进行同答,学生只是接受讯息,既无法对文章进行整体、深层地理解,也难以自主建构。三是为学生完成挑战性阅读任务提供策略性、阶梯式的指导。
以《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为例,学生不能只是找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来描摩
“我”的心情,应统整全文批判性地思考“我"窝囊不窝囊,并能运用文中的事实论述自己的观点。可设计连续的三个问题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认知性指导:小朋友如何看大老虎的“豁虎跳”与“窝囊”的?老师如何看,“我”如何看?
学生按照故事发生的纵向场景,对几个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横向比较,通过前后联结、比较的阅读策略,进入文章的语言情境,联系自己平时的游戏经验,深刻认识不同人物对
“窝囊”的理解。
2以任务统领知识技能
基于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阅读学习单的设计应以任务统领语言知识技能为原则。无论是一个单元还是一篇课文,首先需要有个大的任务,把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嵌套在这个大任务下。这个大任务既是学习的终点也是学习的出发点,学生为了解决任务,须学习与运用知识、技能,知识、技能的学习便有了指向和意义。阅读任务是阅读目标实现的载体,主要表现为学生在真实性情境中进行的言语实践活动,体现为学生的自主实践、参与体验。真实性情境并不一定是现实的情境,也可以是建构的情境。
以任务统领知识技能须把握两个特点。一是整合性。整合性主要体现在情境、活动、任务的整合,听说读写、思维、情感、探究、主题等的融合,高阶语文技能对低阶语文技能、阅读策略对语文知识技能的统整。二是结构性。完成大任务需要具体的阅读活动、阅读分任务来支撑,要统筹任务下的活动、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层级和顺序,形成一个富有逻辑联系的整体。[1]一个结构化的阅读学习单能保证学习的有序性、重点性、关联性,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深度阅读。
3.反思贯穿于阅读全过程深度学习是高阶学习、整合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的统一体,其中反思性学习是促进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推动着高阶学习、整合性学习的进行。61设计阅读学习单,要把反思贯穿于阅读全过程,围绕意义建构任务,设计反思性活动,帮助学生深入推动任务学习,监控调节学习过程,形成显性可迁移的学习成果,融习得的新知于已有的知识结构,提升其反思意识和元认知能力。阅读学习单能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语言等,教学中可采用小组讨论、提问澄清、引导比较等方式,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反复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完善的过程是学生反省、批判、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反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形成的重要路径。
三、阅读学习单设计路径基于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单设计的目的、原则,下面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宗璞的散文
《丁香结》为例,探讨阅读学习单的设计路径。
1,以大观念为引领,确立统领性阅读目标与任务
阅读学习单设计的核心是确立阅读目标与任务,目标与任务确定得是否合适影响着学生阅读的内驱力、获得感以及阅读活动的价值与意义。落实素养本位的教学,阅读学习单目标与任务的设计就不能简单地拆分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只从文本中抽取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而是要以实现课程标准的目标为指向,从阅读文本所需能力出发,确立统领性阅读目标与任务。
大观念的提出为确立统领性阅读目标与任务提供了支撑。所谓大观念是指反映学科本质,居于学科中心地位,能统摄或包含大量学科知识,深层次的、有意义的、可迁移的核心观念。[1]学科的本质不仅反映学科的性质、特点等,而且能揭示学科存在的意义及价值。以学科大观念为引领,抓住学科的本质与内涵,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未来生活中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
一个学科的大观念具有多个层次,不同层次的观念共同构成学科纵横关联的观念网络。阅读的本质是建构意义,建构意义即是阅读的大观念。文本的文体和题材不同,阅读的重点不同,建构意义的方式也不同,就会形成下位的多层次的大观念。如散文的特点是作者用个性化的言语表达,描述个人化的言说对象,抒发独特的情感认知。阅读散文须体会作者精准的言语表达,体认与分享其丰富、细腻、独特的人生感受。[1体会精准的言语表达,体悟独特的人生感受是建构散文意义的方式,往往是阅读散文的大观念。不同作家所创作的散文风格不同,有的侧重抒情,有的侧重说理,风格不同,体悟作者感受的方式不同,又会形成具体的大观念。女作家宗璞敏于观察,善于描事,对生活充满热爱,她的作品往往描写细腻、饱含感情,把对生活的体验、人生的感悟融入语言所勾勒的自然美景中。阅读宗璞的散文,须要走入作者所绘制的美景,结合其生活经历,于景中悟情、明理,所以入境、悟情、明理是阅读宗璞散文的大观念。
宗璞在《丁香结》一文中用细腻灵动的语言描摹了一幅幽雅芬芳的丁香美景图,既有香甜芬芳的丁香,也有幽怨的丁香结,抒发了其从容豁达的人生态度。宗璞对丁香独特的感情源于她温暖的家庭,对人生独特的理解源于她所经历的世事。以阅读、散文阅读、宗璞散文阅读的大观念为引领,可以确定《丁香结》一文的统领性目标为: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结合作者其他文章,运用统整、联结、比较、想象等策略设计,走入文本感受作者所描写的个人化丁香背后独特的情与思。要实现上述目标,阅读学习单可以将大任务设计为:阅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古诗词,古人赋予丁香结什么含义?作者笔下的丁香结是什么样子的,她赋予丁香结什么含义?让我们一起走入文本,去触摸作者的情与思。
2,梳理文本重要概念,确定阶梯式阅读路径与方法
学习本质上是个体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形成新经验的过程,教学就是按照一定的路径,促进学生根据原有经验与知识形成新的经验与知识。在确立了阅读目标与任务后,教师须确定采取什么样的阅读路径帮助学生完成阅读目标与任务。阅读路径是阅读学习单的主线,阅读策略是学习单的主要内容。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讲道:“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写文章都有一定的思路,读文章顺着作者的思路才能一步一步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文章的思路既是阅读的路径又是教学的思路,找寻作者的思路是确定阅读路径的重要依据。找寻作者思路可以找出文章的重要概念,并厘清主要概念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画出概念图。概念图不仅能帮助学生确定阅读路径,也能探明阅读所需的策略方法。
