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10月09日 分类:免费文献 次数:
《培养小学生整体感知阅读能力的策略探究》论文发表期刊:《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发表周期:2021年11期
《培养小学生整体感知阅读能力的策略探究》论文作者信息:侯杰颖
摘要 :小学语文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语文阅读过程中正确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从整体感知阅读的概念、整体感知阅读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语文整体感知阅读能力的实施策略,以期对提高小学生整体感知阅读能力和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 整体感知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等教育理念在中国基础教育的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教育价值。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中,阅读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主要以分解阅读教学法进行教学,忽略了对学生整体感知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践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改变教学方法,在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学"与“做"结合起来,在掌握阅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实践,站在全局的高度去阅读课文并感受课文情感,以此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阅读能力。
一、整体感知阅读的概念
对于语文整体感知阅读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通过对众多观点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对语文整体感知阅读做出如下理解:整体感知阅读是指从课文的整体入手,通过对写作背景和文体等相关信息的了解,快速抓住课文的主旨和情感,理解课文各段落部分的内在联系。整体感知阅读不注重字词的深层次分析,它的目的是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初步理解。如果加上教师的示范朗读,学生则能够进一步体会到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阅读的重要性
1. 有助于把握课文中心思想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名篇佳作,每一篇文章的创作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意义,其字里行间也都体现出了作者情感和思想。课文中的每一个句子和每一个段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有密不可分的关联。而且,许多课文是从著名文学作品中节选的一段精彩情节或片段。这就需要学生对整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主旨进行了解,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感知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
2,有助于加深对课文词句的理解学生需要通过反复阅读去体会和领悟作者创作文章时的情感和处境,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置身于作者当时所处的情境中,与作者一起感受悲欢离合。而文字是作者与读者进行情感交流的唯一载体,作者将情感寄托于文字当中,且中国汉字语言博大精深,很多情况下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多种截然不同的意思,所以对文章中文字语句的推敲和理解,就需要了解其所处的特定语境。而整体感知阅读恰恰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当时的语境。可以说,整体感知阅读是深入了解语言文字的前提。
3.有助于提高语文学习效果语文课程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具有较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生字、词语、语法、修辞手法、文体以及标点符号等,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不能把所有语文知识都教授给学生,他们会有的放矢地对主要知识点进行讲解,这就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篇课文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语句和段落是它的一个个分支,只有对课文整体有全面的认识,才能够深入理解其中的语句段落。因此,加强对学生整体感知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文字和语言的水平,从而不断提学生高语文课程学习的效果。
三、整体感知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1.整体把握课文情感和主旨每一篇文章的字词语句都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或喜或悲,或哀或乐,或爱或恨,文字是作者与读者进行交流沟通的桥梁,学生通过文字阅读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沉浸在作者营造的情境中。而且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鲜明的主旨,小学语文课文的编排通常是按主题进行分类的,这就有助于教师对课文的时代背景和主题思想进行统一介绍,便于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主旨的印象。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情感和主旨。首先,教师要有整体感知阅读的意识.
把握各单元课文的主旨,深入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明确教学目标。其次,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经历十分有限,许多文章主旨和情感无法领悟和体会,单纯的文字语句也无法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通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带动起学生的情绪,以此来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提高学生整体感知阅读的水平。
2.采用情境教学法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虽然小学生生活阅历有限,但是通过模拟生活情境,可以更好地以这种虚拟的“生活真实”来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与思想情感的理解。首先,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硬件设备和网络资源,在课堂上通过播放视频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视觉体验和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声音和画面的震撼感和冲击力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这种情景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相关的教学情景。例如,带学生到郊外郊游,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朗诵阅读课文,亲身感受课文中描绘的场景,这样能够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
3.组织阅读活动
陶行知的“行是知之始”教育理念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指明了一个方向,即要通过“行”来使学生“知”,也就是通过阅读实践来让学生学会整体阅读技巧,提高语文整体阅读感知能力。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阅读能力,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活动中。首先,教师要多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例如,成立班级阅读小组、开展阅读交流会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强学生阅读和交流的自信心。其次.
教师还要教授学生整体感知阅读和朗诵的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朗诵水平。实践证明,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整体感知阅读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四、结语
陶行知教育理念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整体感知阅读能力方面发挥着指导作用,能够帮助教师建立有效的语文课程教学模式。今后语文教师应坚持陶行知教育理念,加强对整体感知阅读的重视,不断开拓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语文整体感知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整体感知阅读的方法,为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语文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梦, 姚守梅, 柏春庆 . 小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发展 :现状、 问题与建议——基于海淀区语文学业发展水平评价项目的分析 [ J ].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0, 36(10) :28-31.
[2] 吕洁 . 论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和文本细读 [D].苏州大学, 2011.
[3] 张婷 . 论语文教学中的整体阅读教学 [D]. 苏州大学, 2010.
[4] 孔秀兰 . 基于整体感知的阅读教学研究 [D].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 石义堂 . 也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 J ].中学语文教学, 2005(11) :24-26.
[6] 龙斌 . 中学散文整体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 [D]. 江西师范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