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联动开发模式研究

时间:2021年04月30日 分类:经济论文 次数:

摘要:通过梳理区域旅游联动内涵、理论、研究进展,结合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合作现状和研究基础,发现构建协调有度、保障有力和运行有效的联动开发机制,已成为成渝旅游合作日益深入亟待解决的现实需求。通过对成渝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旅游经济发展差异、交通互

  摘要:通过梳理区域旅游联动内涵、理论、研究进展,结合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合作现状和研究基础,发现构建协调有度、保障有力和运行有效的联动开发机制,已成为成渝旅游合作日益深入亟待解决的现实需求。通过对成渝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旅游经济发展差异、交通互联、旅游联动等区域旅游发展情况论证,结合成渝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特点及现状,提出旅游联动开发的模式。从空间视角提出两点—三轴、“链状+网状”圈层模式、跨区域联动;从要素内容视角提出“资源—产品—市场”到“多元化全方位”的联动模式;从政府、旅游企业、社会组织等旅游合作主体视角出发采取混合型多维联动的主体联动模式,以期能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区域旅游联动,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发展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合作;旅游联动;空间结构;主体联动

旅游经济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旅游资源的内在关联性和地理空间的邻近性,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重新配置、优化组合区域资源,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活动[1]。其理论的哲学基础主要有协同论,经济学依据主要有区位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网络开发理论,地理学基础主要是绝对成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产业聚集理论等[2]。

  旅游方向评职知识:海南省文化艺术和旅游课题申报

  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旅游联动开发在经济区域、行政区域和自然地理区域等不同的区域范围均有展示,主要集中在黄河三角洲、京津冀地区、岭南山区[3]、长江经济带[4]、皖江城市带[5]、川黔渝滇等旅游业发达、旅游合作较为成熟的地区,依据具体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对象、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旅游文化开发现状等提出联动发展构想或联动内在机制。这些研究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联动开发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从某一特定视角提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具体模式还较少,特别是对旅游主体合作模式的探究不足。成渝两地应形成合力,借助其他区域旅游联动的实践经验,结合现有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现状及基础,采用适合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联动的发展模式。成渝合作发展历来备受重视。

  从2011年国家发改委印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到2016年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再到2020年中央提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体现了成渝合作的地位提升、理念演进和实践深化。目前有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研究方兴未艾,针对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以及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发展[6]、旅游网路[7]、区域空间结构[8]、人地生态环境[9]等视角,专门从旅游要素联动、旅游主体合作、联动开发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成渝旅游联动开发有基础、有意愿、有措施,但就现状而言,系统全面的联动机制尚待建立,合作内容尚待深化,瓶颈问题尚待破解。通过合力解决成渝两地旅游业所面临的问题,借助整合发展来共享旅游发展红利,使旅游联动成为成渝双城协同发展的新引擎,值得重点关注。

  1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现状特征

  1.1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从具体规模而言,成渝合作发展的重要地位凸显,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形势较好,旅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川渝GDP合计超6万亿,占全国GDP约6.6%。其中,成渝城镇群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川渝总和约90%,是西部地区聚集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的核心城市,成都2018年全年共接待游客2.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2%,实现旅游总收入4663.5亿元,增长25.6%①;重庆接待境内外游客6.5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39.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和32.1%②。

  随着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概念首次提出和“全国有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全新战略定位,具备国际化都市圈发展共性的成渝经济圈正迎来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崭新机遇。从空间分布来看,成渝双城经济圈现已形成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典型的双核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由《四川省文化与旅游年鉴(2019)》整理得出,2018年成都市旅游总收入达4663.5亿元,而同区域的资阳市收入190.12亿元,仅为成都市旅游总收入的约1/20;据乐山市2019年旅游统计公报显示,乐山市旅游经济总量位居四川省第二位,仅次于成都市,其2018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041.43亿元,远落后于同年成都市的旅游总收入。

  重庆市旅游经济发展也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均衡问题,市区间的旅游经济差异明显。2018年重庆主城区旅游收入3495.64亿元,占全市约60.9%,旅游接待人数41816.35万人次,占重庆全市约64%,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的旅游收入占比分别仅在19.6%和19.45%左右。城市间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强旅游经济主要集中在成都、重庆及其邻接城市之间,而处于成渝连线 中轴线附近的城市旅游经济发展较弱,网络结构不对称,区域旅游经济网络联动程度不高。

  1.2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情况

  从具体规模而言,据重庆市人民政府网、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截至2020年5月)公布的重庆、四川A级景区名录,统计出成渝城市群共有2A级以上旅游景区607个,约占川渝总和的66%,旅游资源享赋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丰厚的人文旅游资源。其中包括江津四面山、万盛黑山谷、乐山大佛、峨眉山、都江堰等10家5A级景区,五粮液旅游区、磁器口古镇、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云阳龙缸、三星堆博物馆等242家4A级旅游景区,223家3A级旅游景区,132家2A级旅游景区。

  3A级以下景区占据成渝双城经济圈A级景区数量的一半以上,中级别旅游景区供给旺盛,高级别和低级别旅游景区发育较弱,整体旅游资源品质较低;在数量和整体质量上,人文类旅游景区比自然类旅游景区有一定优势。从空间分布来看,根据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提供的矢量数据绘制图,可以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A级旅游景区区域格局发展差异显著,表现为成都区和重庆都市区空间分布密集,A级旅游景区数量占总数量比可达到约38.5%,川渝中北区域A级旅游景区分布较稀疏。由核心集聚沿地形复杂区、交通干道特别是高速公路、重要城镇发展到团块集聚,呈现空间分散、地域聚集的特征。集聚团块分布在主城区、川西地区,表现出集聚扩张的圈层式发展态势,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景区聚集非常明显,乐山和泸州也聚集了较多的景区。