《丁香结》一文的主要概念是"丁香花""丁香结",与“丁香花”相关的概念是“城里街旁"“城外校园""我斗室外”,与“丁香结”相关的是“微雨"“盘花扣"“愁怨”。
全文从丁香花写到丁香结,从景中情写到景中理,理源于情。三个场所的丁香花与作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作者赋予丁香的独特情感越来越浓。写丁香结由远而近,由古人走向自己的生活,从古人的愁怨转向豁达的人生。基于课文概念图,阅读《丁香结》不能只关注作者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更应体会丁香所融入的作者的独特情感,以及文章所蕴含的深刻人生感悟。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须以其独特的情感为基础,从整体上把握二者的关系。阅读路径应从言到意,从情到理,从自然到人生。从言到意,须要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运用统整、比较等策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情到理,须要阅读作者的其他文章,运用联结等策略体悟作者的人生思考。
3,立足学生主体阅读,拟定支架式阅读活动与问题
阅读活动、阅读问题是阅读学习单的主要表征,是学生深入文本进行阅读加工的主要凭借。阅读活动与问题的拟定一方面要聚焦阅读目标、细化阅读任务,沿着阅读路径,融阅读策略于其中;另一方面要立足学生主体阅读,聚焦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阅读走向深人提供学习支架。阅读学习单并不是把课堂上所有的阅读活动、阅读问题全部呈现出来,活动与问题的选择要突出阅读主线,突显学生主体,充分发挥阅读学习单对学生阅读的支架助力作用。
学习支架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需求,有意识提供的、帮助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知识建构、能力提升、情感升华等的多样性支撑。0学习支架可以把一个大的学习任务转化为具体的活动与问题,分步骤、渐进式地给学生以精准的指导。学生借助学习支架,能主动投入学习活动,解决认知冲突,突破认知局限。设计阅读学习单时,应以学习支架理论为基础,把统领性阅读目标与任务转化为具体的、对学生阅读起支撑作用的活动与问题。围绕《丁香结》大任务,根据所确定的阅读路径与策略,可拟定如下支架式阅读活动与问题。
一是目标型支架。利用课文标题,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进行目标定向。如"读标题,查词典看.结,是什么意思?结合,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谈谈丁香结是什么意思?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学生借助支架,把“结”的词典义与两句古诗结合起来,明确丁香结有两种含义,课文写了两方面内容:丁香花和丁香结。在此基础上,梳理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课阅读大任务的要求,明确学习路径。
二是策略型支架。帮助学生深入语言文字,进行文本细读,体会作者所描摹的丁香花的画面与表达的情感。作者写了街旁、校园、斗室外的丁香,每一段都可以设置一个策略型支架。如“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哪个字写出了大街上的花之多?哪个字体现出了宅院中的花之美?哪个字表达出了诗之情?由字出发结合语境进行欣赏”“作者写了月光下校园的丁香,用了"潇洒、朦胧,两个词语,并和桂花、兰花进行了比较,查词典领悟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并结合词语的多个含义想象月光下的丁香"作者用了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写斗室的窗以及窗前的丁香,找找这些词语,认真品味,你能感受到什么样的色彩之美”这些支架式问题、活动都指向阅读目标,融字词理解、知识技能的学习于阅读策略中,理解字词成为想象的工具、阅读策略的手段。在支架式策略的助力下,学生能抓住关键词句,化抽象词语为具体形象,结合语境展开想象,运用统整、比较等阅读策略,形成一幅幅丁香美景图,感受到自己先前不曾感受的画面。三是资源型支架。提供背景介绍,帮助学生体悟作者的人生思考,深层次理解文本。课文第二部分写到作者在春雨中恍然感受到古人赋予丁香愁怨含义的原因,但她没有受古人的影响,而是对人生中的结有自己的理解。教学时可设置问题“阅读作者《记冯友兰与梁激溟的一次会晤》一文,了解冯友兰和梁激溟两位哲学家,结结,解结,的故事,谈谈你对作者人生思考的认识。”借此支架,学生会突破自己的生活所限,认识到“结结”“解结”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四是反思型支架。借助上述三类支架,学生能够拾阶而上,完成阅读学习单确立的大任务。教学中,教师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学习单,让学生充分思考、表达,并引导学生对话研讨,在对话中不断反思提升,将反思贯穿于阅读全过程。最后,还可以设计一个反思支架活动,帮助学生内化散文的阅读方式,扩充人生经验。如"同样是丁香结,古人和宗璞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你从中悟到的读散文的关注点与阅读策略有哪些?课后阅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比较宗璞的两篇散文,进一步学习散文的阅读策略,体会宗璞散文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2]钟启泉,儿童阅读的本质及其环境设计[J].中国教育学刊,2019(5).
[3]段金菊,余胜泉学习科学视域下的e-learning深度学习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3(4).
[4]郭华,如何理解"深度学习"[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0(1)
[5]王本华任务·活动·情境-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设计t的三个支点[].语文建设 2019(21).
[6]吴秀娟,张浩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实验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5(4).
[7]王普,周密,蒋京丽,等基于大观念的英语学科教学设计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20(1).
[8]王荣生,步进、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9]闫志明,李美凤,孙承毅,等. 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反思与进路[J]. 中国电化教育,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