  2空间结构视角下旅游联动开发模式

  成渝双城经济圈各中心城市及各地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的相关要素及旅游竞争力复杂多样,根据区域内各节点城市及各地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竞争力及辐射能力大小[10],以及其联动影响区域范围和空间特征[11],本文认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可选择构建两点—三轴与“链状+网状”圈层的空间联动模式,最终实现跨区域大旅游圈的多维联动。

  2.1两点—三轴“点”与重庆、成都等都市发达经济圈相关联,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发展的集散、服务、形象与活动中心,在区位、交通、行政、经济功能,以及自身的旅游吸引力基础上,发挥以市场功能为主导的旅游经济辐射能力。利用成都、重庆内陆开放高地的优势,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突破行政区域旅游发展的制约,体现成都、重庆跨区域旅游中心地和集散地的地位。轴线发展主要依托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铁三轴,通过东西贯通、两侧延伸旅游核心城市和景区推进辐射地带旅游联动。

  旅游轴线促进以旅游流为代表的旅游要素沿高铁、铁路的线性流动,扩大了旅游流网络规模,其中重要的旅游和交通节点成长为新的次级旅游中心和交通核心[12]。以四川省资阳、内江、自贡、泸州等市,重庆市荣昌、双桥、大足、永川、江津、璧山等区县作为重要发展轴线;联动成渝高速和成渝高铁辐射地带,以四川省遂宁、南充等市,重庆市潼南、铜梁、合川、北碚等区县作为次级发展轴线,进行梯度式渐进发展;培育遂宁、南充、泸州、渝西地区作为新增长点,使三条轴线逐步形成旅游产业密集带。

  2.2“链状+网状”圈层模式当区域发育为成熟的两点—三轴系统时,发展轴线逐步向较不发达地区延伸,继续发现新的增长点,进入线链网协同发展状态。沿三条轴线拓展链状区域,形成多个次级旅游中心,与外围节点形成联结。根据各城市自身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跨区域整合资源和要素,结合各城市点优势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加强边缘城市与成渝以及边缘城市的旅游联系,形成川南内江、自贡、宜宾、泸州,川东北遂宁、南充、广安、达州等多城市为中心的城市旅游网络子群和多核心共同发展的格局。

  不断强化核心旅游地与次级旅游中心的联系,形成沿高铁、铁路、公路对外辐射的多个环形核心区支线线路与主干道的对接,将周边城市融入快速客运网络中。实现旅游直达专列和旅游直通车的无缝连接,由重庆市、成都市向具有高品质旅游资源的区县开通直达高铁列车,如重庆到云阳、重庆到黔江、成都到阆中、成都到汉源等。逐步减少支线沿线及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差距,加速旅游联动开发进程,逐渐形成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链状+网状”圈层格局与态势。

  2.3跨区域联动在跨区域空间联动中,着眼于中国的大西南,强化成渝双城经济圈与西藏、云南、贵州、陕西等周边地区的旅游空间联系。明确成渝双城经济圈在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职能,加强其对跨区域旅游业的控制和辐射。主要联合川渝黔旅游金三角、川滇藏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川陕甘青生态旅游圈三大旅游区,进行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形成区域旅游发展合作的联动机制,搭建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作为旅游开发的中心地,实现跨区域共同发展。

  3要素内容视角下旅游联动开发模式成渝双城经济圈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丰度、交通通达度各有不同,因此旅游联动开发不能仅仅依靠大中城市或者高A级旅游景区,而应该从普遍的“资源—产品—市场”模式[13]到“多元化全方位”的旅游要素合作模式。

  4合作主体视角下旅游联动开发模式区域旅游联动涉及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需要构建相应的旅游联动开发模式,统筹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解决旅游联动发展的问题。就目前的成渝旅游合作现状来看,相关的主体联动机制并未建立,因此,建立混合型多元联动机制从而实现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一体化的实质性突破,是该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研究重点。目前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界定范围不统一,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主体包括政府、旅游企业和社会组织。

  5结语

  目前,不同区域范围内的联动发展构想或联动内在机制已较为成熟,但从某一特定视角提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具体模式还较少。在国家大力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背景下,厘清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体制的现状特征,剖析发展路径已成为推动成渝经济圈整体建设亟待回应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从具体规模和空间差异两方面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旅游经济和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做了具体描述。

  其次从空间结构视角提出依托成渝两大旅游发达点,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铁三条交通轴线构建两点—三轴模式,并逐步向较不发达地区延伸成“链状+网状”圈层的空间联动模式,最终实现跨渝黔旅游金三角、川滇藏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川陕甘青生态旅游圈的大旅游圈联动;从要素内容视角挖掘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资源、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资源—产品—市场”模式,逐渐过渡到以区域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旅游线路的设计与整合、旅游形象的整体建立、旅游景区监督管理等“多元化全方位”的旅游联动模式;从不同旅游合作主体视角提出政府与企业、政府部门间、企业间和社会组织间的多维联动。

  参考文献:

  [1]陈亮.旅游联动发展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8.

  [2]贺红茹.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8):106-107.

  [3]周海燕.南岭山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对策措施研究[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2):92-95.

  [4]田野,罗静,崔家兴,等.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其交通可进入性评价[J].经济地理,2019(11):203-213.

  [5]刘菊,赵伟峰.空间结构优化视阈下皖江城市带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3):14-19.

  [6]黎耕,宗会明.基于铁路交通的成渝城市群功能多中心度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109-116.

  [7]刘大均,陈君子,贾垚焱.高铁影响下成渝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的变化特征[J].世界地理研究,2020(3):549-556.

  作者:杨红胡志毅